教学中心:_______
分 数:_______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期末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____建筑中的环境美学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建筑美学______________
年 级____建筑072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072003111674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王富俊______________
2010 年 06 月 27 日
建筑中的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
对环境心理学及人对空间的需求等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境心理学中关于领地性的相关理论在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的一些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的结合,探讨了建筑与环境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在山水城市的构想。
(空一行)
关键词:
空间; 环境心理学; 建筑; 环境美学;山水人文城市
正文
1 什么是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环境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声学、色彩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态学、造林与园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等许多学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赞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污染引起了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保存一个优美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既要让周围的环境能长远地为人们及至一切生物提供清新的空气,又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美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
2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及环境设计之间的学科渗透
人的行为心理及其对于空间的需求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空间可以被称为场所,时间则可以被称为场合。人们通过一些行为去创造空间(如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当其处于不同场所和场合则会有不同的体会。人们通过对外界的不断感知,追求适宜的空间。而人类感知外界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本能、认知、意动和技能,当他们身处空间中时就需要该空间有刺激性、需要有安全感,需要有识别性。由于人的心理是先天本能和后天学习的行为的综合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及其对外界的意象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对空间的感知。
环境心理学
人类可以创造和改造空间环境,同时空间环境也反过来会影响人类,它们可以组织人们的生活,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人的行为心理。而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就是环境心理学,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行为和人的心理,它属于一门交叉学科。
建筑和环境是承载人行为的场所,在设计时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知觉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其研究成果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筑与环境设计当中来,例如通常在步行街的设计中结合人的心理因素设计流线、景观及空间形态;凯文·林奇通过认知地图作为其调查研究的手段提出了城市的五要素„„而环境心理学中有关领地性的理论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就以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地性这方面的理论为例探讨其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2 山水城市的构想
20世纪进入90年代,正值世纪之交,人们都在回眸即将逝去的世纪走过的历程,展望和迎接新的世纪,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今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和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中华大地掀起的这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讨论中,有各种观点,而其中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山水城市”是最强音。
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最早是在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教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来的。他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
如何正确理解“山水城市”的概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城市生态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2]。城市园林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园林化的升华,园林化是山水城市的基础。 他们认为:山水城市是从城市建公园到城市变成公园。建筑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它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塑造完美的人文环境,做到两者并重[2]。城市规划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核心是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总之,他们认为:建山水城市是要使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1)关于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钱老曾经说过:“生态城市实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基础———物质基础。”他还说过:“现在我们看到,北京市兴建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进到房间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连一点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所以,“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
为此,“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为一座超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钱老还
曾说过:“要站得高看得远,总览历史文化。”他又为怎样继承我国文化传统而忧心忡忡。他说:“我翻过这期杂志,也感到今天我国建筑师对怎样在继承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之基础上,又开拓前进,创造出21世纪的中国建筑文化,似尚无明朗的认识。”所以,他说:“中国建筑文化的新的辉煌时代恐怕要等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到来。”这里钱老讲的就是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
2)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钱老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反复地说明,山水城市也就是高技术城市。他说:“山水城市还要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是高技术城市。”他还说:“我想山水城市也是新世纪的大事,所以它必然也是高新技术建筑的城市。”
关于城市环境艺术,涉及内容较多,这里着重说说整体美、特色美和意境美问题。钱老讲到:“古代帝王,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为了显示王朝的威仪,也非常重视帝京的整体布局。”[1]他还说:“北京不讲究整体美行吗?”在讲到立交桥的景观时,他说:“也要与其所在城市区的整体景观相协调。”这里讲的“整体布局”,“整体景观”,都是讲的整体美。钱老还讲过:“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在讲北京的城市特色时,他说到在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荫下,坐望紫禁城,看城上的建筑,看到那构筑别致的城上角楼,真有说不尽的滋味。他还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不能丢啊!”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是较高层美的境界。钱老说过:“山水城市则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意境是精神文明的境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3)关于为了老百姓和面向未来。钱老在谈山水城市时说:“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至于面向未来的问题,钱老多次说过山水城市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而且对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有过非常具体的阐述。以上就是钱学森院士给我们生动描绘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山水城市。在讲到钱老的山水城市思想时,有必要介绍一下有关的著作,这就是《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和《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学与建筑科学》两本书,总共150多万字。前者1994年9月初版,1996年5月增订版;后者1999年6月出版。根据钱老的意见,这是两本“多家言”的书,不仅有钱老的论文、信札,而且还包括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2001年6月,又出版了《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一书,此书仅收入钱老的有关城市与建筑的论著,并辅以必要的注释。在短短的几年内有如此丰硕的成果,而且有的书一经面世,不日即告罄,因而再版,这在当前学术界还是少见的,足见它的强大生命力。
结束语
如今的建筑不再是单一独立,房子与房子,简单的房子与盆景的结合。而应该是以人为本;人文生态;尊重历史;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环境结合,做到建筑环境整体与局部互相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新时代建筑群,园林化城市;走向原生态居住环境,人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结合的山水;园林;居住;生活;一体化的新新时代建筑群。
参考文献:
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韩效,卢芳,李翔译.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鲍世行,顾孟潮.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钱学森.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鲍世行,顾孟潮,涂元季主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8
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89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