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你准备好了吗?2013《试题调研》第8辑之《考前抢分必备》为你在最后阶段的冲刺抢分出谋划策。以下是精选2013《试题调研》第8辑之《考前抢分必备》中“百家讲堂”的内容,快来先睹为快吧!
稳中有升 迎接高考
特级教师 王孝军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高考就到了,这是所有考生既害怕又盼望的日子。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备考经验的高三化学教师,现把积累多年的备考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板块 不留短板
1.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约有一百二三十个,无需逐一记忆,但绝不能放过平时易错或易忘的概念。 掌握概念,首先就要抓住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如电解质的概念:它的内涵应包括条件(溶于水或熔融状态)、特征(导电)及研究对象(化合物),这样外延就清楚了,单质、混合物肯定不是电解质,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其次,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如电解质、电离、酸、碱、盐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许多概念之间还存在层次关系,如化合物与酸、碱、盐、氧化物,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及苯的关系等。
化学基本理论体系包括五大方面:
(1)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
(2)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3)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阿伏伽德罗定律→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4) 能量变化→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
(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平衡移动→平衡常数。
对于以上内容,你的哪一块知识比较薄弱?对于薄弱的知识需要进行整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才能变弱为强。如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绝大多数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把水溶液中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如下总结,就非常简约实用。水溶液中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还原)性强弱等有关规律如下所示:
上述图的说明:①表明了得失电子的基本顺序;②表明了变价元素的“始”与“终”;③表明了某种氧化剂能氧化某物质,不能氧化某物质;④表明了微粒间的共存与不共存。
2.元素及其化合物
新课程高考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无机推断题在各地高考化学试卷中极少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将变成“空中楼阁”。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化学反应,就没有学习的价值了,而化学反应几乎全部来源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要梳理常见的“五金”(钠、镁、铝、铁、铜)和“五非”(碳、硅、氮、硫、氯)。
3.有机化学
有机物种类繁多,但系统性强,可以通过下面的转化图“一网打尽”。
4.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方法,
是高考必考的知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时要回归
教材,解综合实验题有一定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综合实验题,其基本解题思路可用如图所示
的步骤概括。建议同学们由此图指导下,再进行一些相关练习。
5.化学计算
新课程高考淡化了对化学计算的考查,但化学计算仍然是高考化学的必考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复习和训练。有关化学计算的复习要关注定义和公式,关注条件及单位的统一,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灵魂,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至于计算的方法,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能在高考中运用即可,此时没有必要再去探寻更好的方法,因为好的计算方法需要在练习中发现、掌握,并非一日之功。
二、对照考纲 查漏补缺
不少考生在拿到《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后,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没有任何价值,其中的内容都来自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同学们必须充分挖掘《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的作用,建议考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可以是整段时间,也可以是零碎时间)认真阅读《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每一个知识点是否了解或掌握?如果某知识点没有了解或掌握,就应该立即拿起教材,把该问题解决掉。同时,针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还应该在相关知识前面进行必要的标记,以备以后查阅。如果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仍有困难,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去帮助你。总之,《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仅告诉了你化学学科考试的范围,还可以帮助你查找知识漏洞,不可不用。《考试大纲》具体内容请查阅《试题调研》专辑——解读2013《考试大纲》一书。
三、梳理错题 升华提高
现在的高考化学试题,几乎每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不再单一,至少涉及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其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你如果没有真正掌握,都有可能导致你对此题的分析不够全面而做错或得不到满分。
建议你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做过的每份资料中的错题再认真做一遍,这比你再做几百道题的价值要大。在做的过程中,要能够找到病因:①知识点没有掌握?②关键词没有看到?③相关描述没有综合起来?④是因为粗心?找到病因,就好医治。要反问自己:①欠缺的知识漏洞补上了吗?②这道题我真的掌握了吗?有了这样的升华提高,怎能不变弱为强!
四、适当模拟 提高自信
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重读课本、阅读《考试大纲》、解决错题上,还要不要做新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主要以做模拟试卷为主,无论是学校或老师组织的,还是自己安排的,都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时间要控制,一般应该在50分钟内完成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的试题,因为高考是有时间限制的。二是模拟题的难度不要太大,平时做的有些题难度可以比高考题稍大一点,以便高考时在难题上拿分。但高考前夕,没有必要给自己设置太多障碍,打击自己,做一点与高考难度相当或稍低一点的模拟题就可以了,从而使自信心得到提高。三是做完模拟试卷后,及时对照参考答案,查找错误根源,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题。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高考前的几天里,合理安排好时间,一至两天做一份模拟试卷就可以了,目的是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不是通过做题要获得多少知识、方法和信息。
五、倒计时复习建议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同学们要把自己的需要和老师的安排兼顾起来,既要做限时套题练习,保持或提高手感和热度,又要方寸不乱,查漏补缺,做到稳中有升。
倒数第4周:从大模块角度找短补短。要看看自己在“五大理论板块”、“五种常见金属”、“五种常见非金属”中哪一块还不够强,然后看教材上的相关内容,纠正错误的认识,再做相关的练习题。
倒数第3周:从具体题型上找短补短。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的化学试题的题型相对稳定,如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等基本知识,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实验、有机合成与推断。自己在哪种题型上失分多,就多做些相关练习。
倒数第2周:梳理错题,选看课本。此时梳理错题,主要是常规题。对于偏题、难题,可不予理睬。此时看教材,要挑选重点、热点和自己的疑点来看。
倒数第1周:调节情绪,注意身心平和,作息有规律。再做一做前两年的高考真题,提高自信心。
最后,祝各位考生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