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是中医的一个症状,是指自觉口中津液不足。中医将口干舌燥的原因分为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主要是由于气血阴津亏虚导致水液不能布散而引起口干舌燥;邪实主要是因为火热燥邪耗伤津液或痰湿瘀血停聚导致经络运行不畅而使水液不能正常布散。
中医建议:阴津亏虚,常饮芦根水
无论是正虚还是邪实,除了痰湿停聚之外,都有阴津不足的病理机制,所以食用养阴生津之物可使口干舌燥缓解,芦根水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购买新鲜的芦根或药店的干芦根煮水喝,价廉物美。
另外还有梨汁、甘蔗、荸荠、莲藕、西红柿等,有上火或燥邪者宜选有清热作用的西瓜、柚子等,还可用麦冬、沙参、枸杞子、枫斗等养阴生津的中药入膳或代茶饮。除舌苔厚腻者外,都可饮用。至于气虚、痰浊、血瘀所致的口干舌燥则要另外请中医调治。
口干舌燥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
1、日常多饮水。饮水的方法宜采取多次饮用为佳,每次应少量。同时每日漱口数次,可选用中药麦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开水浸泡后当茶饮或漱口。
2、饮食要干、稀结合,并且尽量多喝一些汤汤水水,同时注意食物不宜过咸。
3、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及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须经充分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经常吃含酸味水果更为适宜,如山楂、杏、猕猴桃、草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