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劲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作者:魏坤梁

从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太极拳古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的分析可知:古太极拳所讲究使用的力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人体力量,太极拳先人称其为“气”与“劲”,但有时也称其为“力”。《杨氏老谱》出现了将“力”与“劲”严格区分的说法,将“劲”定义为是与“气”有关系的,是“由于筋”的;而“力”与“气”是没有关系的,是“由于骨”的;介绍“有力能执数百斤”、“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然而,近代太极拳家杨澄甫先生等著作有时仍将这种“气”与“劲”称为“力”,这反映古代与近代的太极拳家都既认为这种特别的人体力量是属于广义的“力”,又不同于狭义的“力”。这狭义的“力”就是一般人与普通武术所使用的人体力量。近代末开始,“劲”渐渐又被一些太极拳家称为“内劲”,“气”又被现代一些人称为“内气”。出版物中最早出现“内劲”这一称谓的是陈微明先生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该书还记载杨澄甫先生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明确反映“内劲”是一种由于“不用力”而锻炼出来的“气”。之后,近代一些太极拳家又陆续对“劲”以及“劲”与“力”的区别作了说明。如陈微明先生在1927年出版的《太极剑》一书里说:“惟武当派张三丰所传乃纯粹内家,以其毫不用气力也(浑身松开,不用气力,方能长内劲)”; 郑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里记载杨澄甫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陈炎林先生1948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记载田兆麟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钝而劲锐”,说“劲”是“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毫不费力”。

凡是太极拳学练者对于“气”与“劲”的获得都是由衷向往的。然而虽然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特性有概括的描述,但这些文学特点的古代汉语的描述与具有具体、准确特点的现代汉语存在明显的差异。“气”与“劲”究竟具体是怎样的、怎样锻炼、怎样使用,在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说明里,习惯于对现代汉语理解的现代人仍然得不到十分清晰具体的了解,绝大多数的现代太极拳学练者对这些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现代又有一些人不懂装懂或自以为是地将一般的人体力量称为就是太极拳的“内劲”以滥竽充数好为人师;又有一些人故弄玄虚力图将“内劲”神秘化,如将人体力量性质的“内气”、“内劲”与道家内功修炼中出现的生理活动性质的“内气”混为一谈,将“内劲”渲染成为可望不可即从而便于奇货可居。这样,“内劲”在现代人的认识中更是迷雾重重,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我对“气”与“内劲”的认识,开始学习太极拳时还是闻所未闻的,之后听说了完全是属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这一问题从迷茫中走出来的过程中,听过了很多太极拳老前辈的各种与不同的说法、作了很多尝试,经过了很多的曲折。而现在,我肯定的、负责地说:对于太极拳“气”与“内劲”的实质、如何锻炼与使用,我已经基本了解了。我所认为的“气”、“内劲”与《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阐述是完全吻合、完全能够一一对上号的。

我对“气”与“内劲”的认识,从大的方面说,其一、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里所说的狭义的“气”、“劲”与“力”都是一家之言的术语,都是属于古今汉语里普通的广义的人体之“力”。这些“气”、“劲”、“力”与其它非太极拳武术书籍里所说的“气”、“劲”、“力”不一定是同一概念,大多是不同的概念。其二、《杨氏老谱》所说的“由于骨”所表达的是人的肢体骨带动肢体所发生的力量;而“由于筋”所表达的是人的肢体肌肉中传递性的力量。其三、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包括了狭义的“劲”。因为古代人体之“气”是大概念,“气”的重要特征是“活动性”,传递性就是属于活动性,因此,传递性的人体力量“劲”就是属于“气”;而狭义的“力”没有传递性,因此不属于“气”;“气”与“劲”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力量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就是“劲”的力量效应很强大,“气”的力量效应很微弱;“劲”的力量效应持续极短,发生结束如电光一闪,就是太极拳古经典拳谱所说的“发劲如放箭”;“气”的力量效应始终存在,如平静河面的细微波动。因此,凡是有明显力量效应的持续的力量都不可能是太极拳的“劲”。太极拳的“劲”就是相当于鞭子的力量,鞭子的力量是不可能当扁担用的;凡是可以当扁担用的“顶牛”的、“拖拉机”的“钝”的力量都不是太极拳的“劲”。

