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彩妆之后,下一个市场膨胀、激烈竞争的领域会不会是香水?行业人士普遍认可专卖店渠道香水市场的巨大潜力,从今年的市场反馈来看,代理商和专卖店对香水品类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香水企业动作增多,香水品类的整体发展趋势加强。但竞争热度仍然不够,格局尚未清晰。
从上海美博会来看,今年前来参展的“主流”香水企业明显增多,同时企业的展览规模、营销方式也有较大转变。
由于香水上涨势头良好,会不断有企业介入,今后盈利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介入者会更多,“竞争对于并不热闹的香水市场来说是好事,能激发斗志,促进发展,预计明年会更好”。
另外,广东血统的市场香水品牌也加入竞争,在广东的多年打拼让其纷纷意识到,批发的老路走不通,品牌化道路的时机已到。这些厂家在广东市场积累的经验,为其转入商超和专卖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在香水整体效果、瓶形设计、包装色彩等方面的把握和投入不够,但凭着低廉的价格和灵活的操作方式,这些转型的流通香水生存状况良好。在下市场的过程中,发现价格较低的流通系厂家改头换面做品牌,确实抢走了一部分顾客。
同时,国产香水这两年提升较快,专业度明显加强。最明显的体现在设计制造方面,一些企业改变了一味追求廉价的市场策略,将品质和时尚美观放到第一位。邢兴怀感慨,近年来香水企业专业度一直在提升,美博会上新加入的品牌带来的“新”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激进的营销场面。“客观上讲也是好事,香水的竞争在加强。”而最早做培训和服务的圣美伦则烦恼,已经有企业开始模仿自家培训手册,竞争氛围愈发浓烈。
竞争虽在加强,但对于国产香水的“春天”,品牌商们深知距离尚远。目前专卖店市场香水品类的竞争尚未真正形成,原因是市场还没培育起来,主流品牌少,每一家介入企业的期望值都不大,整体市场不算太“热”,竞争格局还不清晰。
现阶段,国产香水企业大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目前香水的包材、瓶身设计制作、香气等方面都是透明资源。品牌核心在于创意,包括产品名称、颜色、造型、产品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