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衰弱的总称,它的主要症状是五脏亏损、气血阴阳不足。对于诊治虚劳,历代医家的侧重点虽然不相同,但都以补益五脏、培补气血为第一要事,如金代医家李东垣在治疗虚劳时,着重于培补脾胃,长于温甘补中;元代的朱丹溪重视强肝补肾,善用滋阴降火;明末的汪绮石将养肺、健脾和强肾结合起来。我在治疗慢性虚劳时也沿用了明末汪绮石的做法,主张将养肺、健脾和强肾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并且屡试不爽。
我记得我刚开始坐诊时,就为一位老大爷诊治过慢性虚劳。这位患者除了有慢性虚劳的症状,还患有肺气肿、左耳聋、右耳鸣和尿黄的病症。他身体消瘦,面色干枯如柴,嘴唇干裂。
针对这位大爷的症状,我想起了天门冬这味药,它是众多补阴药里,唯一能肺、肾、胃经都人的药,并同时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作用。但是,我以前的老师很少用这味药,他们都考虑到这味药的寒凉而都改用了麦冬、沙参和石斛等。
我也担心用这味药会伤害到体弱老人的脾胃,但我认为配一味温中的药物就可以将天门冬性寒凉的缺点弥补过来。于是我就想到了糯米,糯米有很好的温中益气的作用,正好可以和天门冬互补,以减轻天门冬的寒凉之性。

于是我便嘱咐这位大爷,将天门冬捣烂熬水,去渣,再加糯米煮成粥。可喜的是,大爷喝了一段时间这个粥,虚劳症状减轻了不少:尿没那么黄了,嘴唇也没那么干了,右耳的耳鸣也好了很多,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的左耳也逐渐恢复了听力。
后来,我在《千金方》中查到:天门冬可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赢瘦,还能治耳聋等。这也难怪这款粥可以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了。以后每遇到有类似症状的病人时,我都会向他们特别推荐这款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