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檐歇山式顶的东门古谯楼,属于地标性的景观,但呈现的是残破、残缺的景象。
古镇的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上都有建谯楼。城堡墙体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城堡内古镇区面积達0.43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城堡式的大村镇。
和平古镇参观完,一句话就是难过,专家们已论证“和平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但保护状态怎么会是如此呢?古镇给我的印象是处处残花败柳、破旧,好的一面就是古朴些,历史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古镇,应该好好保护经营,产生的观光效益是可观的。
古朴的古镇范围不是很大,主要有东街和西街2条街、约四十条四通八达的小巷、超过300幢的明清古民居,是典型的江南小镇的风貌,不同于江南小镇的临水而建,和平是依山而筑的,整个建筑格局,建筑的风貌遗存基本上完整,文化积淀深厚,丰硕的艺术价值。
千余年“旧市街”的古街巷西街上保留完整长达600米的“福建第一街“的古街。
早在唐天成元年,和平即已形成街市,称“旧市街” 、“旧墟街”。 “旧市街”历时千余年长盛不衰,作为贸易集散地的青石古街区,也得以延续并保持至今。
这里的小巷纵横交错,全由青石板或鹅卵石铺成
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古街巷。形成一套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古街巷。
保留了大量古代民居建筑群。
和平古镇不仅有古城堡及谯楼,有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有创建于五代的“和平书院”,还有“县丞署”、“旧市三宫”、“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和中干庙、下城庙、光源寺以及廖氏、黄氏、丁氏、赵氏、上官氏等家族祠堂,宅等。
这里建築技藝精湛、雕飾精美、外觀唯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其中廖氏、黄氏、李氏的三座大夫第及陈氏“贡元”宅等都堪称古民居瑰宝。
唯妙唯肖的裝飾藝術
和平古镇有“天后宫”、“万寿宫”、“三仙宫”,俗称“旧市三宫”。 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和平书院创办于五代后唐,是中国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不仅开了宗族办学的先河,更营造了和平千余年来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之乡”。
和平古镇有四大特色:1.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2.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古街巷3.保留了大量古代乡土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古建民居群。4.历史文化底蕴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