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脊柱椎体的微小错位
曹龙教授
脊柱椎体的微小错位是亚健康的最基本的病理改变,除了进行行为调整,恢复脊柱椎体的正常受力外,对于已经产生的脊柱椎体的微小错位要进行有效地纠正。
心法按摩是我集多年的临床实践,潜心研究及自身体验,而创立的一种通过按摩手法传达医者心力的一种全新的按摩方法。是医者用良好的医德,对患者、对顾客的同情心、爱心、耐心、及诊治时的细心,通过最简捷的途径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以解除病人、顾客痛苦的按摩方法。
而医德、同情心、爱心、耐心和细心不是口头上的,心法按摩给予上五心以特殊的内容,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换句话说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医者是否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是否有患者的体验。只有当医者体会到了患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才能产生以上五心。结合医者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治疗方法也就能由心而生,由心而生的方法才是治病的方法。因此心法按摩要求对某一具体病人都要有一次具体的体验、分析、产生方法、用方法的过程。一般说只要程序和过程不错疗效是较肯定的。
1983年大学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东北的一个小铁路医院工作。承蒙领导的关怀把一个尚没有任何临床经验的我一下子分配到急诊室工作。由于医院较小,大约一百张床左右,在急诊室工作需要有全科的工作能力。内、外、妇、儿各种急诊都要应对,只有遇到重症病人时才去请相应专科的主任来处理。
在急诊室工作久了,发现有一些人三天两头就来找你开病假条要求休息。刚开始我为这些人认真地检查然后告诉他们不具备休息的条件,但还是拗不过病人为他们开病假。后来医院的老医生告诉我说:“你不要太认真了,他们都是常年泡病号的”。在当时我国的经济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大锅饭仍然盛行。下海经商的风气尚未吹到医院所在地区,铁路工人休病假是要扣工资和奖金的。而这些常年泡病号的人,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泡着”病号。而且泡病号的人群大有急速增长的势头。由于休病假的人太多了,我们经常会遭到各站段领导的投诉。
“三痛一迷糊”(头痛、腹痛、腰痛、头晕)当医生的也没有办法。挨领导的批评多了才想到要去了解这些“老病号”。医生的身份特殊,他们还指望着你给他们开病假条。对他们的了解还是顺利的,原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开完病假后确实是在家休息,既没有去赌博玩乐,也没有去做买卖。
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放着工资、奖金不要,到医院软磨硬泡,看着医生的脸子,听着医生的训斥,费着牛劲把病假条开出来;开着病假在家休息,整天无所事事,这可能吗?而事实确实如此。那么结论也就是只有一个:这些人真的有“病”。
这些人来看病有三痛一迷糊、失眠多梦等,症状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难受”。而“难受”在医学里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疾病。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人群中“难受”是个什么概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难受”?“难受”又是怎样产生的?
就是多了这么几个问号,使我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当时我所在的医院比较偏远,没有什么资料可以供查阅,更没有人可以相商。更无法知道国际医学界已经研究这一现象,并将之称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
在调回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后,接触的“难受”人群越来越庞大,对“难受”的研究也就越来越深入。把多年的实践与解剖学基础、中医学基础、生物全息学、心理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当时我将她称之为“心法按摩理论”。而心法按摩就是解决“难受”的最佳方案。方法的命名来源于古代医书《医宗金鉴》中的:“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由手出”的论述。
心法按摩的健康指导是通过最简捷的动作和行为指导,使大多数人可以达到自我调整的方法。心法按摩是通过按摩手法传达医者心力的一种新按摩方法。是医者用良好的医德,对患者、对顾客的同情心、爱心、耐心、及诊治时的细心,通过最简捷的途径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以解除病人痛苦的按摩方法。
心法按摩的健康指导和心法按摩的手法相结合就是全面解决“难受“的最佳法方案。
我带着心法按摩的成果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议,在会上交流心法按摩,得到与会的专家的好评,心法按摩在解决亚健康状态上的神奇,被一些专家称之为国宝。
为了研究亚健康状态和从事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实践,辞职专职从事亚健康的研究和解决亚健康的实践。在解决亚健康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并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解决亚健康状态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东北、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从事着解决亚健康状态的工作。
心法按摩要求医者除具有心和由心而产生的方法外,对医者的学识要求也较高,因为医者的学识、修持修养等是由心而产生方法的桥梁。因此医者的学识等是是否能产生正确的有效的方法的基础。我这里讲的方法是我的心与我的学识相结合产生的方法,是我的实践产生的方法,对已实践的病人是有效的,但对尚未实践、尚未接触的病人是否有效仍然是未知的。
