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槐荫深处
1、什刹海地区最美的胡同在哪儿
2、与什刹海水系无关的“厂桥”
3、为什么什刹海地区有处“鬼门关”
4、“酒药葫芦”
5、乐春坊
6、“羊角灯”
7、什刹海的“羊圈”
8、什刹海地区带“尾巴儿”的胡同
9、什刹海地区的几处“坑”
10、以“石碑”得名的胡同
11、大、小翔凤胡同
12、大、小金丝胡同
13、蒋养房及周边的胡同
14、“毡子房”
15、“东煤厂”
16、铁炉胡同由来
17、杨先生话说烟袋斜街
18、刘先生闲聊什刹海
二、檐下絮语
19、小金丝胡同里的“乃迭花园”
20、住在“诗风院”里的葛文老师
21、兴华胡同里的古琴研究所
22、北官房胡同里的“枣林院”
23、前海北沿的“会贤堂”
24、大翔凤胡同里的“水井房”
25、德胜门内大街的“麻花大院”
26、“藕芽”深处的砖雕门楼
27、千竿胡同里的两个“大院”
28、南官房胡同51号院
三、烛影杂谈
29、虾菜亭
30、杨柳湾
31、张延龄的姐夫是明朝那代皇帝
32、什刹海历史文物走访记
33、什刹海历史文物征集记
34、寻找什刹海地区的拴马桩
35、刘纯泉先生的几段往事
36、荷花市场尝“河鲜”
37、什刹海地区的民间“文化使者”
38、龙头井的传说
39、铁影壁的传说
40、杏花天的传说
四、炉边闲话
41、住在“听风楼”的冯亦代先生
42、住在板桥二条的“三大爷”
43、“西海老人”——周怀民先生
44、“三不老书屋”与徐城北先生
45、曾经住在“庵”里的满恒先先生
46、萧军先生与“蔡家大院”的一段旧情
47、一代书法家张伯英先生
48、鸦儿胡同的张中行先生
49、老舍先生与积水潭的情结
50、王朝闻先生的“石头经”
51、“报春的燕子”——郑凤荣
52、住在北官房胡同的潘絜兹先生
53、“中国地球化学奠基人”——侯德封先生
54、“新中国捐献文物第一人”——贺孔才先生
55、“爱中国龙又爱中国凤”的沙博理先生
56、张伯驹先生的文物收藏与文物捐献
57、住在“焦大故居”里的黄宗江先生
58、开皮影艺术博物馆的崔永平先生
59、住在大石桥胡同的方彪先生
60、住在西海侧畔的白鹤群先生
61、单士元先生与什刹海
62、什刹海地区文化名人书斋
63、什刹海地区的几位“名票”
五、商海逸事
64、天汇轩茶馆
65、藜光阁裱画铺
66、公和魁清真饽饽铺
67、“爆肚张”
68、“毛猴郭”
69、“老白”和他的“无名酒吧”
70、什刹海的“糖市”
71、西海南沿的“炉灶曹”
72、“萝卜丝饼刘”
六、古刹掠影
73、什刹海寺
74、槐宝庵
75、德胜桥畔三座庙
76、金刚寺
77、兴德寺
78、普济寺
79、拈花寺里的遍融法师与牤牛
80、护国寺里的几件宝
81、南、北钱串胡同中的两座小庵
82、海潮庵与“英国公新园”
83、三元伏魔宫
84、净业寺前赏荷时
85、什刹海畔的佛教图书馆
我与《坊间珍闻》
说起编辑《坊间珍闻》还真是带有某些偶然性。
那还是2013年农历端午节的前夕,什刹海民俗协会在后海小花园举办活动。邀请了西城区文委有关部门参加。我作为协会的监事长,自然也混进了组织成员之中。我的事情很简单,在用荷叶煮开的热水桶前为参加活动的人员打水。但天气不作美,活动还没进行,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由于天气凉,自然喝水的人不多。我反倒成了无事可做的闲人。
当日,西城文研究所用展板的形式宣传西城区文物保护情况。由于活动场地紧挨着后海,隔岸吹过来的阵阵凉风,把展板一次次地挂到。和西城文研所几位工作人员一道摆正展板位置,成了我临时性的任务。而这种任务又是事先没有任何人交代,纯粹属于多管闲事。但我总觉得人家不易,我帮助她们做些事情仅是举手之劳。没想到这简单的举手之劳,竟促成了我和西城文研所联手完成《坊间珍闻》的一件大事。
在和姚华荣老师的闲聊中,我得知文研所想以街道为范围,作一部通俗易懂,又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籍。我便毛遂自荐,向她介绍了我的情况。还建议还是写什刹海为好。我和姚老师萍水相逢,聊过几句之后,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让姚老师的话来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张老师的一次谈话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共同的愿望让我们走在一起。”
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写书的经历,不知采用什么行文方式,满足文研所提出来的要求。因此难免也有一波三折。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我曾经也打过退堂鼓。但不管路途多么的艰辛,我和姚老师携手生生地挺了过去。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将初稿交给了北京出版社杨良志先生手里。
要说起来,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工作的关系,在什刹海地区我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贵人携手相助。像徐城北先生是杨良志先生亲自带我们到他家登门拜访。白鹤群先生,则是通过西城区档案馆的周海南先生的穿针引线后相识的。屈祖明先生不但向我介绍了什刹海地区的轶事旧闻,还为我引荐了不少新的朋友。我在常寿春先生府上呆过很长时间,了解了许多无人整理的史料。在《坊间珍闻》一书中,像《荷花市场吃河鲜》、《公和魁清真饽饽铺》、《糖市》等都是在常先生的口述下,经我加工整理完成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采纳了前人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延续了前人在研究领域中没有涉足的地方。对于前人在文章中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正意见。让刘一达先生称之为“拾遗补缺”。由于我在行文时,采用了访谈录形式,也就是“用什刹海的人,讲什刹海的故事”。这种写作方式得到了社会多方面人士的认可,他们认为这种写作方式较为“接地气”。而我则想通过这本书,把多年来什刹海地区普通百姓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作为一种回赠的方式吧。
但自己并不是专业研究人员,知识文化层次也很低。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有许多不当之处。也希望读者们给予批评。
行走的史录 ——《坊间珍闻》——什刹海访谈录序
人类的历史是走出来的。这句话绝对没毛病。您想去吧,历史难道不是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前人走过来的吗?
