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节性流感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总量高达47232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昨天是周一,各大医院都恢复了平时的工作量。北京儿童医院的门急诊量猛然回到1万人次以上,达到10940人次。
为了应对患者看病高峰,北京儿童医院在春节期间紧急召回了医务人员加班值守,有的医务人员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夜间门诊因为患儿多,高烧的孩子甚至也要等上2到3个小时才能看上病,医院的护士穿梭在家长之间,一遍遍地教家长如何给孩子降温。虽然家长等候时间比较长,但医患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很多家长还让孩子给医生问声“过年好!”
首儿所在今年春节期间也遭遇了就诊高峰。不仅门诊的医生在加班,首儿所病毒研究室、细菌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分子免疫研究室等非临床科室都在加班,忙着为就诊的患儿做检测。患儿多,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首儿所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姚鑫生病了,就自己举着输液袋输液,然后继续工作。
据悉,去年年底进入冬季后,北京儿童医院连续几周病人数量攀升,最高门诊量达13000余人次,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
相关新闻
各地医院儿科人满为患
国家卫计委要求不得停诊拒诊
冬春交替之际,流感肆虐。各地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常常出现等候几个小时也看不上病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推出四项举措加强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儿科网络转诊机制;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等。
儿科医生的短缺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现象。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家长对孩子的病情高度紧张,因此医生们承担的风险也大,很多医学院的学生不愿学儿科,医生也不愿被分到儿科。
冬季流感的肆虐让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就有人晒出抱着孩子去医院看病的照片,照片当中的场景,要么是大屏幕上显示的儿科全部挂满的提示,要么是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候诊大厅,要么是输液室中数不清的小脑袋,再或者是手中捏着的排到几百号的挂号条。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这段时间极其劳累,白班加夜班已经让很多医生不堪重负。据外地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儿科停诊限诊的情况。广州、南京、上海等地有些医院贴出了限制儿科挂号数量、暂停儿科急诊甚至暂时关闭整个儿科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经监测,近期出现的儿科医疗服务问题,是由于季节性疾病高发引起的局部性、阶段性、结构性医疗资源短缺,加之学生放假产生叠加效应,主要表现为儿童季节性疾病、常见病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在儿科医疗服务网络内建立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有效转诊机制,合理引导、分流儿科患者。同时,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要根据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
延伸阅读:春节期间门急诊人数超61万北京市属医院将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春节医院患者反升 急诊医生初一晚饭凌晨才吃广州称医院不会停止儿科急诊 如有将责令恢复煤气中毒和心血管呼吸道疾病成急诊“重灾区”急诊实用手册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