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潇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现场采访。
今天是记者节。
有人说,选择做记者,也就选择了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是啊,选择做记者,也就选择了在深夜2点被电话叫醒,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的紧张;选择了还没来得及告诉家人,就踏上最近一班列车出发的愧疚;选择了逆流而上,在别人逃离的时候走向险境的勇敢。
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视界君天南海北的同事们都还在紧张工作。一起来看看,这些“无所不能”的摄影记者们,是多么可爱!
我们不惧风雨、不畏艰苦,
哪怕台风肆虐、洪水滔天。
↑新华社记者宋为伟在台风过后福州齐腰深的水里采访。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冒雨拍摄洪水肆虐的安徽宣城。
我们不怕危险,
坚守在第一现场。
↑12名新华社记者在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中采访。
登高、溜索、入水,
我们样样精通。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左)、姚大伟在吊车上拍摄“九三阅兵”。
↑新华社记者蔺以光在云南怒江溜索过江。
↑新华社记者李尕在里约奥运会拍摄帆船比赛。
↑新华社记者丁旭在泳池里使用水下相机拍摄。
我们勇于攀登,
只为了找到更好的角度。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采访辽宁盘锦船工建造排船。
↑新华社记者陈诚在重庆市渝中区一高楼记录城市变化。
↑新华社记者梁旭爬上楼顶采访。
↑新华社记者刘潇站在推土机上拍摄。
↑新华社记者欧东衢在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内采访。
攀爬的路,
从来都不容易。
↑新华社记者赵戈背着器材爬上一座沙丘。
↑新华社记者朱峥采访山东武警总队“魔鬼训练”。
我们趴在地上,
只为让照片更加出彩。
↑新华社记者陈斌在全国冬运会上趴在雪地里拍摄U型槽比赛。
↑新华社记者才扬在天安门广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吴刚趴在结冰的青海湖上拍摄。
工作的时候,
我们也遇到过无数“囧”境。
↑新华社记者燕雁深入200多米深的采煤作业面采访。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在拍摄渔民时不慎落水。
↑新华社记者陶明站在挖掘机上采访。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穿着“伪装服”准备采访大熊猫野化放归。
奔跑的我们,
一不留神成了别人镜头中的风景。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在内罗毕采访时躲避催泪瓦斯。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顶着10级大风采访。
无论在大洋彼岸的哪个角落,
你都能看到我们独特的黄皮肤黑头发。
↑新华社记者殷博古在华盛顿采访。
↑新华社记者李京和一众非洲记者一起在肯尼亚蒙巴萨港采访。
↑新华社记者王丽莉(右上)采访巴西世界杯。
我们一直在与时俱进,
不落下任何新鲜的科技。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沈伯韩、邢广利(从右至左)通过VR眼镜观看拍摄效果。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在调试遥控相机。
↑新华社记者李鑫操作无人机。
这就是我们,我们是新华社摄影记者!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辛勤工作、坚守理想的记者,
节日快乐!
编辑:张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