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槌石斛为兰科石斛属附生植物,以鲜茎或干燥茎入药,是我国民间习用药用石斛种类之一.鼓槌石斛除了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之功效外,传统上还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
鼓槌石斛的养殖和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种苗繁殖
鼓槌石斛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茎基部抽笋繁殖,部分老株,特别是受损老株在其中上部会有高位芽萌发进行繁殖,粉末状种子由于没有胚乳提供养分,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但在人工条件下,给予丰富的养分及适宜的光!温条件,种子均能萌发.
种子繁殖 于2004年3月24日采实验地鼓槌石斛蒴果1枚,将蒴果按常规表面消毒后,于无菌条件下切开,将种子播撒在已准备好的萌芽培养基上,置于培养架上,培养温度25-30度 ,光照20001x,每天光照1小时。
播种2-3D后,种子由淡黄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5D左右,可见圆锥状突起。 当种子苗长出1-2片真叶后,将较高的无菌种子苗转接到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其余的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壮苗培养。代后将其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约30d后,可出瓶炼苗,无菌苗移栽时,先用流水把根部的培养基冲洗干净,用0.1%的多菌灵浸泡3-5min后,捞出晾干,并移栽到以陶粒!椰糠混和的基质苗
床中,每天喷雾数次,10d后,喷施1/2MS≥ 营养液,每7D一次,1个月后可进行常规管理,炼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具较多1-2年植株的株丛作为种株,剪去枯株!断株,修剪盘结!较长的老根,以3-4株为1丛进行分株。伤口处蘸代森锰锌粉剂涂抹消毒,以防伤口感染腐烂,并置放阴凉通风处1d左右再栽效果较好, 栽培时,用手将碎砖块掏一个窝坑,把分株苗放入坑内,用碎砖块回坑,以保持分株苗直立不倒伏,用分株苗栽培,成活率高,但比较浪费材料。
9月后 石斛的管理
●慢慢开始控水
秋天,石斛的生长期结WWW.aIhUaU.coM束,开始进入开花准备期。
这个时候在种植上就要为花芽的产生做好准备。
首先,进入中旬就要慢慢开始控制浇水,使盆中植料保持干燥。
另外,要去掉遮光设施,使其得到充分的眼光。
●去年的假鳞茎开始落叶
去年长出的,已变成黄褐色的的假鳞茎开始落叶。这是正常现象,其后会长出花芽,无需担心。
●“ 干燥低温处理 ”催花
进入10月以后,气温会骤然下降。这个时候不要马上把它拿进室内。
因为如果没有经过2-3周10℃以下的室外低温,就无法形成花芽。
这个过程就叫做“干燥低温处理”。
鼓槌石斛花的简介
鼓槌石斛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至西南部. 附生在海拨500-1700m的中海拨地区疏林中大树上或岩石上.随着鼓槌石斛的药用需求量增大,国内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为防止重蹈像兰科石斛属其他植物,如流苏石斛!金钗石斛等因肆掠采挖而使资源濒临枯竭的覆撤之鉴,有必要采取人工栽培途经提供原料,保护野生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2003年开始,笔者对西双版纳野生鼓槌石斛进行了引种栽培,并取得了成功.
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
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类似,但都有各自的独到功效,今天我们从了解鼓槌石斛花开始了解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
鼓槌石斛花别名又叫石斛兰、金兰花、天籽兰花等,鼓槌石斛花千年以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被列为上品中药,素有植物黄金之称。鼓槌石斛花生存环境要求很高,产量又低,所以价格不菲。但是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大家可想而知,或许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吧。
要说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不得不说鼓槌石斛花属于美容、补血、安神、解郁、明目、抗癌、降三高的珍品。
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都体现在鼓槌石斛花的食疗上,最常见的就是鼓槌石斛兰花炖瘦肉,下面介绍鼓槌石斛兰花炖瘦肉的做法:
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之鼓槌石斛兰花炖瘦肉的做法:
原料:净瘦肉500克;天籽兰花2克(约26朵),枸橘2克,姜丝少许,食盐、食用油少许。
做法:为了确保鼓槌石斛兰花漂亮的花型,做之前先用开水将鼓槌石斛兰花冲泡开。然后将冲泡鼓槌石斛兰花的水倒入准备好的炖品中,待肉蒸至7成熟时,将泡开的鼓槌石斛兰花放入,到肉全熟为止。如果是炖了自已吃,不想讲究美观,只讲营养和功效的话,就把花和肉一起炖。
鼓槌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就是美容、补血、安神、解郁、明目、抗癌、降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