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斋亭魂归 小隐园——沈家绣娘,小隐斋亭

    虹饮山房的东半部分便是“小隐园”。相对于西边的“秀野园”,个人还是更偏爱于这个具有江南风格小花园。那天游玩虹饮山房时,由于没有看全园地图,还以为虹饮山房就只有古戏台和西部花园部分。当准备出园时,突然想起在印象中虹饮山房内应该有个沈寿故居,而此时似乎还没有游览到,便随口向门口的工作人员询问,最后得知戏台东厢房的廊下有小园门可通入沈寿故居“小隐园”,我直吁一口气,赶忙往东边赶去,差点错过这个美景啊!

    小隐园是明代李氏人家营造的花园,“乾隆初年,被徐士元买下来,增建了四进厅堂,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通池塘,栽种花木,于是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它既与古戏台相连,又是一处较为独立的清静闲适之地。”小隐园面积不大,建筑也不多。估计只有“秀野园”的三分之一大小。 但小而见精,秀美程度绝不亚于西园部分。


    全园主要有三处主要建筑:园北的小隐斋、东北的书房、南部的沈寿纪念馆(原沈寿外祖陈家的厅堂)。三处建筑由曲廊依次相连,并且各自旁边凿有小水池,水池之间也有水涧相接。图为园最西边廊中一亭“小隐亭”。此亭的西面就是与戏台相接的入口处。


    自“小隐亭”沿廊北行东折可到花厅“小隐斋”。斋前铁树护门,湖石看园,黑白鹅卵石相间呈浅底深圈图案,简单而不失美观。

    “小隐斋”内部。厅内青砖铺地,屋内摆放着一套清式桌椅,案几上有“福禄寿”三星木雕。

    小隐斋前湖水清澈,莲花虽已凋谢,然而翠绿之色点满小池,夏色依然,


    小隐斋通往南池的长廊。先往东延伸,在书房处直角折南,在小水涧之处缓缓拱起,恰似“小飞虹”般小巧精致。

    曲廊过水涧后,弯弯曲曲又往西折,直指沈寿纪念馆。

    沈寿纪念馆东侧的水池,比北边水池略小。

    曲廊尽头先到一亭,走进亭内月门便可到达厅堂之上。

燕雀斋亭魂归 小隐园——沈家绣娘,小隐斋亭


    南边的小池。

    水池最南岸假山贴墙,树木翠竹遍植,花开艳丽,而含于粉墙之中的花窗外便是山塘街。

    厅院中的门楼。门厅处现设为仿北京故宫“正大光明”皇帝龙椅和“满汉全席”馆。



门楼

    清末,徐家日渐衰落,将“小隐园”转让给木渎陈家。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园中长大,随外祖母及姐姐沈立学习女红。

   

    沈寿初名雪芝,在十六岁时就成为了木渎乃至苏州城中有名的刺绣高手。慈禧七十大寿,她的刺绣作品作为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赠予沈雪芝,为此她从此该名为“沈寿”。


   1915年,沈寿绣的《耶稣像》,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得一等大奖。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1921年6月18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马鞍山。

    图为原“小隐园”朝向山塘街的大门,现关闭。

    虹饮山房中东西两园,名曰“小隐于林”和“秀野外放”,各自起名寓意相反,而风景格调差异也是园如其名。恰似山房中两个姐妹花,一内一外,一隐一放,姐姐爽朗开放,妹妹内敛含蓄。两种不同美景由游园者自取所爱,实在是妙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9751/846725635392.html

更多阅读

《梦幻聊斋》游戏赚钱小贴士 梦幻聊斋为什么倒闭

《梦幻聊斋》游戏赚钱小贴士玩过《梦幻聊斋》的朋友都会发现这个游戏经常会出现缺钱的情况,其实并不是你的钱不够用,主要是你没有注意到游戏中的小细节。1、买东西赚钱在游戏中,买卖东西赚钱是非常重要的。买东西砍价,只要是对方继续

转载 打掉的胎儿魂归何处 打掉胎儿

原文地址:打掉的胎儿魂归何处作者:常瑞纪念所有被堕胎的胎儿您的孩子,都是多生多世和您结下的缘分。以这个缘分才能投胎您的家中做你的亲人!和您一起共渡人生路。他正准备高高兴兴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确被自己的父母残杀腹中。变

寻找前世之旅小隐归来番外 寻找前世之旅嬴政番外

“小隐?又做梦了?”他在床边坐了下来,低头在她的额头上轻吻了一下,银色的发丝划过了她的面颊,带着冰凉柔软的感觉。“撒特那思……”她动了动嘴唇,低低唤了一声他的名字。“我的小隐,刚刚你喊得好象是别人的名字吧。”他略带邪恶地眯起了眼

溴隐亭的用法 溴隐亭是激素药吗

溴隐亭的用法溴隐亭(Bromocriptine,CB154):常用剂量为每天2.5~10mg,分2~3次服用,90%的病例每天只需要2.5~7.5mg,剂量由血PRL水平升高的程度而定。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从小剂量开始,1.25mg/d,进晚餐时或睡前服用,每3天递增1.25mg,递增到需要的治疗剂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隐秘于市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

声明:《燕雀斋亭魂归 小隐园——沈家绣娘,小隐斋亭》为网友小爸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