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哼着摇篮曲摇着宝贝入睡
竟然导致孩子小脑萎缩
大人一边唱摇篮曲,一边轻摇宝宝,这种影响了无数代人的经典画面,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巨大:部分宝宝在不断抖动中会哭闹得厉害,大人则会抖得更加厉害,直到孩子慢慢睡去。但宝宝不是真正熟睡了,而是被抖晕了!
小区的方女士刚生下一个宝宝叫甜甜,方女士的产假要结束了,决定让甜甜奶奶帮忙带着甜甜。起初正常,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不活泼了。还以为是孩子累了啥的,家里面也没太在意,可是后来经常发现孩子一副无精打采的,直到奶奶也觉得孩子最近太安静了些,不爱哭闹了,吃奶也不起劲,于是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医院诊断一出来,全家傻眼了,诊断出小脑萎缩,实在无法相信。这怎么可能,起初还好好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最后经过了解才得知宝宝奶奶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摇着孩子睡觉,每天都会摇晃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动作,害了自己的孙子。婴儿娇嫩,轻微的动作就可造成一辈子的伤害,大脑又是最脆弱的,脑组织嫩豆腐一样,软软的没有发育完全,一点撞击、摇晃就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相似案例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台湾新北市一位新手父亲家有三胞胎,因为七个月女儿哭闹不停,深怕吵醒家中其他小孩,这位爸爸就将其放在摇椅上摇晃哄逗,结果,很快发现女婴口吐白沫,呈昏迷状态。夫妻俩赶紧将女儿送往医院,可惜最终宣告不治。
据某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何主任医师说,这类患儿他们科室每年收治大约1-2例。受伤较轻的会导致颅脑损伤,较重的可能留下终身残疾,而更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据悉,1岁以内的孩子颅脑还在发育期,颅骨的生长速度远远大于大脑的生长速度,婴幼儿的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为10%)。而且,婴儿脑部比成人的脑部柔软、脆弱。
专家解释:
家长一天上班下来很辛苦,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很可能想要通过快速摇晃的方式让孩子尽快入睡。可是,如果没有医学知识,过度摇晃婴儿,很可能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婴儿头或脑的损伤,如脑出血。据悉,这种因此而产生的疾病,在医学上叫做“婴儿摇晃综合征”,也叫做“婴儿摇篮综合征”。
摇晃宝宝这一动作,其实不只出现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有时候跟宝宝玩的时候,有些家长也喜欢摇晃宝宝。你知道吗?这一摇一晃,其中暗藏着很多的危险:
颈部易受伤
摇晃宝宝,是很容易损害到他们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的,严重的话甚至会扭伤宝宝的颈部。这是因为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骨质比较柔软,占体重近一半的头部,重量全靠颈部的肌肉和韧带支撑,而宝宝大脑蛛网膜下腔的间隙较大,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当被摇晃时,易受伤。
造成脑部暂时性充血
宝宝的大脑尚处在发育初期,有的家长把宝宝高高抛起,会使宝宝体内的血液不时地冲击大脑,这样会导致脑部暂时性充血。如果不停地摇晃宝宝,或是将宝宝一次次地抛起来又接住,便容易使宝宝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这种情况,宝宝可能出现拒奶、嗜睡或容易脑怒,严重者可出现突然昏迷、呼吸困难、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造成局部性贫血
当被摇晃时,宝宝就像成人在玩高速运转的游乐项目,其身体是无法承受巨大的离心力的,血液流向一边,容易造成局部性贫血,宝宝因此会出现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站立不稳,甚至出现晕厥、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宝宝的智力明显下降、严重的运动障碍、失明和大脑实质性的损伤,如脑萎缩、脑软化、脑囊肿等。
那么如何更好地哄孩子入睡?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哭闹了就要去抱,其实不然。要遵循哭不要抱,不哭才抱的原则,这样长久了宝宝才会安静入睡。
训练宝宝的睡眠模式
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宝宝的睡眠模式,一旦有睡觉的迹象时,就可以把宝宝放到床上了,在床边陪到他们睡着。这样可以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好习惯。
轻轻安抚他们
陪着宝宝入睡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让宝宝先安静地躺下来,你再陪着睡。有时宝宝睡眠浅,你可以轻轻安抚他。
哄宝宝睡觉也是门学问,戳个大拇指,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文章内容是您相夫教子必备秘籍
选择私藏关注 | 选择转给他人
如要获取更多秘籍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七色童话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