我的体悟,太极拳纯正的“劲”的发生使用也就是“发劲”,有7个基本特征和因素,那就是如练、松、沉、撑、蹬、顶与无形。这些因素在发劲一瞬间似乎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但又觉得是有十分紧丝密缝协调之先后过程的,又觉得是一回事的不同反映,相互有不可分开的关系。但为了叙述的方便,只能分别叙述于下:

(一)如练

太极拳发劲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太极拳古经典拳谱里所说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是“气”与“劲”的最中心、最基本的共同特点。对于“发劲”而言,脚一蹬地,就像是有一个浪头由脚开始向上滚动从手臂泄放出去,就像是舞动着绸练的抖动,抖动从一头传滚到了另一头。这种“如练”最主要是体现在身躯,放大地夸张地显示,就像是禅密功脊柱纵向前后波浪形的摆动。可以这样体验:整个身体竖直向前倾,两手臂伸直撑在墙面上;接着臀部向前向下压,两手臂弯曲,脚、臀、头形成顶点在下的三角形;然后脚蹬地、两手臂再撑直,臀部向后向上突,脚、臀、头形成顶点在上的三角形;然后再继续这样由脚蹬地引起手臂曲伸与臀部、背部上下运动,使得臀部下降时臀部上方的后腰背突起,随即后腰背下降,再上方的胸背部突起;这样的突起一直传动延续到肩背部,“如练”就是这样的感觉。而除了初练,实际“发劲”时“如练”主要是感觉,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外形。但特别强烈的“发劲”背部肌肉也会出现这样由下而上的滚动。如浙江省六十年代初有一则体育资料,实录了晚年的牛春明先生有一次发劲,背部就出现了这样由下而上的肌肉滚动。当有了一定的发劲基础,两脚稍前后站立,脚暗暗一蹬地,就确实能够引起这样的滚动感觉由脚而上传递到手,手就会完全不由自主地发生震颤的一抖,或者还有手腕关节要顿时脱开来手飞出去的感觉。所以,太极拳古经典拳谱里所说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也可以说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劲”。这种感觉或略微的外形反应是人体传递性力量也就是运动力学里所说的人体“动量传递”发生的唯一特点。有的名家所说的和所表演的发劲就像是动物抖毛,不可能是太极拳发劲的特征。因为这种发劲中脚只是身躯的站立支撑点而已,发劲靠的主要是人体的旋转惯性,发劲的力量不是脚传递上来的,不具有“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的特征。我在杨式太极拳的锻炼中,最早出现这种手不由自主一抖的情况是当弯弓射虎的结束时,这一拳式中手不由自主一抖很能够体会到这种“劲”如何经过骶骨、背部达到手的缓慢的传递过程,往往在手不由自主一抖、手腕关节像是要飞脱般的同时,会发生手腕关节的咯咯作响,旁边的人清晰可闻。我的学生中也有这种轻微的感觉,最早发生这种感觉的也是弯弓射虎。

(二)松

人体“如练”的反应必需以全身的放松为基础,如果没有放松,往往难以完成这种“如练”的动态。即使能够做出这种“如练”的动态,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如练”的传递性的力量。42式太极拳、剑与陈式太极拳中有发劲动作,如果自己开始有一点能够真正发劲了,做这些动作时,往往会感觉越是想发出理想的劲来,越是发不出劲。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想到发劲,手臂就会习惯地主动,手臂就会用上一点主动的力,结果手臂主动的力与传递性的力发生了冲突,两败俱伤,相互抵消,弄得反而有力量在身体里很窝囊地憋住了,虽然浑身使了不能再大的力气,手出去却感觉不到大的力量。而如果手臂能够放松(所谓“放松”实质就是不用力),手臂不用力得就像是瘫痪病人瘫痪的手臂,没有了一点点的自主力量,这手臂就像不是自己的了,觉得自己的肩对这像瘫痪的手臂也没有丝毫支配作用了,手臂无力得就像是要掉下去那样,发劲时却能够感到很大力量的传递十分爽快通透,还确实感到自己没有怎么使用力气,手出去的力量倒出乎意料的十分强大,会有这手臂就像是一条鞭子这样的感觉。掩手肱捶发劲中手腕、肘、肩关节的脱开会觉得发生瞬间的疼痛,稍强的发劲,初练的人会疼痛得受不了;42式太极剑中的崩、推、刺等的发劲,剑身、剑尖会发生无法控制的强烈颤抖,并且肩、臂、手越是不用力,颤抖得越是剧烈。这样再继续锻炼下去,会感到当身躯也能够这样瘫痪似的不用力的放松,发劲的效果就会更好。无怪乎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等先生都这么强调“松”对于“内劲”的重要,尤其是李雅轩先生对于发劲之身体、手臂要放松到十分不用力、软绵绵的状态作了反复的多方面的强调与描述。确确实实如果没有放松,可以说人体要发生使用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劲”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沉

