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炳华,1952年7月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省级名中医,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推拿治疗学》主编,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在范炳华心里始终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正是这份执着让他不忘初心,贯彻始终,走过漫漫25年的中医药教育之路。
创新教学 课本教活
在范炳华的教学生涯中,他女儿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坦言正是从女儿的这块“试验田”中,明白作为一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需要技巧与创意的。
“我女儿上高中时说,高中期间学的有些知识是初中老师提到过的。虽然当时初中老师说那些都是初中不考的,但是她还是会认真地记下来,恰恰是这样,我女儿觉得学起来更加轻松,也更好掌握。”女儿和他说的这番话,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也可以有所改变。最终,范炳华创新出“端口”教学法。他说,“现在学生上课都是先上基础课再上专业课,我们可以在上基础课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专业知识,就所谓的‘端口’。之后在上专业课时,各个基础课的‘端口’就会相互串联而形成系统性联系,构造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端口’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基础课老师们的点拨和预习,让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更为熟悉,在脑海中快速回忆起基础知识。”
此外,范炳华认为教书也需要创意,“我们老师上课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说上课如果换一个方式,一开始就把重点提出来,然后围绕这个重点向学生展现内容,即从一个点拓展开,最后再归纳回一个点,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在范炳华眼里没有不成才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和长处,只是缺乏点拨,缺少挖掘,而老师的作用则是负责点拨那些尚缺“悟性”的人,帮助他们成才。知识的传授是无尽的,思想的点拨是终生受益的。“就像一位同学成绩很差,但是足球踢得很棒,这时候不能直接让他放弃足球专心学习,而是应该鼓励并婉转地引导他,如何将对足球的热爱恰当地运用到学习上”,范炳华说的这番话实实在在,也体现了“为师者,当以循循善诱,授以正道”的道理。
正是范炳华这份对学生的信任与期待,以及他富有创意的授课技巧,不仅把书教活了,还收获了学生的心。范炳华在2009年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0年被学生投票选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教书育人 相辅相成
“我希望自己既教书又育人,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很重要。范炳华认为,“人”字,一撇代表过去,一捺代表未来,不管过去是光环还是挫折,对于现在都是包袱,都要丢掉,需要做的就是写好那一捺,用心地写好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