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学生早恋,我们应该做到:
1.理解。青春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接触异性,渴望有异性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找异性倾诉,加之独生子女孤独、脆弱、霸道、任性、与父母的代沟等,所以现今的中学生早恋不足为奇,有句老话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更何况是春光灿烂的中学生呢。老师和家长要重视管理,但切记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有些学生的不雅举动、过激行为不能回避,要直截了当的指出,要摆事实、讲道理,要注意方式方法,言语应尽量有亲和力,要体谅学生的承受能力,有人比喻青少年的承受力就像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容易滑落和破碎,我们要小心翼翼的爱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让青春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2.尊重。每个人都有青春期,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早恋就是低级下流的感情,是不健康的见不得人的行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早恋的出现预示着孩子们长大了、成熟了,我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而感到欣慰、高兴,要“善待”他们的早恋,尊重他们的感情。同时要指出:现在恋爱不合时宜、为时过早,即便双方学习没有受到影响,那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暂时双方为了博得好感,会加倍努力,有积极进取的动力,但这种动力随着注意力的转移很快会消失的,并会妨碍双方的学习、思想、进步,最终丧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3.关心。早恋学生的激情早已不再班级里,他们与集体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喜欢独处而不愿与同学来往,自感羞愧而不敢面对大家。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早已成了对立面。老师生怕出事惹祸,对待他们也是冷淡、严肃的态度。家长更是怨气冲天、严密封锁、一概不许。这样不仅不使早恋降温,反而会使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化,他们会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大的安尉和感情的寄托,从而使早恋升级。长此下去造成早恋者忧郁、多疑、紧张、过敏等心理疾病,失去学生那种心怀坦荡、朝气蓬勃的健康心理。因此,对早恋学生一定要多关心,要以平常心看待他们,教育转化工作要循循善诱,不得操之过急,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给一定的时间,要允许反复。
-----------------www.aIhUaU.com--华丽丽的分割线------------------
现在我国早恋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趋势。我们看到,有关早恋利弊的辩论此起彼伏,年轻的一代努力为自己争取恋爱的权利,老一辈据理力争,苦口婆心陈述早恋的危害。就道理来说,长辈压倒了情窦初开的妖童媛女,就实际情况来说,早恋风依然刮得缠缠绵绵,毫无风平浪静的势头。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早恋?
今天我们暂不讨论早恋的利与弊,单单谈我对早恋这件事起因的个人看法。我觉得,早恋的情况如此普遍,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青少年身心的逐渐成熟。这是内因。青少年是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交界的这样一个阶段,但是,正是因为出于这样一个有点界限暧昧模糊的阶段,青少年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生理机能也日趋成熟,面对自己身心的变化,青少年倾向于一种宣布独立、宣布成熟的方式来迎接自己的变化。既然长大了,那么,父母也不应该再管得那么多了,我也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了,有成年人的权利了。对家庭内部价值的意识上的淡化,以及长期在外学习从而对外界生活外向性的适从让青少年自己有了新的情感寄托选择,那就是朋友,甚至是恋人。
二、生活条件的允许。现在的年轻一代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的长期推行,年轻人对于家庭生活压力的认知能力有了退步。这种认知能力的退步主要体现在不用亲手挣钱,亲手劳动就可以吃饱穿暖。那些多余的钱用来社交是满足个人发展十分正常的使用途径,无可厚非。古语云,“饱暖思淫欲”有点夸张,说,“保暖生恋心”是完全合理的。既然不用关心家里的柴米油盐了,我来关心一下心里那位窈窕伊人,或是白马王子总可以吧。
三、与恋爱情节相关的影视戏剧作品,尤其是动漫的盛行影响。那个牵手也是禁忌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电视上卿卿我我的情节以及滥多的床戏、吻戏无疑为懵懂无知的孩童起了启蒙引导作用。偶像剧的盛行已经取代了童话中王子公主的奇幻历险。太多的“教材”为青少年补充了有关恋爱所需的基本知识,既然有了理论知识,当然应该早日付诸实践埃我总不至于等到而立不惑之年再来装纯情懵懂吧。主人公都是年轻人,他们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既然可以,小那么一两岁又有什么不行?
二三点都是外因,都是促成早恋的外部条件。我要说的第四点也是外因,但是这个外因比较容易忽略,其实影响又十分大。一二三点是共识,第四点是我个人的独特见解。
四、有关阻碍。韩松落曾说,障碍比通畅更能激发狂热。我认为是非常在理的。正是因为阻碍早恋的因素远大于利于早恋的因素,所以,早恋发生得这样普遍,也这样狂热。从根本上看,我国是一个思想文化有点传统,有点保守的国家。我国向来讲究矜持,不似西方电影中恋爱那样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我国从高层到底层都比较忌讳有关爱情知识、性知识的正规教育。我们普遍会对新加坡鼓励大学生早恋甚至同居感到疑惑不解,哪怕是真正早恋的青少年。正因如此,我们的父辈对于我们总是缄口不言,总是含糊其辞,这样,我们本应了解的知识无法从正常渠道去获得,那就只好背地里、私下里,从其他非正规渠道求得,对理论的好奇心,也很容易变成实践的求知欲。
我举一个例子。你去翻任何一本我国出版的字典辞书,凡是有关性的解释全都是点到为止,含糊了事,要不就是用甲来解释乙,再用乙来解释甲,循环解释,好似丢包袱。但是你打开牛津字典,查阅相关词汇时,注释虽然不长,却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越不让人知道,人们就越想知道。这样等于逼着广大青少年从非“官方”渠道获取恋爱、性知识,这是十分危险的。早恋还算是轻度的,扭曲青少年未成熟的心灵,诱发犯罪那才是最恐怖的。
这不是青少年的错,也不是传播这类知识的人们的错,这个错的人是谁我们暂不追究。我们会发现,那些上不了台面见不了光的音像书籍成了青少年的教父,这种东西越是被禁止,这种知识越被隐瞒,就越能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而我国的教育偏偏也还是那么古板,青少年交流的场所集中在教室与学校,那么,同学间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一些温软款笑,一点眉目温存也不足为奇。青少年普遍处于一种心理比较容易失落的状态,那么,早恋就成为弥补一切的一种特殊渠道。青春期的叛逆情结,以及对异性的依赖心理综合在一起,时机一成熟,很容易质变成早恋。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再怎么知道早恋的危害,父母老师再怎么语重心长,也阻挡不了一切。
有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再怎么费力也是徒劳,但是,我所说的第四点是完全有可能妥善解决的。那就是让年长一辈正视这个恋爱教育问题,不再逃避,然后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为青少年启蒙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