“沉”是“松”的结果,人体中有的部位由“松”发生“沉”是自然发生的。比如悬置的手臂放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发生沉重的感觉,但身躯由“松”致“沉”还是要作相应细微自主反应的,比如“松胯”至“沉胯”是身躯放松而“沉”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使得骨盆有略微的后移,“松胯”与“沉胯”是不可能的。因此“松沉”、“沉胯”都是需要具有一定特殊的肢体神经反应的。这种神经反应无疑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个内容。李雅轩先生在《随笔》里说锻炼太极拳主要是锻炼神经,这“锻炼神经”其实就是对“用意”很中綮的解释。

太极拳发劲的“沉”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沉坐”。“沉坐”的基础是“沉胯”。太极拳所有的拳式都是应该“沉坐”的,就是练拳中臀部最后方的坐骨始终如坐在凳子上那样。不仅自己的感觉如此,外形也是如此的。“沉坐”中如果后腿支撑体重,臀纹沟内会有十分明显的挤压感,臀纹沟下的肌肉反而是松软的。发劲的“沉坐”则是在“沉坐”的基础上再骤然加强“沉坐”的程度。这种骤然“沉坐”主要是自己体内的感觉,外形上可能反映明显,也可能反映很不明显。不过,“沉坐”的外形反映再不明显,太极拳发劲也是不可能发生臀部提起、前移的。骤然“沉坐”对于发劲的作用是将全身“松沉”积存于小腹的力量往下传送给腿脚。人的身躯只要是真正放松了,身躯的内力就会往下沉降,而小腹是人躯体的最下部,这放松的内力就必然是积存于小腹的。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气沉丹田”。因此“气沉丹田”是自然的,不是故意的。“沉坐”是发劲的重要关键之一。如果发劲没有“沉坐”,那肯定是不属于太极拳发劲的。因为太极拳发劲的力量是“根于脚”由脚往上传递的,而脚的力量是必需靠上面送下去的。如果上面没有力量送下去,脚哪里来的力量往上传递?因此如果没有“沉坐”就不可能有太极拳之发劲。李雅轩先生的《随笔》中记录描述了很多杨澄甫先生发劲“沉坐”的情节。 杨澄甫先生这种“沉坐”的发劲应该是太极拳发劲的经典范例。从视频中可以发觉现代不少名家所谓的发劲根本没有“沉坐”,甚至发劲的瞬间臀部与后脚都提起、前移了,因此这样的发劲并不是太极拳发劲。

太极拳发劲的“沉”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两肩之“沉”。发劲如果没有两肩之“沉”,由下向上传递的力量也是不可能传递到手臂的。因为“动量传递”就像是一个滚动的小球将力量传递给另一个小球使得另一个小球往前滚动,必需经过碰撞,两肩不“沉”,就相当于是一个小球滚过来还没有碰到另一个小球,另一个小球自己已经往前滚了,自然也就得不到力量的传递了。太极拳发劲的两肩之“沉”,外形反映也可能明显或者很不明显,但再不明显也是不可能出现两肩耸起的。当然,两肩的“沉”,是发劲时尤其的松沉所被动引起的十分协调的“沉”,故意的主动的“沉”对于发劲是帮倒忙。

