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还活着的时候,一个是信长的大将,一个是信长的盟友,两个人属于同一战线。但信长死后,两个人很快翻脸,互相征伐。
德川家康的画像
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交战中,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第一次合作,丰臣秀吉作为织田军的后队,掩护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撤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金崎殿后。由此可见,当时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让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起因是由于信长之死。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杀害,家督之位由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继承。但由于织田信雄在家族中的威信不高,所以织田信长原来打下的基业,渐渐被丰臣秀吉掌控,尤其是丰臣秀吉在贱岳之战中击败了信长的重臣柴田胜家后,更是一人独揽了织田家的大权。
织田信雄只好向他父亲曾经的盟友德川家康求援,德川家康念在往日织田信长对自己的恩惠上,出兵帮助信雄,于是织田信雄和德川家康的联军,与丰臣秀吉展开了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对峙在小牧山一带,后来由于局势逐渐对德川家有利,丰臣秀吉选择了退兵,但在退兵前,他利用出色的外交手段,降服了织田信雄。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两人订下了和约,让丰臣秀吉可以出兵征服整个日本。在统一后,丰臣秀吉的野心愈发膨胀,企图侵略大明,他出兵攻打朝鲜,但被明朝的大将李如松和麻贵击败。在文禄之役中,德川家康根据双方和约也要出兵,但他并没有全心帮助秀吉,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员。
在文禄庆长之役后期,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以秀吉之子秀赖的监护人为名,进入大阪,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击败了丰臣家,取代了丰臣秀吉曾经的地位。
丰臣秀吉打朝鲜的原因
丰臣秀吉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完成对日本统一大业的人,在统一后,他开始对朝鲜用兵,但在中朝两国军民的联合抗击下遭到了惨败,那么丰臣秀吉为何打朝鲜呢?
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文禄之役
丰臣秀吉是在1588年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在统一后,他要对帮助他打仗的功臣和盟友进行册封。但是日本战国时期,战争此起彼伏,立有战功的大名和武将,一抓一大把。而日本那块小小的弹丸之地,根本无法满足丰臣秀吉对臣下的册封,所以他就对明朝打起了主意。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明朝是周边朝鲜、琉球等国的宗主国,如果打下了明朝,日本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同时还能让其他藩国岁岁朝贡,这样他就再也不用为分封的事情发愁了。
丰臣秀吉打定主意,就给朝鲜国王李昖写了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我丰臣秀吉如何英明神武,想要去攻打大明,但是山重水隔,想从贵国借道云云。朝鲜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大明的藩国,因此没有答应丰臣秀吉的要求。丰臣秀吉被拒绝后,又听说朝鲜八道“武备松弛”,国防力量很薄弱,而且朝鲜两百多年都没有打过仗了,已经达到了“人不知兵”的地步,朝廷的军队基本没有实战经验。丰臣秀吉自忖当时的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期,日本士兵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因此丰臣秀吉决定先打朝鲜,在以朝鲜为跳板,攻打大明。
因此,朝鲜自身实力的薄弱,被日本觊觎,以及朝鲜国王拒绝了丰臣秀吉借道朝鲜的要求,让野心膨胀的丰臣秀吉出兵攻打朝鲜,这就是丰臣秀吉为何打朝鲜的原因。丰臣秀吉临死前所说的遗言
在日本的史书中记载,丰臣秀吉的遗言,竟是让老对手德川家康娶自己的侧室茶茶,这真令人惊讶啊!难道老病交加的丰臣秀吉,在临死之前,已经老糊涂了吗?
