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记忆中,很多美好时光都是在庭院里度过。
庭院生活曾是人们最普遍的生活形态,是人们在家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独特空间。庭院从来就是个不需要正襟危坐的严肃场所,基本是个家庭娱乐领地,孩子们的天然乐园。但随着城市往高密方向发展,以前的庭院生活几乎在城市绝迹,留给人们的,只有对庭院生活的深深渴望……
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庭院,是时下很多人的梦想。人们渴望有一处空间,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花园,通过营造具有个性的庭院来展现自我,施展才华,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亲近自然,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生活,一方面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
古往今来,无论经济大富小康,人们梦想中的家园,多半都有一个与家相连的庭院,它既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比室内空间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家有庭院,可以静思独处、凝神阅读、品茗小憩、会客派对,甚至晾晒衣物、玩耍嬉戏……在这片不被打扰的私人空间里,人们可以对面品酒,与友聊天,或者拿着一本书,躺在藤椅上享受难得的休闲。庭院还可以满足人们莳花弄草的爱好,同时也可以作为客厅餐厅的另类延伸,在晴朗的日子里,一家人在庭院里沐浴着阳光或交友待客,或共进早餐。
当今若有庭院,能给予生活的最大好处是:生活重心不再是电视、电脑、空调、洗衣机……而是花园、锄草、浇灌、养鱼、喂鸟、剪枝、嫁接花木、晒太阳、吹自然风、早上洗干净衣服晾在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里,傍晚像收果实一样抱回的衣服不再是洗衣粉味而是阳光的醇香……对于孩子来讲,生活的重心也不是动画片、电脑、塑料玩具、电视广告、电动玩具,书上的鸟和鱼,而是泥土、水井、水里游的鱼和枝头欢叫的鸟、太阳下跑出一身汗、挖土找蚯蚓和饱嗅满院子的泥香草香……
以往生活中的庭院,总是承载着许多温情的故事:从柴米油盐到国际风云变幻的话题,到无所不包的邻里闲谈,趴在院内看蚂蚁搬家的孩子,爱管闲事的大妈,以及葡萄架下的闲敲棋子,老榆树上婉转啼鸣的鸟鹊……无论是大江南北,高山平原,到处都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构成色彩斑斓、让都市人魂牵梦绕的庭院文化。
庭院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们回到童年。初春方至,庭院里的桃树已经露出俏丽的花蕾,满地的青草散发着清香,这时全家在前院的石桌上沏一壶茉莉花茶,呼吸着清新而芬芳的空气,沉醉在自然的淡雅之中。盛夏,孩子在后院的水池中嬉戏,庭中的树影洒下一片阴凉,空气清爽而不干燥,熏风微扶,带来丝丝凉意。秋至,春天种下的覆盆子结下了果实,满园的绿色渐渐变成金黄。中秋的夜晚,举家团圆在庭院之中,欣赏着明月澄净,天高星淡,谈笑畅饮,快意绵绵。到了冬天,厚厚的雪覆盖了庭院和房屋,人们在院子里堆起可爱的雪人,或与谁人打场雪仗,让人乐在其中,尘嚣尽忘。
庭院生活,不论何时何季,都能为居住者带来深入心灵的欢乐。而童年的安然、快乐和踏实感,让人们身心无比放松和愉悦。而这样的爱与踏实,正是时下人们希望找回并让下一代能够体会的。
在世界分割为院落的时代,人类是淳朴的,他们的内心充满朗照的阳光,当初他们建筑庭院是为了遮挡阳光,而不是为了像今天的建筑物那样时时考虑“采光”,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拥有过剩的阳光,无须调转着方向追逐太阳。在村庄和庭院长大的都市人,千百年来,都已习惯那种真切可亲的庭院生活,虽然多数人的家不是面朝大海,但季节上总有春暖花开。人们移步户外,总能发现一处别致的生活之所,庭院这个与家紧密相连,家的第二空间,几乎能满足人们所有的居家心愿。
虽然早就知道,已经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恢复那种远逝的生活诗意,我们的下一代也永远不会重新在庭院里生活和玩耍。庭院生活对于今天的城市人来说,已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但人们心中的那份庭院情结,已然浓的化不开,酽的忘不掉。
许多都市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搬进了新的商品房,却找不回以往生活的乐趣。隔窗相望,时空转换,儿时庭院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高楼大厦的丛林中,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是都市的文明褪去了生活的原色,还是城市化的代价剥夺了邻里的真情,这是一个令很多人无法求解的话题。
庭院原本是人们居家休闲生活的核心地带,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往往在院落里亲近自然时被激发,顿生灵感。无论是“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还是“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抑或“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人们的诗意情怀与无限慨叹,都是寄予在自然别致的庭院之中,以致文雅、复古成为今天很多新建小区刻意模仿的风格。
从建筑学角度来讲,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髓所在,它不仅能通过建筑布局给予居住者视野和休闲的功能要求,还能通过其中景观、小品的营造和布局,体现人居中自然、亲近和交往的心理感受。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住宅建造中,庭院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符号,是东方人绵延至今的居住情结。
对于中国人来说,庭院既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精神空间。庭院象征着天地,是文化与情感的积淀传承,是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在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人类要求建筑不仅要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物质需求,还要注意尽量满足人们居住心理、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庭院正是将两种需求融为一体的理想场所。中国建筑中的庭院元素,如房屋、山水、花木、曲径、游廊等,都从自己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着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人之所以把“家”叫“家庭”,就是因为家必须有庭院。庭院情结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居住心态。
“宅中有院,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阅。不亦快哉!”林语堂笔下的闲雅富贵院落,正是众人心目中的终极梦想居所,尽管在今天听起来只是个遥远的梦想。
很多西方的建筑大师欣赏中国的庭院建筑,并有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模仿,但建筑可以模仿,可以拷贝,生活方式却绝对不能,任何一个民族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历史文化的传统,都有自己对生活不同的价值观,对生活的态度。因此,以庭院为代表的中式住宅情结,只能属于炎黄子孙。
中国人之所以把“家”叫“家庭”,就是因为家家都有庭院。城市文明化的进程,悄悄改变了一切。对许多人来说,传统的青砖灰瓦、重重屋檐仿如昨日的梦境,依稀、缥缈传承中国千年栖居梦想的载体,院落在经历了久远的时光变迁后,已成为记忆中的象征。现代文明淡漠了城市之间的识别特征,将人脱离群体成为困窘在钢筋水泥中的动物,逐渐丧失了沟通、交往的语境。庭院的逐渐消亡,代表了一个民族对过去、对传统的彻底改变,也表明一种文明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断层。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对于庭院有过经典的感性上的诠释:“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了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的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而要早得多。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自己了。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哪一天你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了,觉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现在的住舍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