心法按摩可以说是西医、中医、传统按摩、及一些边缘科学如:人体科学、生物全息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解剖学、中医学、生物全息学、心理学、哲学等五种学科做为心法按摩的理论基础。
西医解剖学、诊断学、特别是高科技诊断技术CT、核磁等,由于其对疾病的客观而准确的诊断,可以使心法按摩中的手摸心会得到相当客观的证实,而使手摸心会更具有说服力。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比较具体客观,在治疗上比较具体。对某一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上是具体的。但是由于西医相对较为系统,分科较细因此整体观较弱。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学术思想对心法按摩的产生影响较大,特别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对心法按摩中方法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生物全息学说是近些年来才兴起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一门学说。它是由生物全息律、泛胚论、全息胚学说、泛控论、生物泛控论、全息胚癌区滞育论等一系列学说理论组成。
生物全息律:局部具有整体信息。
心理学在疾病的发生过程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导致生理改变。中医有过类似怒伤肝的论述,西医有心理治疗学等。都说明心理过程即思维活动对生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心法按摩的疾病观、治疗观等观点均来源于哲学。在矛盾论中认为在每一件事物当中都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量变、质变理论中认为每一件事情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内因、外因理论中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事物的发生理论中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疾病与健康这对矛盾中、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无处不反应出哲学规律,无处不存在着辩证法。
解剖学、中医学、生物全息学、心理学、哲学等是心法按摩的理论基础。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就是心法按摩理论。在心法按摩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方法叫心法按摩。心法按摩理论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细竹竿”与“大脑袋”学说
“细竹竿”指的是脊柱及内容物,“大脑 袋”指的是头颅及内容物。
细小与粗大本是一对矛盾,细小与粗大是相对而言的。从解剖学角度来讲“大脑袋” 的自身重量与“细竹竿”的承受能力是相适应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袋”里的容量、 信息量越来越大,使“细竹竿”无法承受,而产生疾病。
2、植物神经与亚健康状态
医学上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似病非病状态。心法按摩理论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非病是病状态。心法按摩理论认为亚健康状态的病理基础是:节前神经向椎旁神经节传递神经冲动,由正常向不正常发展的过渡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人体的衰老过程中,植物神经的作用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3、生物全息学说与无所不在的植物神经。
生物全息学说认为局部具有整体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局部来了解全身。而植物神经从颈上神经节至奇神经节支配着从头到脚的所有的不随意运动。从解剖学可知脊髓节段与所支配脏腑器官从头到脚是基本相对应的,也就是说脊柱从颈椎到尾椎这个局部可以具有人体整体信息。因此某一部位有病必然反应到相应的脊髓节段。而某一脊髓节段有病则必然影响相应的器官。
4、心法按摩理论的疾病观
即只要你已开始向疾病迈步你就已经得病了。也就是说量变就是病。人体健康和疾病是一对矛盾,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生。不断地战胜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传统的疾病观点已是因果关系中的果了。而心法按摩理论的疾病观点则是认为有因就是病和由因向果过渡的量变的开始就是病。因此心法按摩理论上的疾病概念是:在病因的作用下,健康向非健康过渡的所有状态。
5、心法按摩理论的治疗观
即不要等到你向疾病迈完十步才去治疗。也就是说不要等到质变时才去治疗。心法按摩理论的治疗观是预防疾病的观点。是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疾病的观点。治疗的目的是使疾病消除,而疾病消除的开始到恢复健康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早发现早治疗缩短这个过程。
6、心法按摩理论的治疗原则
心法按摩理论上的治疗原则有
①内外因兼顾的原则
内外因兼顾的原则是指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配合外力治疗,以内因变化为主外力治疗为辅。
②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是指治疗时注意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先整体后局部。
③最简捷原则
最简捷原则是指治疗时要手法简捷,尽可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④辨症施治原则
辨证施治原则是指治疗时要因人、因病而宜,不能千篇一律,对同一人的不同病或对同一病的不同人都要具体分析然后治疗。
