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一个坏习惯
那就是“等一下”
不知道是依赖还是习惯
做事总是喜欢“等一下”
或许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在意
但殊不知这个“等一下”影响了几代人!
“等一下...”
等一下那要多久?再等两分钟还是半个小时?相信这是所有听到“等一下”人心中的疑问!
试想一下当爸爸妈妈给孩子说等一下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感受会是更加纠结,到底等一下是多久?其实不妨说出个具体时间,消解孩子内心的不安~
好比生活中的“等一下”
“妈妈,念故事书给我听。”
“等一下!”
“妈妈,教我做功课。”
“我正在忙,等一下再教你。”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随口对孩子说“等一下”。
虽然这是很方便的一句话,
但孩子听起来又是什么感受呢?
“等一下”究竟是多久之后呢?
是一分钟?还是五年?
当妈妈说“等一下”时,孩子心里会想。
孩子相信爸妈随口说的“等一下”
内心开始期待“是现在吗?”、“还没好吗?”从而感到坐立不安。
然而父母所说的“等一下”,往往和孩子认知的“等一下”有很大的落差。
孩子想的可能是“五分钟左右”,而你心里盘算的可能是三十分钟后,因此和孩子之间就演变成“还没好吗?”
“再等一下”、“还没好吗?”“不是跟你说等一下吗?”,最后与孩子发生冲突。
其实只要换个立场就会明白:
天气晴朗的周日早上,你拜托老公一件事:
“可以帮我浇水吗?”
“好,等一下。”
帮植物浇水必须趁日正当中以前,否则温度太高浇水,根部会灼伤。你光是打扫、洗衣服、准备早饭就忙得分身乏术,老公却在旁边悠闲地看电视。
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钟上的指针一分一秒往前移动,随着时间经过,太阳升高,你的怒气也逐渐上升。
![女朋友不在乎我的感受 女朋友不在乎我的感受 等一下……其实你并不在乎孩子的感受!](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141/4812060512480477520282.jpg)
“搞什么?你说等一下、等一下,究竟是什么时候?”
那么问题来了,“等一下”究竟是多久呢?
因为时间模糊暧昧,所以提出要求的人,莫名产生等待的压力。老公把你交代的事完全抛到九霄云外,真希望他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时候才要动手帮忙浇水。
等待的人总希望“能够把时间说清楚、讲明白”。只要能清楚知道要等多久,就算必须等待,也会觉得安心。
一碗泡面清楚地标示“要等三分钟”,就是很明确地写“三分钟”,所以我们能够泰然自若地等待。
如果只告诉你“加入热水后,差不多时间就可以吃了”,反而会令人坐立不安。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等待的标准,“容易了解的标准”就是重点。
说出具体时间,消除小孩内心的焦躁不安:
“等我把碗洗好。”
“等洗衣机开始转动。”
“等时钟的长针走到2的时候就好了。”
“清楚告知标准”,孩子就能安心地等待。对比较年幼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他也很容易明白。
如果孩子已经会看时钟,就可以明白告诉孩子“等到三点哦”。只要清楚告诉孩子等待的标准,他就能不焦虑地耐心等待。
不跟孩子说“等一下”而改为“等XX分钟”的好处还有:
1、不使孩子习得父母的“等一下”,成为一个磨蹭的人;
2、使孩子从小具有时间观念;
3、使孩子学会运用“等XX分钟”来精确表达语意;
4、让孩子从小养成尊重别人时间的好习惯。
—— END ——
商务合作&勾搭泡泡君加szpaopaojun2
商务合作请致电:0755-23981562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