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以“怪”闻名,但到底是哪八个人,并没有一致的说法,故又有“扬州画派”之说,“八”成了一个代指多人的虚数词。
不过,金农作为其中之一是没有疑义的,而且被公认为“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因为一生经历非常的丰富,字号非常多,曾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他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故又号“三朝老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在“八怪”中除了扬州本地的高翔和罗聘之外,他是最早来到扬州的。扬州八怪中年纪最小的罗聘还是他的徒弟。
▲罗聘绘 冬心先生蕉荫午睡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作为画派,自然是画艺精湛,以画闻名。但是,金农一生用在绘画上的时间并不算多。
古代文人讲的是“学而优则仕”,当官才是正途。金农也不例外,他所做的努力也是多在能够考取功名的诗文经典上面。
金农既有天赋,又肯用功,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小有名气了。除了当地一些文人名士对其大家夸赞之外,清初大文学家毛奇龄曾夸赞20岁的金农:“我已经老了,现在忽然看到这位少年郎君的诗作,正是紫毫妙笔,能不使人欢欣若狂?”
当时中国南方诗坛领袖朱彝尊也夸他:“你不就是赋木兰花的钱塘金二十六郎吗?我虽然老了,牙齿已经脱落,但是你的诗我还能记得而且能唱。”
没想到的是这些名人的夸赞,都出自金农日后所写的自述。这……还可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下面的故事就是一个证明:
金农34岁初次到扬州,就展示了他出众的诗文才能。某次宴会上,大家酒足饭饱后,决定玩当时非常时髦的游戏——行酒令,以古人有关“飞红”的诗句为题作诗,当轮到一位盐商时,犹豫半天来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席间的人们都笑了,白色的柳絮怎么会是片片红?明明是杜撰。那位盐商也尴尬了,此时金农出来解围了:“这句诗是有出处的。”随后便吟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随口就编造了一首假托古人的诗,足见金农才思敏捷,诗文之名也因此传遍扬州。
当然,盐商为了表示感谢,献上银两不在话下,据说有一千两之多。
▲《金农像》罗聘绘 浙江省博物馆藏
有人说金农追求的是自由放达,并不想寻求功名,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终生连个秀才都不是。
不过,科举并非唯一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在当时“以才推荐”也可以的,康熙曾经说过:“自古帝王用人行政,皆赖大臣举荐贤良”。康熙在位期间曾多次下令让大臣和地方长官举荐人才,康熙九年,名有司举才品优长、山林隐逸之士。此后,康熙十三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六年、三十三年等等,都下达过举荐人才的命令。
▲金农像 费丹旭绘
可能是科举的艰难,也可能是金农对自己才情的自负,他选择了谋求举荐的道路。金农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他日后成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潜质。
谋求举荐是需要门路的,要有大人物的推荐才行。他后面的行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在1707年,21岁的金农来到苏州,拜师到何焯门下学习。何焯是康熙亲点的第三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还是八皇子允傣的老师,此时因服丧在家守制,不能远游,就在家办起了“培训班”。金农跟这样的大人物学习,不仅能够增长学问,更重要的是,若得到他老人家的赏识,日后进入仕途就方便的多了。
▲何焯像
熟知清宫剧的你应该已经想到,这位何焯老师下场不会太好,因为他跟的不是四阿哥。果然,在金农30岁时,何焯因八皇子篡夺皇位之事受到牵连,被捕入狱,郁郁而终。上升之路受阻,金农为此在精神上也深受打击。
祸不单行,他的父亲也在这一年去世,家道中落,为此还给自己起了“冬心”之号,表现了他当时内心的寂寞沙洲冷。
▲《漆书汲古处和四言联》纸本 1744年
纵63.5厘米 横14.2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不过金农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仕途之梦,不久他来到扬州,在短暂的停留之后,便开始了他游历全国的旅程,走遍齐鲁燕赵之地,显身秦晋楚粤之邦,拜访大家名士,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扬名天下。
为了凑够差旅费,他还曾组织了一个“文工团”,自任团长, 其中人物各有所长,如朱龙善琢砚,张喜子精通界乌丝栏,郑小邑儿工钞书,庄闰郎会弹奏乐器,兰陵陈彭擅长画墨竹,每到一地全团便开展活动,借当地父老乡亲贵宝地一用,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这在扬州八怪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枇杷图 金农
在1736年,金农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被推荐应博学鸿词科。可能因为欢喜,在去京城考试时还随身带了一只西洋品种的小狗。可是,最终他并不在录取的15人之列。
希望之后又是失望,这一次对金农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此时的金农已经50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再也等不起下一次机会了,同时生计问题又摆在眼前,靠诗文并不容易挣到钱。金农最终便选择了书画。
▲梅花图 金农
相对苦苦追求功名而言,书画上好像没怎么下功夫就成绩斐然。书法上创出了著名的“漆书”,绘画方面更是无所不能,除了竹、梅、马、山水、钟馗,还有兰花、葡萄、杏、桃花,甚至还有月亮。总之,无论是什么,到了他的手里都要变得奇、变得怪,与众不同。
▲花卉小品册 金农 册页 绢本 1754年
除了书画,还雇人刻砚、卖砚,找人扎灯笼,因为自己在灯罩上面书诗作画,价值倍增。金农在扬州搞的有声有色,好友郑板桥都非常羡慕地说:“在扬州卖画的人里面,没几个是能‘岁入千金’的,而金农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作为八怪之首总是要一路怪下去的,“卖文所得,岁计千金,随手散去”,钱来得快,花的也快。他养鸡、杨鹤、养蟋蟀,当年带着进京应试的小洋狗的生活水平也迅速超小康,“每食毕投肉鬻食之”。
▲金农 册页
还养过一只绿毛乌龟,终日不离左右,并为它作《神龟赋》一首。金农的小日子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到了晚年,金农的生活却十分凄惨,虽然是以卖画为生,但状况大不如前,经常以“菜羹作供”,甚至“九朝三食”,温饱已经成了问题。
▲佛像图 金农 1760年 天津博物馆藏
70岁以后,金农感到尘缘已了。他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不幸丧生,妻子也相继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他便遣散了自己的童仆和哑妾,皈依了佛门。即使在佛门,他也没有改变自己古怪的个性,弄了一方闲章,号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杖锡摩陀尊者》 金农
当然,也有令他高兴的事情,自己的技艺有了传人,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就是同为扬州八怪之列的画鬼高手罗聘。
1763年,77岁金农以“不与人游爱独游,世间何物可勾留?”的诗句,成了人生绝笔。
金农,不仅人生经历传奇,他的绘画题材也几经转变,其中有着很奇特的原因,欲知详情,请看下篇文章。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