(四)撑

太极拳发劲的重要关键之一是“沉坐”,然这“沉坐”必需是“后撑”的“沉坐”。如果“沉坐”没有“后撑”,“气沉丹田”的力量是极难往下送的,由脚上传的力量也是不可能传送向手的。有的人将太极拳发劲的动作说成是手与背“对拉”,或者说成是如同“急刹车”身躯将手拉住,这种说法虽然也反映了发劲时身躯是后撑的这种情况,但陈述得不够准确、清楚,有的人因此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与背同时相反的“对拉”、有的人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先往前再背部向后急刹车似的“对拉”。而如果是这样的“对拉”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对拉”了。因为其一、太极拳的“对拉”是属于向四面八方“圆撑”的“对拉”,不是单一相反方向的“对拉”。因此所谓“对拉拔长”是一种片面的不准确的提法。其实,太极拳古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支撑八面”已经包含了四面八方“对拉拔长”的意思同时还存在着对于错误理解为单一相反方向“对撑”的防止了。其二、太极拳发劲的“支撑八面”,虽然在骤然的瞬间是同时的,但腰骶的后撑是“因”,其它的“支撑八面”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发劲是“果”。就是说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支撑八面”都是因为腰骶的后撑才发生的。其三、精确地说,自己也完全能够感觉到,时间上是腰骶的后撑为先,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其它的“支撑八面”为后。如果搞不清楚这样的关系,那是不可能有真正太极拳发劲效果的。

太极拳发劲首先后撑的部位是骶骨之上的腰脊部位。因为在这一部位后撑容易使得身躯发生力量“如练”向上传递的反应。我体会到首先后撑的骶骨之上的部位如果位置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部位就可以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范围就越大,并且后撑的外形变化也越小,甚至可以出现只有感觉而没有后撑的外形了,从而发劲的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因此,这一部位最好能够在第四腰椎之下、骶骨之上,就是在中医督脉“腰阳关”穴之下,如果感觉能够在第五腰椎之下更好。第五腰椎之下至骶骨其实只有一块椎间盘了。当我有这种感觉时,我感到《十三势歌》里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真是用得太合适了。然而,在发劲水平尚低时,第五腰椎之下与骶骨之上这一部位是做不到首先后撑的,往往是腰曲最前曲的部位(悬枢穴部位)首先后撑,有的甚至还要高,当然,首先后撑的部位越高,发劲的效率就越低、效果就越差,身躯没有放松的部位也就越高、身躯没有放松的范围也就越大。

太极拳发劲往往需要身躯不转动的前移,这种情况称为“拥”。太极拳发劲瞬间往往似乎“拥”与“后撑”同时存在,其实,在整个“拥”的过程中虽然身躯都存在“后撑”,但发劲的强烈“后撑”是发生于“拥”结束的瞬间。也就是说,在“拥”的过程中是属于还没有发劲的时间。现代有的人所谓太极拳发劲则是发生在“拥”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劲”攻击的人就会有明显受到重物冲撞的感觉,这种力量的力学实质就是躯体重量与移动速度的乘积,其实是外家拳的发劲。太极拳的发劲则是或者有难以阻挡的弹性感觉,或者就是被鞭子抽击的弹性感觉。

    太极拳发劲的“后撑”是轮流依次“如练”向上传递的,因此“后撑”是“如练”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把“后撑”说成仅仅是“命门后突”,以为仅仅“命门后突”就能够发生力量,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说的人除了体会上粗心,那就是不懂装懂,或者就是忽悠人。而在整条的“如练”上,腰骶部位的“后撑”是主动成分最多的,但也不是完全的主动,有一定不由自主的被动成分,这里有“气沉丹田”身躯沉坐的因素、腿的力量上传的因素等。而腰脊之上脊骨逐段“如练”的“后撑”就主要是不由自主的被动了,脊骨最后的“后撑”就是“拔背”。“拔背”对于发劲也十分关键,如果不会被动地“拔背”,身躯中由脚而上的力量是不可能传递到手臂的,真正的太极拳发劲也就不可能出现了。因此,杨澄甫先生才说:“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曾有名家语出惊人地评定“含胸拔背”不是太极拳的东西,可以由此推断这样的名家是不可能体会到太极拳的真正发劲是什么样的。由于腰骶的“后撑”必需具有一定的主动,因此,这种“如练”的“后撑”无疑也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太极拳古经典拳谱所谓“主宰于腰”的重要内容。因为,腰脊的“撑”与“沉”对于发劲的所有环节都是起到枢纽作用的。

