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岩【徐州】
大士岩寺位于徐州城南云龙山西麓,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州重点寺院之一。
清康熙五十七年,时任徐州知府的姜焯在山顶修放鹤亭,让工役在西坡塔建看守放鹤亭的房舍。在地基时,发现一巨石,石质精美,状如观音,于是姜焯从山东请来技术精良的石匠,让其仿照山下黄茅岗唐吴道子所作观世音石碑画像,凿成“送子观音”像。石匠在雕凿过程中,于石中发现一道白纹,天然若飘带,于是因势雕出。由于该飘带恰巧处于送子观音的腰间,因此“送子观音”又被徐州人称为“玉带观音”。
为了保护玉带观音造像,当时建大殿三间,庇覆其上,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一座由园通宝殿、韦驮殿,僧寮、亭台、阁道组成的院落,由于当时该院落门额题有“大士岩”三字,后人遂称之谓“大士岩寺”。
大石岩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佛教比丘尼护持,院内留有多处古迹。
大石岩寺院内有鼓亭、钟亭和试衣亭、送晖亭。试衣亭和送晖亭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亭名出自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云龙吐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的诗句。试衣亭北墙嵌有乾隆皇帝《试衣亭诗辨》碑。鼓亭楣间书有“康熙六十年知州姜焯造”十个端秀楷书。两边石柱上有对联“云山怀旧泽,风日忆当年”,是极有价值的清代文化遗存。
园通宝殿两侧抱拄,刻有“慈云无住庄严像,法雨常飞清静身”,为当年乾隆皇帝游大士岩寺时亲笔手书。园通宝殿横梁上有“普陀一支”四字,是大士岩寺为普陀山下院的例证。
园通宝殿前面有两株古柏,树龄已七百年,姿态奇古,傲然挺拔,为徐州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在旧时代,那些求子心切的善男信女,膜拜送子观音之后,往往用摸树来验证。闭上眼睛若能从一株摸到另一株,则所求必应。
大士岩寺属法眼宗,南山律派、寂光三昧律师所演一脉,共四十个字:“寂戒元常定,信理妙恒融。从闻修福慧,绍隆佛祖心。大智德勇健,观照万法通。本性周沙界,应现临济宗。”自第一代住持理伟法师后,先后有妙继、行越、融会、融辉、融密、从善、从立、从位;闻昌、闻法、闻可、修智、福荣、福云、福鹤、效周、习三、玉光、冬岭、育参、妙静、隆启、能海十一代二十四位法师住持。目前,该寺有尼众十余人,主持寺院工作的为能海法师。
大士岩西有依山崖修建的五十三级石阶,气势壮观,陡峭险峻。即有名的“五十三参”。站在此处向西可俯瞰碧波荡漾的云龙湖。大士岩周围还分布着半山亭、白鹿洞、东坡石床、云龙书院等文化古迹,都是徐州有名的旅游景点。 大士岩寺是徐州非常有名一处文化景观。文革时期,曾惨遭破坏,玉带观音被毁,石刻、碑文被砸。后经隆启法师修复,现已成为清净祥和、佛声连绵,闻名徐州方园数百里的尼众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