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幸福感与人脑特定部位有关
人为什么会感到幸福?这与大脑的活动有关。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幸福感越强的人,大脑一个部位楔前叶的体积越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人类感到幸福的脑机制,并在将来开发出增强幸福感的方法。
楔前叶是大脑顶叶内面的一个小正方形结构,虽然尚不清楚楔前叶的详细功能,但是曾有报告显示,通过冥想训练,楔前叶的体积会改变。近期的研究也发现,楔前叶与许多高水平的认知功能有关,如情景记忆、自我相关的信息处理以及意识的各个方面。
京都大学副教授佐藤弥率领的研究小组注意到,感到快乐和高兴的时候,楔前叶的活动量会提高。他们以51名平均年龄22.5岁的年轻人为对象,利用磁共振成像调查了他们的大脑,并对这些年轻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约有50个问题,包括“是否认为自己比同年代的人幸福”、“是否有生活目标和计划”等。结果显示,越是感到幸福的人以及认为人生有意义的人,其楔前叶的体积越大。 佐藤弥日前指出:“虽然尚不清楚是因为楔前叶体积大才感到幸福,还是因为感到幸福楔前叶体积才变大,但通过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客观地评价幸福度。”
舌头帮你尝味道?是大脑!
一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味道谁说的算?舌头还是大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科学家告诉我们,必须是大脑!负责研究的查尔斯·朱克说,舌头上特定的味觉受体细胞能探测到甜、苦等味道,但这味道是什么“意思”,还得由大脑来判断。他带领研究人员利用光控基因技术“启动”小鼠脑中的“甜味基因”,然后给小鼠喝白水。此时,小鼠的舔食频率明显增加,就好像在喝糖水一样;而开启“苦味基因”后,小鼠不愿意多喝水,甚至还一阵阵“犯恶心”。研究人员还在从未尝过苦味和甜味的小鼠身上进行类似实验,得到了同样结果。最后,研究人员训练小鼠尝到特定味道后做出相应动作,先让它们品尝真正的苦、甜和咸,再启动特定的“苦”、“甜”、“咸”基因。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前后两次的反应没有不同。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