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诗人雪莱在其《西风颂》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它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这个认同的前提就是人们都了解句子中体现的自然规律,尤为难得的是——这种规律被雪莱以诗化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易经》中的“贞下起元”也是这个意思。元亨利贞,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可见,东西方文化的起点,都是以辩证的自然规律为大前提的。
这个世界是辩证的。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著名辩证法大师赫拉克利特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古希腊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卓越代表。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
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他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他还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万物的变化存在着一种秩序,即“逻各斯”。我们认为,赫拉克利特所阐述的万物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战争”式的,另一种是“河流”式的。“火”转化为“水”为“土”以至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这是“战争”式的变化;“火”之表达为“活火”是“万物皆流,无物常住”,这是“河流”式的变化。也就是说,赫拉克利特的流变学说包含了两种变化形式。这个观点是他辩证思想的集中体现。
然而,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想,却比我国晚了很长时间!
中国辩证思想的产生,体现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观念之中。这种思想的最初文字体现,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念之中。
后来,道家的开山之祖应追溯到楚国的开国人物鬻(音:玉)熊。鬻子当年归附了周文王,被封在楚,后传《鬻子》一书。鬻熊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又说:“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生随死。”以上说明鬻子已具有了中国文化中守柔、辩证的道家思想。
根据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客观变化规律的辩证体现,《易传》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传》下)又说:“日盈则仄,月盈则食。”(《丰卦·辞》)这样的运动叫做“复”。《复卦·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老子》也有相似的话: “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
《易经》之所以被看作是讲变化的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易传》特别是《系辞传》的解释。据统计,“变化”一词在《易传》总共出现了十二次,其中《系辞传》中就出现了八次。该传中有如下评论《易经》一段话:
《系辞下》〔第八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这里极其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易经》一书与变化的关系。易之为书不可远,说明《易》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割。为什么呢?因为它讲的道都是变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