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团也是苏州人的早点心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团子。早在七百年前,苏州状元吴宽就曾有诗:“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来叹咏时称为“粉丸”的汤团。更早一些时候,汤团又称为“水团”,生于元代末年的苏州人韩弈,(字公望),在他所写的《易牙遗意》中就有“水团”的记载:“澄细糯米粉带湿,以砂糖少许作馅,为弹子大。煮熟置冷水中。澄粉者以绝好糯米。淘净,浸半日带水磨,下置布袋中沥干。”至于把后来把汤团称作为“元宵”大约是明末清初的事情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汤团有大也有小,大者如乒乓球,馅心用肉居多,揉粉要加干糯粉;小的则如桂圆肉大,以甜馅为主,揉粉使用“水磨粉”,为有所区别,这种大如桂圆的汤团多被称作为“宁波汤团”。汤团我很少吃,主要是胃不太适应,吃过后易泛酸,且还觉得有点顶胃。即便嘴馋的时候,偶尔也去店家吃,但从来不在自家做,因为做汤团这件事实在是有点麻烦。
首先是揉粉,就很有讲究。糯米粉不同面粉,直接加水揉,很难揉成团。即使勉强揉成了,包出来汤团也不容易成型,而且还容易皲裂碎散开,一煮,馅心就会流出来。我曾特意留意过,发现店家下汤团的大锅中,常煮着一大块粉团。后有师傅告诉我,这个东西叫粉芯,行话中也称为“芡”,煮得越久越有韧劲,把它放入干粉中当芯子,揉出来的粉团才能既有韧劲又不失软糯,而且口感更滑腻。
然后是馅心,那就更有说道了。肉馅的还好说一些,肉馅剁得细一些,拌馅心时多放些水,搅拌时费点劲,搅成稠糊状也就马马虎虎成。但要是要包出一咬一包糖汁的甜芯汤团,这就要费事的多了。以前曾见过家中老人拌过宁波汤团中的名品“黑洋酥”芯。先在炒出香味的黑芝麻粉中放入大量的白砂糖,搅拌匀后再放入许多切成丁的猪板油,然后就是使劲捏,一直要将生猪油捏得不见形,和黑芝麻、白糖一起搅和成一团才算是达标。然后再搓成一颗颗大小如桂圆肉的小丸子。这种堪称精致的汤圆包法也很不一般。普通的汤团,包时候先将揉成的糯米粉搓成条,摘下一块搓成团,放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间,有点类似于三足鼎立那模样,接着用右手的拇指顶出一个坑,连同着食指一起将左手里的粉团边推边捏,由下而上直至捏成一个碗状形。放入馅心后,左手轻转,右手的虎口卡主粉碗沿,直到收口后,放在掌心中再搓成汤圆。但“黑洋酥”馅心的宁波汤团完全不一样,包的时候先用兰花指在粉团上摘下一点点粉,展开拇指、食指将其轻压成片,均匀地一片接着一片粘在事先做好的馅心丸子上,直至馅心都裹满为止。
接下来就该煮汤圆了。煮锅里的水要多,多了汤圆不容易破。水开下汤圆,拿漏勺轻轻搅动水,看见汤圆开始浮起了,放入一碗凉水,避免汤圆子皮过熟,改用小火后,等到汤圆再次浮起,就能出锅了。汤圆煮得好,捞进白瓷碗中雪白粉嫩,晶莹剔透,唯独让人担心的是,融化成汁的黑洋酥一涌一涌地,会不会自己跑出来。判别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皮子越薄的越好,至于会不会下锅后会不会露陷,那就看包汤圆人的本事了。
做不容易,吃也不容易。由于馅心中的猪油全成了液体,汤团馅内的温度非常高,一不小心就会被烫着。在苏州评弹《玉蜻蜓》的头一回书“瞎子问卜”中,说书先生就连着安排了两段“吃汤团”的桥段。为便于阅读,只能把苏白先翻译了一下。第一段是算命先生胡瞎子前往金府算命遭门人周青戏弄时的一句话:“吃这个汤团一定要小盆子的,否则弄得身上答答滴喂!”另一段,听起来更发噱,胡瞎子进去后,丫头荷花端了碗汤圆给胡瞎子,胡瞎子吃时的说表:“(瞎子)饿伤了呀,一张嘴张得个大!……嘴张开么,就把团子往嘴里一塞呀!勿晓得你张嘴么张得大,团子推倒是能推得进,那还要不要嚼啊?要嚼,那嘴是不是要抿拢?一抿拢不就要把团子一压呀!这团子的皮子非常薄,里向一包汤嗨,外头因为被吹了一吹,不烫了,里向的却还是沸滚发烫哟!这嘴一抿拢,把团子一压,皮子就穿孔了。而且穿孔的那头正好对喉咙口,这可是个‘仙香眼’哟,一包汤就像小水龙那么一条,照准胡瞎子的喉咙口‘呲——’浇了上去,而且油这个东西,粘牢了,甩也甩不掉的!可怜这胡瞎子痛得直叫:‘喉咙口火着了’。”虽说这只是蒋云泉老先生摆出的噱头,但的的确确是源自于生活。这样的场景,在许多老苏州人的记忆中,应该不会很陌生。
看来一只小小的汤团,不仅仅能折射出苏州点心的精致,而且也体现出了苏州人生活中的幽默。只可惜这样的场景,现在似乎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