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二)西便门

西便门老照片缩略图:

(缩略图中的老照片在文後依年代列出)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北垣西段上的城门,与北垣东段上的东便门相对。建成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西便门城楼和箭楼规制与东便门同,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城楼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门洞宽3.65米,楼连台通高11.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清代加筑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东、西、北三面辟箭窗2层,北面每层4个箭窗,东、西面每层2个箭窗,总共16个箭窗,南面辟过木方门。箭楼城台正中是瓮城门洞,北(外侧)为三伏三券式拱券顶,南(内侧)为过木方门,门洞宽3.65米,楼连台通高10.5米。城门、箭楼和瓮城於1952年被拆除。1952年之前,对於北京现存年久失修的城门城墙基本宗旨还是逐步修缮,但在这一年开始有拆城门的舆论建议,西便门是市府动议拆城门後第一个被选中的城门,这以後则是以政令的形式安排拆除城门城墙,而不再修缮了。


  西便门迤东外城北垣设有一个三孔水关,水关内侧上筑有压桥。内城西护城河在此分流,一脉经水关进入外城,流向内城南护城河,一脉折向西注入外城北护城河。在外城护城河西北角楼外的拐角处,另有清乾隆时由西山引水形成的玉渊潭引来的支流注入外城护城河,汇流後流向外城西护城河。後来废内城东西护城河,现在流向外城西护城河的水也就仅此一脉了。


  西便门是从外城出城向西北方向行走的孔道,其西北方向里许即金中都通玄门故址,进出外城的驼队大多走此门,奔西在外城西北角楼处北折即上了原为金中都通玄门通往居庸关之大道。奔北即西便门外大街,明清时为西便门外官道,明称礼神街,清称光恒街,解放後改今名,可直达月坛,再北就到阜成门关厢了。西便门大街往南接南大道,道东前清时是镶蓝旗营房,有一排一排的房子,中间有两条东西向的路叫北宽街和南宽街,北宽街就是现在的槐柏树街西头。南大道南接北线阁、南线阁,再南可直抵南城根了,这算是一条外城的南北通衢。北线阁、南线阁的街名本叫“北燕角、南燕角”,为辽代燕角楼故址,是辽南京子城(皇城)东北隅角楼。子城位于辽南京城西南隅,子城三隅均与大城垣相交,只东北隅独立,故建此楼。燕角的“角”,原本发音为“锅”(gūo)或“歌”(gē),现在南方很多地方仍读此音,只是北方音(普通话)受多种方言和外来语影响,与古汉语已有不同。所以後来“燕角”就谐音为“烟阁”、“线阁”或“县阁”,现在老北京人口中说的是“南烟阁儿”(nán yan gér)和“北烟阁儿”(běi yan gér),“烟”读轻声,并不是普通话写出来的“线阁”(xiàn gé)。


  元废辽金旧城後,这裏就成了元大都的西南郊外,宫殿圮废,但道路走向基本保留下来。逐渐发展起了造纸业,元中期以後这片区域就开始叫做白纸坊了,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载:“白纸坊:南城诸坊,白纸坊最大,元於此设税副使,北至善果寺,南至万寿宫,西极天宁寺,皆是也”。晚清的度支部印刷局就设在南线阁南头,民国改叫财政部印刷局,解放後叫五四一印刷厂。大家都知道的,这里从前清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印钞票的地方,咱们的“大团结”和“伟人像”就都是这儿印的。


  西便门裏往东现在有“宣武艺园”,1970年代之前叫“宣武公园”,这里的老住户,还是不习惯叫“宣武艺园”。早前这里是广西义地和浙绍义地,全浙会馆也在附近。这“义地”,也叫“义园”,就是各省在京人士掏钱或募捐购下的坟地,免费提供给本省旅居京城又非富户,在客死他乡又无力扶柩归葬的本省老乡,作为殓葬之地。您说这“艺园”跟早先的坟地联系上了,那还谁愿意叫啊。


