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基督教传入北京,传教士主要是英国和美国教会的使者,他们相继开设诊所,修建教堂,创办学校,传播教义。除了前一篇中介绍的崇文门教堂,缸瓦市、珠市口、宽街都是知名的基督教堂,而且在文革以后先后恢复了宗教活动。佟麟阁路西的中国圣公会教堂虽已改作它用,但教堂建筑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以上图片是中华圣公会教堂,又名安立甘教堂。教堂所在地原为清政府刑部官员殷柯庭的私宅,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英军占领宣武门内地区,英国传教士相中了这片土地,便强行购置建筑教堂。1907年11月28日教堂落成举行开堂典礼,时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主体建筑947平方米,附属建筑近6千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屋顶为中国式坡顶,顶部有2个八角亭作为天窗及钟楼。1949年后圣公会逐步退出中国大陆,教堂成为北京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库房,上世纪90年代,港资企业北京塞翁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收购教堂建筑,经过整修成为该公司的办公场所。
缸瓦市教堂为英国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于1863年所建。英国伦敦会是近代最早到中国,也是最早到北京传教的西方宣教团体。目前,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有信徒5000多人参加主日崇拜,每个主日有四次礼拜。
地安门东大街吉祥胡同10号的北京基督教会宽街堂,这个教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北京地方教会信徒捐款建立的。
![北京基督教堂 转载 北京基督教堂一瞥](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595/3101060501313761201064.jpg)
基督教会珠市口堂始建于1904年,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设的第一座教堂。位于广安大街和前门外大街的接合处,为了使珠市口教堂原地不动,修建“广大”路时,特意在此绕了一个弯儿,专门在其南北修建了延伸辅路,成为广安大街上的一个小环岛,后又耗资百万元对教堂作了维护修缮,使它显得颇为醒目和独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