(五)蹬

太极拳发劲的力量都是由腿脚之“蹬”发生的。没有腿脚之“蹬”,是不可能有太极拳之发劲的。这种“蹬”的反应显然也是需要神经支配,因此也是属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名家说全身一放松,就能够发劲了,这种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因为全身放松虽然确是太极拳发劲的基本条件,但仅有放松,没有一系列与发劲有关的“用意”,显然是不可能有太极拳之发劲的。

曾有名家说太极拳的“内劲”发源于丹田,由意识十分之六上行至手,十分之四下行至脚。这种说法纯属臆想。因为其一、当太极拳发劲的力量体现于手时,既然这种发劲的力量为全身力量的十分之六,何来称太极拳的“劲”为“整体劲”?其二、任何人的意识都是跟不上发劲速度之快的,这种意识引导内劲的说法没有实际与拳谱根据。其三、内劲发源于丹田分发上下之说不符合太极拳古经典拳谱“其根在脚”与实际,也根本经不起实际检验。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代又有专家说太极拳的劲是地面反作用力,还有人评定某人跳舞某动作“力量是从地面来的”于是有人认为“武与舞的区别还真是不大”。其实,①反作用力是转瞬即逝的,而内劲的传递是可急可缓的(当然,这缓也不是持续的);反作用力是仅发生于蹬地脚的脚与地面之间,而内劲是必需人体一系列反应作用传递的,因此内劲引起虽然有反作用力的因素,但不是反作用力。②除了跳水的跳板、蹦床运动的蹦床等有弹性的下支撑,地面在没有发生地震时是不可能有力量出来的。即使脚蹬地的反作用力也不是地面的力,因为反作用力发生于接触面,脚面也是接触面。其三、虽然一般的人很少使用脚上传的力量,而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在使用“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劲”这种全身整体协调性的力量,比如有的拉二胡的琴师,可以发觉也有使用这种力量的情况,每一拉动都是由脚而始浑身协调似乎有先后地动;电视播出的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访华演出,他拉小提琴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书法家挥毫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打羽毛球的人也有这种情况。但琴师、小提琴家、书法家、打羽毛球的也都不是人人如此的,而且,这些力量由脚而上的动作虽然也必须一定的全身放松,但主要还是使得能够“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劲”的协调,都存在着局部主动的力量,与太极拳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劲”的力量传递基本上是属于两回事。

太极拳发劲的“蹬”不是腿脚完全主动的,是存在着由于沉坐、后撑而腰脊力量往下送等引起的被动的。因此太极拳发劲时的腿脚也是存在一定放松的。但我现在水平体会太极拳发劲之“蹬”的腿脚是不可能达到身躯、手臂这样放松的。

(六)顶

太极拳发劲必需放松,而放松是必需“顶劲”(或称为“顶头悬” )的,而且太极拳发劲之“顶劲”尤其强烈。太极拳如果没有“顶劲”,发劲与平时“行气”的效果必然是差的。太极拳的发劲,“顶劲”首先体现在全身的运动肌肉骤然由于不用力而往下松沉,就需要骤然加强脊骨不往下沉降的“顶劲”。太极拳平时锻炼也只有脊骨是不往下沉降的,全身的运动肌肉才能更好地往下松沉。既然太极拳发劲需要骤然的尤其松沉,自然也是需要骤然的尤其的“顶劲”,而这种尤其的“顶劲”与尤其的松沉同时发生,因此又主要是体现于头在发劲中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不是头主动地往上顶往上升。而在同时,发劲瞬间由于向上“如练”的撑脊,脊骨有瞬间变直的反应,头就会发生瞬间被动的往上顶,这瞬间的“顶劲”就在于不能让头往上顶升,也就是依赖于沉坐仍然使得头维持在原来的高度,就像是头原来就已经顶在天花板上了,顶不上去了。这样腰骶部“如练”往上传递到肩背的力量由于不能再往上传递,才能够往手臂传送。如果这瞬间头被往上顶得骤然升起,这“如练”的力量也就到头上去了。发劲瞬间“顶劲”对于发劲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而既然在发劲的瞬间与前后,头都是具有维持原来高度的“顶劲”,又由于全身松沉,沉坐,身躯自然也就是直竖的。因此,《十三势行功心解》才说:“发劲……立身须中正安舒”。而这些又都是需要有相应神经支配的,因此也是属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

