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灭楚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

  公前224年秦王赢政决定发动灭楚之战,针对灭楚之战秦王同时问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万足矣”,而王翦回答则是“非六十万不可”。在秦王看来,王翦应该真是老迈无能了吧,于是将二十万秦军交给李信,出征灭楚。

  应该来说李信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长,被楚将项燕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击败,秦军被迫退回秦国。

  秦王无奈,只好重新让王翦出征,并且同意了王翦坚持的六十万大军的兵力要求。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呢?

王翦灭楚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站在王翦的立场和角度上,熟读一下兵书,总结一下“长平之战“的经验教训,再观察一下楚国的国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战的关键就在实现战略目的——灭亡楚国,而灭亡楚国的先决条件就在于歼灭或者彻底击溃楚军。(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军)那么楚军在哪里?楚军因为封君制分散在楚国各地,所以灭亡楚军的先决条件就是让楚军集中起来。那么如何才能让楚军集中起来呢,办法只有一个——重兵压境,而且还是越多的军队越好,这样自己在完成军队集结,重兵压境的同时,楚军也会完成集结前来应战。为歼灭和击溃楚军创造有利条件。

  果然,当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到达楚境之后,楚军的四十万大军也完成集结同时到达,秦楚两军统帅的心理战开始打响。

  首先说秦军,王翦的心理有必胜的信念,可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很正常,战场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没有人在未战之前有必胜的把握,只能随机应变)情况对于秦军来说并不好。拜李信所赐,秦军新败,逃回的秦军将失败的阴影传递给全军,所以王翦此时最重要的事是扎住阵脚,稳定军心。想想对面士气旺盛的楚军,王翦希望对方最好此时不要发动进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9251/38280099610.html

更多阅读

王粲的《登楼赋》 登楼赋 阅读答案

【说明】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铺陈其事”是它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具有一定的音律节奏。赋发生在战国末期,风行于两汉,到南北朝时日趋散文化和骈俪化。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变体,王粲的《登楼赋》就属于所谓骚

巧学助我上清华 三十六计助你巧投资

    人类的智慧是共通的,老祖宗传下了三十六计,传下了武经七书,虽然讲的是行军打仗之事,但用在如今的股票基金投资上,也是妙处无穷.现录几例,与股友共赏.    以逸待劳    兵法溯源:战国末期,秦国老将王翦,率兵攻楚.大

“化妆品与36计”之四:以逸待劳

 【探源】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攻打楚国,连克数城。不久,李信中了楚将伏兵之计,大败而逃。后来,秦王又起用老将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楚国边境。楚军发重兵抗敌,王翦毫无进攻之意,专心修筑城池,摆出坚壁固守的姿态。王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人物生平,秦庄襄王-为政措施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异人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其为太上皇。秦庄襄

声明:《王翦灭楚 战国末期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为网友一生的勇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