7、心法按摩理论的局限性。
心法按摩理论对感染性疾病、意外事故伤害等是无法论述的,对一些解剖结构改变已经定型的疾病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心法按摩理论也是相当局限的。
按摩方法:心法按摩的按摩方法来源于古人《医宗金鉴》中的:“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由手出”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创编的一种全新的按摩方法。手法直接作用于产生“亚健康状态”的病根“脊柱微小错位”对亚健康状态有特效。
心法按摩的方法是指心法治疗疾病的手段。心法按摩中的方法是由心而生。因此在治疗时心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心的应用有两层意义:
医者的心:即良好的医德之心、对患者的同情之心、对生命的爱心、对患者的耐心、诊治时的细心。
患者的心:患者对所患之病的担心、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时用医者的心去消除患者的担心,增强患者的信心。用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按摩方法是传递医者心力的途径,因此法无定法。
心法按摩讲以防为主,经心法按摩治疗后病人应听从医生的指导,注意工作、生活中的姿势。这是维持治疗效果的关键。对病程长者疗效保持不好者,可适当指导病人服用一些保健品,对维持治疗效果很有益处。
心法按摩纠正脊柱椎体的微小错位,主要是巧妙地运用力学的原理,来恢复椎体的正常的排列。这种按摩的方法是利用机体的正常的保护机制,即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对椎体的保护。这些软组织对错位的椎体可以代偿性地保护错位的椎体,对脊神经产生软性压迫,而产生亚健康状态。这些软组织在被放松后,在椎体有相对的空间的情况下可以代偿性地保护椎体,将错位的椎体拉回正常的位置。
多年的实践证明,心法按摩是治疗亚健康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心法按摩简单的纠正脊柱微小错位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方法简单易行,大家可以在同事间、朋友间、家庭成员间互相操作,摆脱亚健康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心法按摩的宏愿。愿这一计能够使亚健康人群摆脱亚健康。
1、起势(式)
病人府卧在按摩床上,全身放松,按摩师站在病人的府卧位时的左侧,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膝微屈,腰略前屈,上身正直,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病人下胸段位置。双掌心与病人脊柱重叠。双手掌轻微用力,全掌压在病人脊背之上,由下胸段开始向两侧轻推压至大椎和尾骨。速度要求缓慢柔和,反复推压。起势(式)的主要作用是要让病人全身放松,从精神上有准备接受按摩,从机体上由浅入深地适应按摩法。
2、背部肌肉放松法
用掌揉法沿病人的膀胱经从上到下进行压揉,双侧为一遍,反复操作。沿膀胱经走行的正是脊神经的出口位置,脊神经穿行于背部肌肉之间,支配外周肌肉,四肢等。由于背部肌肉的紧张可以导致已经错位的椎体在不正常位置上的固定和脊神经的软组织压迫。背部肌肉放松法主要放松的浅层肌肉有,斜方肌、背阔肌。深层的肌肉有小菱形肌、大菱形肌、胸棘肌、胸长肌和竖棘肌。肌肉被放松后脊柱错位椎体的软组织的异位保护被解除,为下一步进行错位椎体的复位打下了基础。
在进行掌揉时,掌揉的速度一定要慢。肌肉在接受任何的刺激时都有其自身的反应规律。也就是不应期规律,说的是肌肉在接受第一个刺激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第二个刺激是没有反应的。在二个有效的刺激之前的时间在生理学上被称为不应期。要想有效地放松肌肉,在按摩时按摩的速度就一定要慢。
背部按揉法
3、腰、背部椎体大错位的纠正
右掌心空掌横放在病人的脊柱上,左掌压在右掌背上,左掌用力,右掌不用力。右掌与病人的皮肤之间没有相对的移位,左掌右旋用力,由轻到重,轻为旋转的起点,重为旋转的终点,起点与终点在同一位置上。由上胸段开始至腰骶部结束,反复操作。
脊椎大错位矫正方法
脊柱椎体的大的错位就是脊柱椎体的关节突关节排列的紊乱,其主要的病理改变就是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在异位被保护椎体的软组织锁定。这种异位的软组织锁定在强大的顺时针旋转力的作用下,软组织放松,错位的椎体在力的作用下归到正位,错位的关节复位。许多这种大的错位在复位时可有较大的弹响。但不是所有的错位的椎体在复位时都有弹响,因此在按摩时不要去追求这种关节的弹响。
4、背部椎体小错位的纠正
按摩师右手食指、中指分开放在病人的棘突两侧,右手整个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背部。左手掌根部压在右手的食指、中指上,然后左手掌根部用力,气势要大如泰山压顶,力度要轻如按鸿毛入水。从大椎开始向下,每个椎体棘突间都要压到。压到第五腰椎和骶骨间结束。反复操作。通过棘突将力度传达到整个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位置,造成错位的椎体相对的位移,然后在椎体周围软组织的保护性拉力的作用下错位的椎体被拉回到正常的位置上。
椎体的微小错位的病理改变在关节突关节的位置,但是每个椎体又都是一个整体,当错位发生时整个椎体都不在正常的位置上,在纠正其错位时主要任务是要把椎体放在正常位置上,因此当力度作用在错位的椎体时可以造成此椎体的微小运动和移位,当作用的力度消失后,此椎体周围的软组织会自动地将此椎体拉到正常位置上。达到了使微小错位的椎体复位的目的,同样在复位时有的椎体可能要发出关节的弹响,但不要去追求这种关节的弹响。
以上四个步骤是心法按摩的精髓手法,也是纠正脊柱微小错位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在临床上应用的最多的手法。在这里把心法按摩作为摆脱亚健康的主要计策和方法献给大家。
理论上很复杂,实际操作却很简单,临床上的效果非常显著,绝大多数人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适合胸、腰段脊柱,不适用于颈段脊柱。颈段椎体的按摩比较复杂,更主要的是有很大的危险,应该由专业的按摩师来操作,在这里不向大家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