其实,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我们能看到的“历史”,也是人走出来的。什么叫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说白了,就是我们所写的历史。
历史,就书而言,是“写”出来的。可怎么说,它又是“走”出来的呢?
没错儿呀!您别忘了,没有走出来的历史,您写什么?其实,许多写历史的人,也离不开“走”。
“走”,就是采访,获取第一手史料。司马迁不“走”,写不出《史记》;徐霞客不走,写不出自己的《游记》;美国人斯诺,如果不“走”到中国,写不出《西行漫记》。
同样的道理,西城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张亚群不“走”,写不出《坊间珍闻》。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实在太多了。但从市井的角度看,好玩儿好看的地方又太少了。什刹海绝对是一个不用掏钱买门票,随时都能来,却又是非常好玩儿的地界。
北京史专家侯仁之先生曾说过:什刹海“是京城富有人民性之市井宝地。”建筑大师张开济认为:北京除了宫殿、陵墓、坛庙、皇家园林等建筑外,供人民大众游乐的地方,似乎只有两个,一个是什刹海,一个是天桥。天桥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如今已盛景不在,仅存其名了。所以,现在的什刹海成了侯先生所说的,京城保存完好的“市井宝地”之一了。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什刹海成为北京城区的重点旅游区后,其旅游开发的热度一直未减,现在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到北京旅游观光的必逛之处。
与此同时,有关什刹海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人文掌故的书刊,风靡一时,从各个角度解读什刹海的书,让人目不暇接。当然,在众多的书目里,难免雷同,会有鱼目混杂的现象,其中东拼西凑,有抄袭之嫌的充数之书,也在所难免。
也许正因为如此,西城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张亚群才产生了“走”的想法。
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主要负责对区域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研究,长期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使他们非常了解什刹海的历史文化,而张亚群生活、工作在什刹海,是一位酷爱文学和人文地理的“老文青”。
但面对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现代读本,他们感觉这些年,什刹海的历史人文已经被人们挖掘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囿于史料,堕入钩沉,即便是妙笔,也难生花。
怎么才能把什刹海写出新意,不走雷同之路,那就要学司马迁和徐霞客了。于是他们二位开始了“走”的历程。
“走”,是需要功夫的。它不但要有体力,而且要有耐心;不但要有学识,而且要有眼界;不但要有热情,而且要有热诚;不但要有冲动,而且要有恒心。总之,这是个看起来容易,其实是一个十分辛苦,而又耗时费力的活儿。
“走”的过程,其实就是挑战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视野不断开阔,心灵不断净化的过程。从这部《坊间珍闻》,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的良苦用心。
“走”出去之后,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由于他们是面对面的直接采访,采访的对象,既有文化名人,又有普通百姓,五行八作,三教九流,都可以开聊,聊的内容又没离开什刹海地区,所以他们获取了大量的史料没有记载,掌故没有流传的“活的”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确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也许这正是,这部《坊间珍闻》的价值所在。
毫无疑问,《坊间珍闻》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它接地气儿。凡是接地气儿的书,自然会有人气儿。
如果您喜欢什刹海的话,相信您会对这部书感兴趣的。当然,还是那句老话:开卷有益。是否养眼,您翻书看看,自会了然。
以上是为序。
刘一达
2014年10月18日
北京 如一斋
《坊间珍闻》——什刹海访谈录 后记
北京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千百年历史积淀也使什刹海形成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这里既有皇家文化、王府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商业文化、闾巷文化、院落文化、桥梁文化、诗文文化……而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传说、逸闻则是什刹海历史文化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这些传说和轶闻多数由民间百姓口口相传而成,其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及时的挖掘、整理,使这些将消失殆尽的民间传说得以传承。
作为主编之一的张亚群老师长期在什刹海工作,对什刹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他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走进胡同,走进院落,走进百姓人家。先后结识了一大批常年住在什刹海,又对什刹海地区历史沿革有所了解的普通百姓。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张老师的一次谈话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共同的愿望让我们走在一起。我们认为: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现在研究什刹海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很多,介绍什刹海历史文化的书籍也是种类繁多。但我们总觉得什刹海的文化内涵还有很大的挖掘和展示的空间。而这种的展示方式应该是贴近什刹海地区的老百姓的,体现出“什刹海的人,讲什刹海故事”这一新的理念。于是,我们一起探讨本书的结构、采访相关人员、走街串巷拍摄影像,一遍一遍的修改文章……共同完成了此书的创作。
我们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感想通过一本书去客观真实地介绍什刹海历史文化的不易,我们尽可能的通过文字展示所收集的信息,以此促进人们对什刹海历史文化的了解、热爱、保护与传承。
可喜的是在编辑此书中,我们得到了什刹海地区的屈祖明、常寿春、刘纯泉、杜玉林、唐师曾、杨炽、钱淑琴、蔡芳、“中都格格”、“雪天路滑”、李石、赵晟等先生及文友们,以及西城区第一图书馆、什刹海风景管理处的鼎力帮助,也得到了一些什刹海地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支持。在此表示诚实谢意。
由于编者写作水平有限,难有纰漏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1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