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般认为,瞿秋白虽然第一个将《国际歌》译配到中国来,但因其译词是文言,所以没有传唱开来。真正传唱开的,是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萧三与陈乔年译配的版本,随着东方大学学生回国,逐步传唱开来,以后又经萧三修订,传唱到1962年又经集体修订,成为通行的中文版《国际歌》。
然而事实如何?瞿译配本与萧陈译配本有何联系?党史研究学者宋士锋提出,《国际歌》中文译配版权应还给瞿秋白。
瞿秋白简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瞿秋白,关于瞿秋白简历我们已在《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中提及。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和鲁迅
瞿秋白与《国际歌》在中国的传播
《国际歌》作为歌曲传入中国,是与瞿秋白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歌名,在笔者见到的文献中,将L'Internationale歌名译为“国际歌”的,是瞿秋白1920年11月起撰写至1921年10月稿竟的《饿乡纪程》,经友人改以《新俄国游记》为名在国内初版于1922年。
有报道的在中国最早公开传唱《国际歌》的,是瞿秋白。瞿秋白于1923年1月13日从苏俄返国抵达北京,15日出席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纪念德国共产主义者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殉难四周年召开的大会,作为第一项议程,瞿秋白唱《国际歌》。报道中虽未说明瞿秋白所唱的是俄文还是中文,但从他所面对的参会听众看,应是他所译配的中文版,且译名即称《国际歌》。
不仅带头传唱而且最早教唱中译《国际歌》的,也是瞿秋白。瞿秋白回国后于1923年上半年常住在瞿纯白家,教孩子们学唱《国际歌》等歌曲。
最早将《国际歌》作为歌曲译配为中文的,也是瞿秋白。由于瞿秋白的翻译,才使《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开来。法文“国际”这个词……采用音译“英德纳雄纳尔”,这个唱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即此足证,通行各本源出瞿秋白所译。
关于瞿秋白译配《国际歌》,因为他本人未留下太多的资料,所以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瞿秋白译配《国际歌》源于什么版本
有说法是从俄译本转译,也有说法是从法文原版译配,还有说法是从俄译文并参照了法文原版。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从俄译本转译的。
瞿秋白在哪译配《国际歌》
至今仍众说纷纭。瞿重华回忆时说,是在莫斯科,但无更多的说明。
瞿秋白在什么时候译配《国际歌》
目前没有找到准确的记录或回忆。瞿秋白在发表他译配的《国际歌》歌词及曲谱时,并未注明译配时间,而瞿秋白此前发表的著译多是注明时间的。这大约因为非一时之作,或者编发时原稿不在手边,无法确定具体日期,也就暂付阙如了。笔者认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说瞿秋白是回国以后译配《国际歌》的,从他回国以后的第七天、到达北京第三天参加纪念会第一项高唱《国际歌》,以及住在瞿纯白家教侄儿侄女唱《国际歌》来看,他应该是在苏俄时就译配过了,到了主编的《新青年》季刊创刊号出版时,与他回国后的一些论文一并发表出来。
最早将《国际歌》歌词并曲谱一起在中文刊物发表的是瞿秋白
最早将《国际歌》歌词并曲谱一起在中文刊物发表的,更是瞿秋白。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创刊号称“共产国际号”,1923年6月15日,将他译配的中文《国际歌》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
他既以此献给国际,同时也以此启发中国劳动人民的革命斗志,并且对“International”的音译、歌曲的意译、法文原稿情况等作了说明,并恳请“内行的新音乐家,矫正译者的误点,令中国受压迫的劳动平民,也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从《新青年》刊本看,这是译词前的小序,并非如《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四卷或《瞿秋白译文集》(上卷)所谓的“译者志”,更非所谓的“译词后写了一个附语”。
瞿秋白传播《国际歌》的记载,证据如下:
第一: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最后一天,与会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指挥,大家高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三大”就在《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第二:1923年10月10日。上海大学庆祝“双十节”时,他就按自己的译词引吭高歌,唱出了磅礴的气势、激越的感情,深深地感染了与会者。
第三:1924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瞿秋白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
第四:1924年8月10日。大革命时第一批苏俄军事顾问切列潘诺夫后来回忆说,黄埔军校学员“大多数同志都知道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词”,与他们“不止一次用两国语言一齐高唱《国际歌》”,并说“瞿秋白是把《国际歌》词译成汉语的第一个译者”。
第五:1928年7月9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闭幕,高唱《国际歌》。瞿秋白是会议主要领导者,会议所唱《国际歌》应该是以他所译配为主。
第六: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临刑前唱《国际歌》,是见诸多处记载的,但有说是唱完《国际歌》走向刑场的,有说是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所唱版本,大都说是俄文版,也有说是他自己翻译版的。因此引得传记文学家们演绎出不同的情节。但大多错引了非瞿译的歌词,是不应该的。
通行版中文《国际歌》的由来
所谓通行版即现在传唱的中文《国际歌》,是1962年以1939年版为底本修订的;1939年版,是以1925年版等为底本几次修订而成的。问题在于1925年版,是独立的“重新翻译”的版本,还是以瞿译本为底本修订的。
通过详细的比较,就能发现今天通行的《国际歌》中译本,是在瞿译本的基础上,经过《工人读本》《工人之路》《国际歌》传单、《唱歌》《中国青年》等一步步校订修改而成,并不存在“重新翻译”,也不存在“重新修改”。1962年修订时所说的原译不够准确的问题,是因为瞿译从俄译本转译而来,受俄译本部分偏离原歌词意的局限,是自然存在的。
但是,这无法否认所有这些译本来自瞿译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