(七)无形

纯正的太极拳发劲是如田兆麟先生所说的“劲则无形”的。这“无形”与《授秘歌》所说的“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无形”的概念是不同的。“《授秘歌》全首所描述的基本上是针对练静功中体内发生的一些精神上特异感觉而言的,这“无形”的意思就是“不存在”。如《礼记·曲礼上》所说的“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然而,古代的“无形”还表示“不露形迹”。如《孙子·虚实》所说的“形兵之极,至于无形”。这“无形”就是指不暴露动作的真实企图,不是说作战的军队在敌人面前消失了。现代有的名家将这一表示精神、一表示实体的两个“无形”相混淆,将“无形”说成是“将血肉之躯练空、练松,练成无形无象的全体透空之体”、练成为是“摸不着东西”、“瞬间接触点空了,什么也没有了”,这是十分恶劣的欺诈忽悠人。田兆麟先生所说的“劲则无形”的“无形”也是“不露形迹”的意思,与太极拳古拳谱所说的“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是同样的意思,是表示没有明显的动态反映。具体地主要地说,虽然太极拳任何动作都是由脚而始的,但外形上,在发劲的瞬间,是没有腰部急剧大幅度的转动、手臂没有急剧大幅度伸缩的。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发劲是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太极劲不在外藏于内……我如弓、敌如箭,出劲之速,敌如箭跌出矣。”意思为动态变化明显的“箭”不是指自己伸缩的手臂,而是指如箭跌出的敌人。自己则是如李雅轩先生所描述的杨澄甫先生不少发劲状态仅仅身躯“一坐”、手“一抖”而已,是“不转腰、不动手”的。那是因为腰与手是用于传递力量的。这就像高压水管是用来输送射出水柱的,不是高压水管自己也射出去。如果腰与手发生了急剧大幅度的运动,那就是腰与手是被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了,成为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的对象了。那么显然,最多传递性的力量只是到腰为止了;如果腰也没有大幅度的转动只有手臂的大幅度伸缩,那么传递性的力量最多只是到肩为止了。这也就是说,太极拳手臂攻击人是既没有预备姿势、也没有“助跑”的。不是像一般的武术,拳头攻击人往往需要将拳头收到腰间,然后借助转腰,使得拳头像箭一样从腰间冲出去。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太极拳这样“无形”攻击人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只要能够初步会“如练一气”的发劲,这是并不困难的,问题是力量的大小而已,而且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会有似乎手臂直接长在腰骶部的感觉。

太极拳发劲要在肢体姿势没有大的变化状态中爆发出强大的劲来并且成功,确实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一、这样的发劲是有一定姿势条件的,比如手臂是不能伸直的。因此,太极拳在任何时候手臂都是不伸直的。其二、“引进”或主动地贴近敌人从而满足实现发劲最合适的姿势、位置,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老前辈常说太极拳发劲往往是在“引进”或偷上半步之后。当然,形成发劲姿势、“引进”、偷上半步都还不属于发劲,发劲是属于“无形”的。太极拳发劲被称为“疾如闪电,一发便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这种发劲是“无形”的。一方面,这种“无形”决定了太极拳发劲是“软着陆”的。就是自己的手与敌人的身体接触之前与刚接触的瞬间是没有力量的,发劲就是发生在接触的瞬间。因此,太极拳的发劲既可以做到没有冲击性,对方还没有意识到被攻击,已经被发出去了;也可以做到“锐”的“入里透内”的冲击性。因为“入里透内”必需使得被攻击者的被动跌出移动跟不上攻击力量穿透的速度,而“软着陆”正是要比一般的攻击容易做到这样。