  旧南城(金中都)辽金古迹众多,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载:“辽大昊天寺故基在西便门大街之西,今已废为农圃。……寺门一井,泉特清冽,不下天坛夹道水也”。北线阁迤东有归义寺遗址,辽刹;继续往东有善果寺旧址,原名唐安寺,创於南梁,明天顺年间復建,改名善果寺,善果寺院落围墙北段向西斜,至迟1990年代,那里的老房走向仍然如此,这两年不知是否还在。善果寺东南即报国寺,辽刹,明成化二年(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地震,报国寺大部分坍塌,乾隆十九年(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报国寺留存至今,并得到修缮保护,近年更开辟了古玩市场,原本每月逢五、逢六庙会,现在是每日经营了。报国寺再往东就是民国以前旧京著名的都土地庙了,元朝所建,叫老君堂,每月逢三庙会,逛土地庙是旧时小孩子爱去的地方,因为那裏卖吃食的巨多,清朝时的下斜街就叫土地庙斜街。土地庙1950年代废,平整後在原址修建了宣武医院,别看名叫“宣武”,这在当时可是市属的现代化大医院,现在都扩到广安门内大街了。土地庙偏东偏北就是长椿寺了,建於明万历年间,长椿寺山门朝东开,长椿街因庙得名,解放後这裏变成了居民大杂院,庙堂大殿都住上老百姓了,2000年以後,迁走了居民,修缮了庙宇,辟为宣南文化博物馆。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西便门图



1900年10月,西便门城楼南面(城裏)。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这是德军把守下的西便门。


1901年1月,西便门城楼南面(城裏)。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这是德军把守下的西便门,城楼上高悬着德国国旗 [穆默]。


西便门箭楼西北面(城外),瓮城上站岗的是德国兵,瓮城上挑着德国国旗。照片摄于1901年3-4月,明信片是1909年4月29日写就寄出。


上图中的西便门箭楼细部。


1905,西便门东水关内,歇脚的驼队 [(日)山本讚七郎 S. Yamamoto]。


1907-1909,西便门瓮城外西侧,护城河北岸,河边饮水的骆驼。


1910s,西便门瓮城外东北侧护城河,石桥。


1910s初,西便门内观音寺全景图。西便门被近处的建筑物所遮挡不可见,画面右侧远处的城墙是外城西段北垣,可见西便门东水关(内城护城河进水口);画面左侧的木栏外应是卢汉铁路刚修进城的铁道。近处是一石板桥,观音寺前有驼队休憩。
(此照片可能是 C.E. LeMunyon 雷尼诺恩 所摄)


1916年前後,外城向着西便门(画面中左侧树後)方向出城的驼队(内城西南角楼下),远处可看到外城北垣西段与内城西垣的结合部碉楼。


1916,西便门瓮城外西北侧护城河,石桥。


1921,外城西北角楼,外城被护城河,远处可见西便门瓮城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城楼南面(城裏)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城楼西侧(瓮城墙上面)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水关)内压桥上的驼队,远处可见内外城结合部碉楼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箭楼门洞里看城外(北,西便门外大街)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箭楼门洞外侧(北面)。箭楼门洞内侧为过木方门洞,外侧为三伏三券式拱券门洞,城门为过木方门洞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上图城楼上西便门石匾细部。


1921,西便门箭楼南面(瓮城内,右侧可见城门门栓)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内出城的骆驼)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内牛车进入瓮城)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瓮城裏看一人牵着骆驼出城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1,西便门瓮城外西侧及外城北垣西段(城外休息的骆驼和驮驴)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31,西便门东水关、护城河、内城西南角楼城台、外城北垣西段与内城西垣结合部航拍。


1937-1940,西便门箭楼外出城的驼队,城门外有站岗的警察,城墙上有把守的士兵,像是日本兵已经占了北平。


1950年前後,西便门瓮城迤西外城北垣,以及西便门与外城西北角楼间唯一的墩台(马面)。

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二)西便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0851/385892128354.html

更多阅读

老北京民间绝活儿 老北京天桥绝活

文化是一种保留,也是一种变化,保留和变化围绕着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传承到今天,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地隐藏在单元楼和四合院里,成为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季里,一个个搜寻的目标。毛猴那还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天,北京宣武门

北京按摩医院老专家简介 北京国医堂专家简介

北京按摩医院老专家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曾任北京按摩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50余年,不断地完善总结,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特色,是我院按动疗法的学术带头人,并承担我院知名专家的师带徒工作。

北京秋天的故事 北京的秋天 老舍

(如果可以…我愿意成为你感情里最后一个天使)今天整理电脑,发现一篇没有写完的稿子,内容全是在北广上学时的事。让我想到了一些美好的往事,尽管早已尘封,但还是挺怀念学生生活的。有时候想想,如果我的大学生活再长一些,也许早已嫁作他人妇了

声明:《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二)西便门》为网友冇伈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