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风景如画,如画的风情里孕育着小城特有的文化。
城东北隅水上有一处精妙的建筑群叫莲亭书院,也叫荷花馆,系明嘉靖年间所建。古时社稷二坛在北门外,每年春秋二祭,地方官祭礼毕,按例途返东门,遂在水上建此馆以休憩观赏,后专为秀才读书之用。历代知府和名流都曾在此设坛讲课。江南才子郑板桥、直隶总督方观承、光绪帝师翁同龢等也多次光临视学。
当年春天,数百名书生背着书袋和干粮,沿着四周的小路汇聚广府。古城南大街有一条考棚街,童生们在此搭棚住宿,预备应试。每到此时,是城里最热闹的日子。由于府试和院试都在广府举行,城内子弟读书习文风气格外浓厚,每条街上都设有私学。孩子们每日都晃着小辫,晨昏苦读,沐浴诗礼。明清以降,广府诞生了无数的文化名人,在朝廷做翰林、在各地做学政的比比皆是,一时群星灿烂。
小城四周文化古迹星罗棋布,号称“赵州桥第二”的弘济桥、“毛冢高峰”的毛遂墓、遍长鼋鱼的黑龙潭等等拱卫周边,构成一个奇特的文化圈。如果再延伸开去,周围的邺城文化、南宫文化、黄粱文化、磁山文化等等都可以挽起手来。沿着弯弯曲曲的黄泥驿路,可以去透视洞悉中原古地微妙又丰厚的文化脉络。
两千年的积淀,使小城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正是有了这种土壤,才引进、接纳、滋养了后人永远引以为豪的蕴涵着人类智慧精髓的太极文化!
《周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文字上最早关于太极的记载。宋周敦颐解释说,太极是天地的总根源,分阴阳二气,并由此推衍而成人类万物。总之,太极是一个混沌丰满的原始世界,是一种高邈莫测的神秘境界,极尽宇宙阴阳正反矛盾之玄。
据传,明洪武初年,道士张通顿悟天机偶感灵犀,引进发挥道家的导引和吐纳之术,摸索出太极拳理。后历代沿传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绵绵几百年,如一脉暗流,隐匿于门户之内。
也许是历史垂青广府,也许是广府千百年经济文化的积淀形成的这个浓厚的氛围,在晚清的广府城里出现了注定要使他们肩扛重任、开创大业的杨露禅和武禹襄。他们巧妙地把太极这种极丰富、极特殊的文化形式嫁接了过来,使古城文化又融入了新奇的内容,从而迸发出了辉耀世界的光彩!
杨露禅本是广府南街的一位以卖煤土、做短工为生的小市民,少时练习少林外家拳,技艺超群。但在一次极偶然的机会里,他领略了河南温县陈家沟在广府开设的“太和堂”药店伙计的太极异功。其克敌制胜之轻灵,妙不可言,把这个小城人震慑了。于是,这个倔犟的汉子立志改习太极。在友人武禹襄的帮助下,以雇工身份三下陈家沟,拜陈氏太极传人陈长兴为师,苦心砺志,历时18年。杨露禅陈家沟学艺的故事被民间文学家宫白羽以“偷拳”为题编成通俗小说,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杨露禅学成后,轰动广府城。已考取秀才的城里乡绅武禹襄也放下功名,直下温县赵堡镇,拜陈氏太极另一位传人陈青萍为师,学练太极新架。武氏聪颖灵透,天资绝伦,加上原有拳力深厚,所以经过数年潜心研磨,终于又创立了一种既不同于杨氏又不同于陈氏的武氏太极拳。
杨、武二人双峰并峙,又和谐相处,互通有无,相学相长,更使得两家拳术炉火纯青,臻入化境。
在杨、武的影响下,广府城内研习太极者蔚然成风。特别是秀才李亦畲等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以后,使广府很快便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太极集团”。武禹襄和外甥李亦畲在实践的同时,倾毕生精力整理钻研太极拳论,他们所撰写的《三字诀》《打手要言》《四字不传秘诀》《撒手秘诀》等文字言简意赅,精切绝妙。可以说,武、李是太极理论和实践上前所未有的集大成者,对中华太极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经过几代人前后上百年的苦心实践,太极拳在广府古城形成了全面的鼎盛时期。清末,广府城里,家家练太极,人人会推手,练习太极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仅城墙之内的太极武馆就达30余家。
太极拳在冀南的发展引起了北京武术界的注意。道光年间殿试状元、光绪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龢看到杨露禅太极奇功后,亲书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赠给杨露禅,并将杨氏引见给光绪帝。一时间,京城豪杰纷纷结交杨氏父子。太极功夫至此受到全社会的公认和推崇。很多国家驻京人员对太极的出现备感惊奇,纷纷撰文在本国进行宣传。太极从此走向世界。
继杨、武、李等大师之后,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成为太极发展史上又一位极其关键的人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杨澄甫从北京到上海开馆授拳。杨氏头脑灵活,他意识到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太极和别的武术种类一样,其功用将主要用于健身。如何能使太极既保持其原有内涵,又能普及全社会呢?杨氏苦心揣摩,将太极规范为108式。杨氏108式太极适合老幼习练,很快便普及沪杭各地。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航海和航空的便利,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不少杨氏弟子开始出国授拳。
时至今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太极爱好者已遍布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接近5亿人,其中80%以上练习的是杨氏、武氏太极。在西方,外国人至今并没有弄懂太极的奥秘,他们称太极为“凝固的音乐”“流动的雕塑”和“东方的圣经”。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太极已经世界化,但太极弟子们总还是保持着中国传统的那种深厚、朴实、固执的宗祖情愫。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去没去过广府城,他们总自称是“中国永年太极拳”弟子。
国内唯一的保存如此完整的古代府城,世界唯一的太极中兴发祥地,广府古城这双重身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如今,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一项修复古城、水城、太极城的庞大系统工程开始了。广府,正微笑着向世界走来。
(本版图片由王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