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低等动物种系中,几乎无情绪可言。即使在低等脊椎动物中,所有的只是一些具有适应价值的行为反应模式。例如,搏斗、逃跑、哺喂和求偶等行为。这些适应行为在它们与特定的生理唤醒相对应而发生中,当动物的神经系统发展到皮质阶段时,生理唤醒在脑中产生相应的感觉(感受)状态并留下痕迹,就是最原始的爱、怒、怕等情绪。
当特定的行为模式、生理唤醒及相应的感受状态三成分出现后,就具备了情绪的适应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情绪的功能和效应详情介绍。
情绪的功能和效应详情介绍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动物情绪这一高级适应手段。人类个体发育几乎重复了动物种系发生的过程。人类婴儿在出生时,由于脑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具有独立行动和觅食等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他们靠情绪信息的传递,得到成人的哺育。成人正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体察他们的需要,并及时调整他们的生活条件的。
因此,情绪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无论是儿童或成人,通过快乐表示情况良好;通过痛苦表示急需改善的不良处境;通过悲伤和忧郁表示无奈和无助;通过愤怒表示行将进行反抗的主动倾向。同时,由于人生活在高度人文化的社会里,情绪的适应功能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人用微笑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联结,掩盖粗鲁的愤怒行为等,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但是人们也看到,在个人之间和社会上挑起事端引起的情绪对立,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总之,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社会有责任去洞察人们的情绪状态,从总体上作出规划去适应人类本身和社会的发展。
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motivationalsystem)。它能够驱策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情绪的这一动机功能既体现在生理活动中,也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一般来说,生理内驱力(drive)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但是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S.Tomkins,1973)。例如,人在缺水或缺氧的情况下,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产生补充水分或氧气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驱策行动。而这时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并与之合并而成为驱策人行动的强大动机。
此外,内驱力带有生物节律活动的刻板性。例如呼吸、睡眠、进食均按生物节律而定时,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例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定会发生攻击,厌恶一定引起躲避等。
情绪的动机功能还体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策上,这一点通过兴趣情绪明显地表现出来。严格说来,认识的对象并不具有对活动的驱策性;促使人去认识事物的是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与集中,支配感知的方向和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A.Sroufe,1976、1979)。情绪的组织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这个两方面,一般说来,正性情绪起协调的、组织的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有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及强度。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曲线呈倒“U”型,过低或过度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这些研究结果符合关于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手工操作的不同效应的叶克斯—道森规律(A.Welford,T.,1974)。而对负情绪来说,痛苦、恐惧的强度与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情绪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与痛苦、恐惧不同的是,由于愤怒情绪具有自信度较强的性质和指向于外的倾向,中等强度的愤怒一旦爆发出来,有可能组织个体倾向于面对的任务,导致较好的操作效果(孟昭兰,1984、1987)。这些研究结果则补充了叶克斯—道森曲线。上述结果表明,情绪执行着监测认知活动的功能,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情绪起着不同程度的组织或瓦解认知活动的作用。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鲍维尔的研究表明,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米(G.Bower,1981)。这说明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影响人的行为上。人们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承重担。而消极情绪状态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渴求,也更易产生攻击性。
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
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interpersonalcorn-munication)的功能。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讯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互相了解。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情绪信息的传递则应当说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而且,在许多情景中,表情能使言语交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而在另一些场合,人的思想或愿望不宜言传,也能够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在电影业发展早期,无声电影正是通过演员的各种表情动作来向观众传递信息的。
但是,从通讯交流的发生上说,表情信息的交流则出现得比语言要早得多,情绪是高等动物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也是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互相沟通的唯一渠道和手段。情绪的适应功能正是通过其通讯作用实现的。
表情信号的传递不仅服务于人际交往,而且往往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这一现象在婴幼儿中表现得最明显,在成人中也经常发生。例如,婴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情境时,往往从成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鼓励或阻止的表情),然后才采取行动(趋近或退缩)。这一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referencingofe-motion,R.Emde,1986)。情绪的参照作用对于儿童和成人都有助于社会适应,尤其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儿童探索新异环境,扩大活动范围和发展智慧能力。
情绪的通讯交流作用还体现在构成人际之间的感情联结上。例如,母婴之间有着以感情为核心的特殊的依恋关系,这是最典型的感情联结模型。半岁以上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不安和哭闹,称为“分离焦虑”(R.Spitz,1965)。婴儿在七、八个月以后,在母亲经常接近和离开的不断重复中,学会预料母亲接近和离开的后果,形成“依恋安全感”(securityofattachment,R.Bowlby,1969,1973)。依恋安全感的建立是儿童情绪健康和人格完善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使婴儿经常快乐,更容易同他人接近并建立友好关系,更愿意认识和探索新鲜事物。此外,感情联结还有其他多种形式,例如友谊、亲情和恋爱,都是以感情为纽带的联结模式。
情绪的功能向我们揭示,情绪既服务于人类基本的生存适应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人们每时每刻发生的情绪过程,都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发生影响相结合的反应。情绪卷入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实际生活,成为人的活动的驱动力和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