太极拳要能够发出强大的劲来还必然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本身有一定的体重。虽然历史上有的太极拳家身材并不壮实,甚至还是瘦削的。比如孙禄堂先生就是这样。但是从太极拳发劲“动量传递”的原理可知,身体越沉重,全身松沉向下作用于地面的力量也必然越强大,形成脚向上传递的内力也就越强大。所以,太极拳发劲技艺水平相同的人,体重比较大必然发出的劲也是比较大的。其二、最主要的是发劲的神经反应的协调性与速度。为什么跳水运动员与蹦床运动员能够在跳水板与蹦床上向上弹起这么高?主要是全身与跳水板、蹦床动作配合的协调性好。一些武术动作比如双飞,许多人觉得难,其实谁都是能够做到的,有的人能够一会儿就学会,但是,有的人需要几天、半月、一月、几月,甚至总是学不会,关键就是协调性。而太极拳发劲的协调性确实是比双飞难多了;而且没有到相当水平的人有几月、半年不练,这种协调性还会退失。而为什么太极拳发劲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力量大得多的力量来?这是发劲瞬间神经反应的速度造成的。因为力不论是局部杠杆性质的还是传递性的,力学实质都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天空的小鸟与飞机对撞,由于相对的速度之快,小鸟可以撞碎穿透飞机玻璃。一般人最高的神经传导速度为每秒50米,有个电视节目中有个人能够像撕纸头那样将铁面盆撕开,结果经过测试,他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每秒70米。所以,神经协调反应、神经传导速度对于发劲是十分重要的。当同样体重的人骤然松沉的速度不一样,“如练”的协调不一样,发劲的力量就可能相差十分悬殊。而无论是协调还是速度又都是与放松与精神安静有关的。因此没有到相当训练有素水平的人,尽管懂得怎样发劲,也能够发劲,往往一心想发劲却偏偏发不出劲来,因为主观的一心想发劲,往往无论是放松、协调都遭到一定的破坏了。因此,要想具有好的太极拳发劲水平,除了锻炼的正确,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投放于锻炼也是决定性的关键与条件。其中尤其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是必需依赖于日积月累不断在十分安静精神状态下锻炼渐渐形成的。而这些包括神经反应的锻炼都是属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内容。因此,总的来说,发劲如何锻炼,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必需明白,古代汉语的“而”往往是表示并列的关系,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这“不用力而用意”的“而”就是表示并列关系。这“不用力而用意”的意思就是“在不用力的前提下锻炼太极拳特殊的各种相互协调的神经反应”。

太极拳发劲被称为“毫不费力”虽然有文学性修辞的夸饰,但有时确确实实有这种感觉。我有几次无意之中成功的发劲就有这种体会,感觉就像是演戏那样对方是在配合自己跌出去的;感觉自己没有怎么用力,也似乎觉察不到有什么反作用力,但又确确实实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十分畅透地泄放了出去。平时正确的发劲其实也不怎么费力,那种局部肌肉紧张、手臂像杠杆那样伸缩的发劲是根本不能与太极拳的发劲相比较的。因此,现代有的名家排斥“发劲”,认为凡是“发劲”都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应该认为太极拳正确的发劲也是太极拳锻炼的内容之一。然而,太极拳发劲毕竟也是需要耗费较大的体能,老年人不应该频频过度从事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综上所述,太极拳发劲并不神秘。其身体具体反应的次序很难准确地陈述,大致应该可以这样说,在顶劲的前提下全身放松、沉坐、撑脊,从而将小腹的力量往下送,引起脚蹬地,同时依赖放松、沉坐、撑脊、拔背、沉肩、顶劲、不转腰、不动手,将始于脚往上传递的力量波浪形地传递到手发放出去。而发劲攻击的成功与否,与太极拳的“引进落空”、精神的安静等等都是十分有关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0151/700280496705.html

更多阅读

我对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人民币未来发展的看法

说起秦腔,首先我对这门传统艺术从骨子里是痴迷而又充满感激的。痴迷是因为我是听着秦腔长大的,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秦腔味儿的环境中,怎能不爱上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感激是因为秦腔让我的童年与众不同,让我有机会登上

我对《挪威的森林》原著的感悟 麻雀原著

相关影评: 更多>>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我对《挪威的森林》原著的感悟百科名片(摘自百度百科)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

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感想 大学生活感想

时光匆匆地流走,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也结束了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至少我现在认为我的大学生活是很美好的,居住环境舒适,依山伴水,鸟语花香,没有社会上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等现象。大学提供的环境也是舒适和安全,我觉得暂时没有什么

声明:《太极拳发劲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为网友且将青衫换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