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 五子皆中进士,程门立雪的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杨时:程门立雪传为美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字之师、门墙桃李、传道授业……诸多尊师典故,后人至今传颂。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程门立雪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闽学四贤浮雕       杨时(1053—1135),字中立。福建三明(“沙县小吃”大本营)人,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杨时将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濂学和洛学,从北方引进到福建和南方诸省,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文化的发展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世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对后来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宋史·杨时传》记载:
        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虽然关于“程门立雪”的细节有不少争议,但后世将程门立雪传为美谈,无疑是为了宣扬师道尊严。事实上它也对传承尊师重教的风气起到了示范作用。
五子皆中进士,杨时究竟使了什么招       除了理学方面的造诣,杨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姑且不论他在外建了多少书院,教出多少名儒,单就家庭教育而言,其成就也是惊人的。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杨时的五个儿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五子登科,誉称杨氏丹桂六枝芳。而且四个孙子也个个高中进士,比窦燕山更胜一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杨时的两个女儿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长女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病逝。杨时在祭文中写道:“念汝生而聪慧,长而知学,经史百家,虽未能尽通,而皆晓其大旨。”杨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杨氏族谱1榜样的力量       前面说到“程门立雪”的故事,在感染他人的同时,其实也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子孙要尊师重道。此外,杨时在修身、治学、做官等诸多方面,都可圈可点,堪为儒林仪表。
       杨时天资聪颖,少年时便能指物赋诗,但他并不骄躁,始终勤思笃学。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南宋名臣胡铨,有一次去拜见杨时,对其所达到的成就敬佩不已。杨时举起自己的两肘对胡铨说:“我这两条胳膊三十年没有离开过读书的几案,然后在道德学问方面才有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见其为学之勤。
       杨时在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期间,“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他还发扬先祖杨震“廉重四知,拒受金银”的风范,一生清贫乐道,清正廉明。建炎四年(1130年),杨时告老还乡,按惯例可得官绢200匹、白银300两颐养天年。但杨时却推辞说:“乞恩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两袖清风而回,“身后萧然,家徒壁立”。
       杨时的表率作用,无疑会对子孙成长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杨时后裔居住地蛟湖村2给孩子讲故事       杨时在教育子孙方面,多采取引导说理的方法,并不直接批评或表扬,而是通过一些故事启发孩子思考。比如孩子们因为贪玩而忘记做功课,他就说了《孔子家语》里孔子教育子路的故事。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牛皮做的盔甲,由此说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念头。
       对于子孙交友,杨时也很重视。有一次杨时五子杨造的几个朋友来杨家玩,谈到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的故事,其中一个朋友郑彦就说,没灯油就找父母闹着要呀,要是父母不买,那晚上就不用读书了,岂不是更好。这时杨时在隔壁屋听到后,就对杨造讲起了《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意思,杨造听后大有感触。
       还有一次,杨时四子杨适在玩闹时不小心撞破了一个水缸,但由于内心害怕就没承认是自己做的,于是杨时就讲了子张“书诸绅”的故事,把孔子对“忠诚老实,忠厚严肃”的理解讲给孩子们听,引导孩子们去领会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蛟湖村杨氏宗祠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除了平时言传身教,杨时还亲自订立家规,令子孙后代遵规行事。
       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杨时制定了具有纲领性质的十条家训:
       一训父慈,二训子孝,三训臣忠,四训夫义,五训妇从,六训友恭,七训敬长,八训择友,九训睦族,十训和邻。
       在家居生活中,杨时主张俭以养德。他要求子孙: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粗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捡;所住宅屋,尽管简陋,只要还可以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他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
       杨时还亲撰《七言绝句.书怀》一首分赠儿孙:
       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       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
       这些家规的设定给孩子们一个道德标准的约束,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对于今人而言,杨时的教育思想确实有亮点,值得挖掘。
附:杨氏家训摘编
重伦序  不准虐待父母,背离伦理。不准忤逆无道,不孝行为。
  不准虐待子女,重男轻女。不准夫妇相欺,损害家庭。  ——摘自现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规和宗族  居仁由义,睦族和宗,布衣菲食,气忍家宁。  ——摘自明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训勤耕读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已慎所之,戒哉畏迷方。  ——摘自杨时《勉学歌》务勤俭  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也。立业之基,人生所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源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  ——摘自清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训禁非为  为人者,切忌把个人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长幼有别,老少有分,敬老尊贤,社会美德。 ——摘自清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训(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汪春涛整理)


程门立雪 五子皆中进士,程门立雪的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2651/808604188298.html

更多阅读

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古代求学勤学故事 程门立雪宋史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

朝圣偶见——谈谈《程门立雪》与《立雪诗》 程门立雪图片

朝圣偶见——谈谈《程门立雪》与《立雪诗》终于踏上了北宋二程子兄弟的故里——嵩县田湖镇程村。读二程子的书这么多年,夙愿一朝得遂,既喜且怯。“喜”中更多的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怯”则是近乡情怯的怯。二程子的哲学,一直是斋主的精

程门立雪:“立”在何处

《程门立雪》(刊于《解放日报》2014年9月12日第20版)◎屠 岸“程门立雪”是中国的一个很有名的成语,讲的是尊师重道。其中包含了一个典故:程颐是宋代理学家、大学者。游酢、杨时是两个学生,他们到程颐家去拜见这位大学者。程颐正坐在那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

声明:《程门立雪 五子皆中进士,程门立雪的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为网友倔强的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