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收藏,最纠结的是什么?
没有导师领进门?不知道怎么辨真伪?
在这里,一次性帮您解决两大难题!
商贾重利心作梗,翻新做旧惑世人。大浪淘沙炼火眼,唯取真品心中存。
古钱币作伪古来有之。
晚清民国时期,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学识丰富的商人学者竞相投身古钱币收藏研究,使得古钱币收藏出现一个高峰,在金石学中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也是从这时开始,受到利益的驱使,古钱币赝品大量面世,至今仍然绵绵不绝。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古钱币作伪日渐逼真。区分古钱币真伪,越来越受到爱好者们的重视。当下,不管是网上专业鉴定,还是钱币评级公司实物鉴定,目的都是一个:去伪存真。
笔者将自己所学辨伪基础敬上给大家,并附以图片说明,希望能带来一点帮助。
| 臆造伪品 |
臆造伪品的意思是在作伪者没有见过真实古物时凭空想象铸造出的伪品。
民国时期,大藏家喜欢收藏稀少古钱币,愿意花重金猎奇。
据《金史》记载,金章宗完颜璟承安二年十二月政府下令改铸“承安宝货”一至十两共分五等,与交钞搭配使用。
民国当时无人见过实物,便有人臆造出一种方孔承安宝货大铜钱,谋取重利。
直到1981年以来,黑龙江阿城等地先后出土五枚壹两半承安宝货,确证了承安钱是束腰型银锭而非方孔大铜钱。
如今古玩市场上依然可以经常见到承安宝货大铜钱,成为经典的臆造伪品。
| 钱币铜质 |
我国古代金属铸币,是以金、银、铜、铁、铅、锡为币材,其中主要以铜为主。
识别古钱的真假,铜质也是主要的依据之一。
古钱的铜质主要有青铜、黄铜、紫铜、白铜等数种。
青铜属铜锡铅合金。先秦、汉代至明中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色中微带淡红。
黄铜指铜锌合金。其颜色有淡黄、金黄之分。从明代嘉靖年开始一直到清代,采用黄铜铸造行用钱。
如果见到先秦的刀币用黄灿灿的黄铜铸造,就要小心谨慎。
| 文字书法 |
历代古钱币文字书法基本都是书法家甚至是皇帝亲自书写的,一般文字苍劲有力,形神兼备,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每个年代各具特点,整体风格一致。
伪品古钱,文字很难与真品完全一致,可取真钱标准器对比,往往对鉴定可收到很好效果。
| 包浆锈色 |
现在古钱币伪作水平日益进步,不少文字书法已经过关,那就必须使用看锈色包浆的方法进行辨别。
古钱币铸造时间少则百年,多则千年。有的埋于地下后见天日,有的一直传世。出土古钱表面都生成锈色,传世古钱都生成包浆。
年代久远的古钱,锈色和包浆是逐步形成,坚固附着于钱币表面,有的甚至已经入骨。
真钱锈色包浆老道有层次感,伪品古钱锈色包浆人为做旧,短时间形成,显得生涩、浮浅。
刚开始接触古钱币的朋友一般从北宋和明清普通钱币入手,多观察锈色和包浆,培养感觉。时间一长,就会有所提高。
| 钱币穿口 |
古钱币铸造成功之后一般穿孔都进行处理,去掉残余铜渣保证美观。
有一些没有处理,但如果遇到优质品种穿口毛糙,铜渣多,就需要谨慎。
| 流通痕迹 |
古钱币发行之后,大多进入民间,参与流通使用,在钱币表面必定留下流通痕迹,有的是自然舒服的牛毛纹,有的是磕痕,有的是小的坑坑点点。
如果遇到没有流通痕迹的,可能是没有使用的真品,更多几率是新仿伪品。
| 特殊作伪——真钱改造 |
有一种特殊伪作手段,就是利用真钱进行改造,主要有改刻、挖补与拼合等。
1、改刻。选择较厚的铜钱,磨去其原有文字,改刻成另一种稀见的文字,使之成为珍稀品。
2、挖补。将普通旧钱的文字挖出一半或全部,再取别的钱上的文字或是另用铜片打成文字来贴补。还有一种是照着原来文字的笔画改为稀见文字,将一部分笔画挖去,再用生漆来填补。
3、拼合。即将两枚旧钱各取一半来拼合。也有的把两枚真钱的钱背磨平,拼合成两面有字的合背钱。甚至还有将两块薄铜片,一块打成面文,一块打成背文,再拼合焊接的。
下面两张图就是将北宋普通品种天禧通宝改刻成唐代大历通宝冒充珍品,其实唐代只铸有大历元宝,未见通宝真品。
总结钱币鉴定是一门科学,而且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长期接触实物,综合辨别,思考总结,去伪存真,打牢扎实的基本功,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泉海滔滔,掌握科学鉴定方法,然后进一步学习版别多寡。相信假以时日,您一定能够收获钟爱的泉品,收藏投资都可以取得进步。
专栏 小桂讲钱币Danyang小桂
丹阳钱币学会理事,华夏收藏网钱币版主。
备注:华夏捡漏app是收藏品行业最专业的古玩文玩交流拍卖平台,集社交、晒宝、拍卖、鉴定估价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