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典
■掉进黑洞的孤独写作
很晚的时候,我仍在看杜拉斯的采访纪录片,她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电影版税买来的位于诺弗勒的二百多平米的居所里谈写作。鹤皮苍发的她,早已遗失了《情人》中那位少女娇小、性感的轮廓与容颜,取而代之以佝偻身形下的冷静与坚毅。她说:你要写作,就要变得更强大。她说:“就像掉进了一个洞里,在洞的底部,那是一种几乎是绝对的孤独,只有发现孤独,才能够写作。”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闻名遐迩,可是再读她其余作品,人物形象多是《情人》中的翻版,《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坚强、执拗的母亲和《成天上树的日子》中的母亲,如出一辙。由此可见,杜拉斯童年和成长期间在东方度过的岁月在其生命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她是一个在热带丛林诞生的孩子,父母满怀希望来到法国殖民地:越南西贡,不想这块土地的贫穷、阶级的矛盾,以及当地政府的腐朽无能,都清晰无误的印在她脑海。母亲购置一块荒芜的土地并雇用一些工人,以期获得丰收,谁料这是一块靠近太平洋海水的土地,每年的辛苦耕种都被无情的涨潮给瞬间摧毁。坚强的母亲,那个被政府欺压、被大海耍弄的母亲,那个身影,久久盘桓在她的脑海。以致她后来的创作,总是在书写身边这几个人物:母亲、大哥哥、小哥哥,他们或多或少都沾着那片东方色彩而变得神秘起来。杜拉斯的写作也是诡异而无绪的,她一次次突破完整性、古典式的叙述,将小说写成剧本式写成独白式,写成失去框架和具象空间的形式。
最近翻阅她的两部新引进国内的小说《成天上树的日子》与《埃米莉·L》分别是她1968年和1987年发表的作品,后者则是她晚年时期颇受争议的作品。《成天上树的日子》国内又译为《林中的日子》,此书收录了《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及《工地》四个短篇。故事情节都各不相干,然而因为是早期作品,显现出叙事结构的清晰脉络,人物塑造饱满而颇具特色,情节中暗含戏剧冲突,比较容易读懂。
■早期作品相对明晰的风格
《成天上树的日子》中,富有的母亲千里迢迢赶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她拥有一家雇用了八十个工人的工厂,手上戴满钻石戒指和手镯,可是她的儿子雅克和同居女友玛塞尔却过着一种清俭的生活,雅克带母亲来到工作地点——一个夜总会,起初母亲没有意识到这是儿子就业的场所,可是逐渐她凭自己的观察发现雅克和玛塞尔是在夜总会陪人跳舞,这种下三滥的不顾廉耻的职业让母亲顿感沮丧。她醉熏熏地跟他们回到家中,但是雅克却趁她熟睡之际将手镯偷走当作赌博时的押货。输光了的儿子最终却获得了母亲的谅解,两人相拥而泣。若以文学性而论,此篇人物设置简单,而勾勒性格却极为传神,单就“母亲”而言,便将其无奈、纠结、羞愧、沮丧、虚荣、宽容都一一展现出来,而雅克的虚弱、自私、粗暴、懒惰也一一塑造出来,连那个善良而可怜的玛塞尔也深得人心。三个人的对话,极具戏剧舞台形式,各具特性,母亲的坦率、不明真相和两人掩藏、躲闪形成了某种张力,杜拉斯有意将自己隐藏起来,而是让你直接看见主人物,没有诠释,只有行动和语言,让你参与到这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完成过程中。所谓的“成天上树的日子”无非只是一个隐喻式的意象而已,那是雅克童年时在树上掏鸟蛋的一幕,他作为六个孩子之一,作为她最宠爱的孩子,却辜负了她的希望。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杜拉斯那恨铁不成钢的大哥哥,赌博、懒惰、无所事事,可是母亲却将所有遗产都留给了他。
而在《蟒蛇》中,杜拉斯还在女子寄宿学校时期,仿佛是《情人》剪辑出的一小段,被放大了,或重写了。她喜欢和同学跑去植物园看凯门鳄、长臂猿和蟒蛇,一开始就从动物的野性中获取了一份暴力印象,而当宿舍管理员老处女巴尔贝向她展示裸体时,她快要窒息。肉体的寂寞恰似动物吞噬的本性,因此她认为妓女和蟒蛇无异,那种具有超强消化能力的冷血动物,它们正慢慢游向刚刚发育时期的她……性萌动时期对之抱有幻想的少女,注定与险恶为伍,所以她说:“我一旦认识它,它将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眼前:我的生命会在一种持续而壮丽的发展中浮沉,最后达到终结,有极度的恐怖,也有欣喜若狂,却没有休憩,没有疲惫。”层叠交织的意象使通篇散发出冷峻、惊险的气息。
《道丹太太》通过对一位六十岁门房道丹太太和一位三十岁的清道夫加斯东之间的忘年交来展现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倒垃圾这一日常行为被分析、剖解后,成为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所在,他们对中产阶级、道貌岸然之人嗤之以鼻,然而他们在生活的单调乏味中也难免堕落:偷客人的东西、丧失斗志、对生活失去信心。从多角度刻画了底层人物不堪的命运。而《工地》人物简单到只剩“她”和“他”,以工地作为恋情展开点,是一篇实验性质颇浓却又描写细致入微的小说。
埃米莉·L■晚期作品的破碎激情
另一本关于两个爱情相互穿插、对望的小说《埃米莉·L》充满了杜拉斯中晚期作品风格,各种碎裂的意象、唠叨又不知所指的对话,断断续续拼剪出一个绝望的爱情故事。船长的疯妻子与年轻看守人的爱情,还有她的一本诗集,那里面永远缺少了一首名为《冬日阳光》的诗,是她的得力之作,也许她从未写过,一切都是她的假想,也许是被船长烧毁,以致她发了疯。这篇小说有隔着距离的观察与审视,有讨论,又有贴身的近距离的故事骨架和血肉,但那种絮叨和抽象化的场景,都使得故事沉浸于作者自己的探索当中,忽略了读者的存在。
在有关杜拉斯的传记——《真相与传奇》中这样说道:“《埃米莉·L》是她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也是最不被读者接受的作品之一。文学激烈得使她以为自己陷入了疯狂,而她一直以为已经避开了疯狂。况且,评论界对这本书的‘谋杀’使她蹒跚不稳,酒精好像代替了圣物又开始侵袭她,孤独、扬·安德烈亚的出走、她在黑夜中寻找、生活对她的嘲讽和对感情的屈服,这一切都使她跨进了‘疯狂’之门。”
杜拉斯是孤独的,而且是那种被遗弃的孤独,虽然晚年陪伴她的有年轻恋人扬·安德烈亚,然而写作正如一个陷阱,她跌到洞的最底下,她痴迷于年轻时热带丛林袭身而来的性冲动,那些围绕在身边的男人,那些面无表情的东方人,她的东方情人,还有她的母亲、瘦弱无助的小哥哥——他被日本杀害,丢弃在尸体堆中,再也找不到。这些刺眼的光线和心理阴影在日后像一群尸虫钻进她的骨髓啃咬并吞食着她全部的记忆。她厌倦古典主义那种干净而齐整的叙事方式,于是她开始写出那些梦呓式的故事,并在世人的争议声中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书籍信息:
《成天上树的日子》,[法]玛格丽特·杜拉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08
《埃米莉·L》,[法]玛格丽特·杜拉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