丰臣秀吉的侧室茶茶
日本战国,是一个让无数日本人向往的年代,那个时候,人才辈出,风起云涌,是热血男儿一展抱负的时代。因此,这个时代的人物,也往往被后世所美化。根据部分日本史料的记载,丰臣秀吉的遗言是一段很美的话,“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滩波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这像是一首带着忧伤的诗歌,在感叹自己的岁月,也在回味着往昔的峥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丰臣秀吉市井出身,又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文学水平呢?明显是后人杜撰。根据朝鲜文官姜沆的记载,丰臣秀吉在临死前,曾让德川家康娶自己的侧室茶茶。
姜沆是一个朝鲜文官,参加过文禄庆长之役。在朝鲜战败之后,姜沆被日本军队俘虏,押回到日本国内关押。在此期间,他著了一部文献价值很高的日本史书《看羊录》。他将自己在日本的这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是日本研究历史的一级资料。在《看羊录》中称,丰臣秀吉临死前,召见了德川家康和自己的妻子茶茶,让德川家康和茶茶两人成婚,并让德川家康成为茶茶的儿子秀赖的监护人。丰臣秀吉的这个决定,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他直到自己大限将至,而德川家康是当时日本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了,他希望自己可以学习中国的刘备,来个白帝托孤,把身后事都交给德川家康。
只可惜,丰臣秀吉所托非人,德川家康早已对丰臣秀吉的地位虎视眈眈。而德川家康自己心里也明白的很,丰臣秀吉的遗言,只不过是出于对政治的需要。虽然事后德川家康也准备和茶茶成婚,但是还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关原合战已经爆发,德川家康和以茶茶为首的文官派决裂,德川家康取代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之间的关系
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都是日本战国后期的豪杰,在对日本的统一战争中,两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为日本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影视剧中织田信长的形象
丰臣秀吉可以说是织田信长麾下的大将,也是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也是织田信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让他从一个平民,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名,甚至关白。起先,丰臣秀吉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由于和继父的关系不太融洽,就离家出走,流落江湖。后来丰臣秀吉投靠了织田信长,由于他的聪明和才智,很快就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并将他提拔为一个武士。丰臣秀吉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才华,很快他就成为了一个城主。织田信长对丰臣秀吉十分信任,让他南征北战,四处攻打不臣服的大名。没过几年,织田信长已基本上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
其后,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兵变中丧生,丰臣秀吉得知了织田信长的死讯后,就带兵赶回,打败了杀死织田信长的凶手明智光秀。在青洲会议时,丰臣秀吉又得到了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等人的支持,成为了接替织田信长的人选。后来,丰臣秀吉又击败了柴田胜家和织田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从真正意义上取代了织田信长。
日本的史书《太阁记》记载了丰臣秀吉一生从平民到关白的历史,从这部书中,也能很容易地看出,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丰臣秀吉是怎么死的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也是第一个通过武力统一日本的豪杰。那么丰臣秀吉怎么死的呢?
影视剧中丰臣秀吉的形象
丰臣秀吉在统一了日本之后,个人野心急速膨胀,便打起了侵略中国的主意。在一封他写给家人的信中称,过不了多久,他打算到大明的宁波府去居住,因为那里靠海,可以通过海路,窥视印度。而他把日本天皇的居所,安排到了北京。入侵大明的第一步,是要在大陆上找一块根据地,于是他首先将目光对准了朝鲜。然而通过文禄庆长之役,他打算入侵大明的梦想,事实上,真的只是梦想而已。很快日本军队就被明朝的大将李如松、麻贵等人击败,原先从朝鲜占领的土地,也被中朝联军收复。
由于丰臣秀吉的出身很卑微,并非日本大名出身,即使在他统一日本后,日本国内还有许多人打从心眼里瞧不起他。而从朝鲜前线不断传来的败报,也让他忧心似焚。而且由于战争的失败,让丰臣秀吉一下子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在内忧外患之中,丰臣秀吉终于病倒了。
在丰臣秀吉生病期间,朝鲜战败的消息依然纷至沓来,而朝中的大臣,也开始联合其他贵族,一起攻击他。终于在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在忧虑和气愤中去世。他死后,入侵朝鲜的军队也全部撤出了朝鲜半岛,文禄庆长之役宣告结束。
如果设身处地地为丰臣秀吉考虑一下,当时他的处境确实不易。不仅在朝鲜战场的失败给予了他重大的打击,而且眼看着他好不容易通过战争,在日本国内树立起来的威信也摇摇欲坠,就会明白丰臣秀吉怎么死的了。
丰臣秀吉的手下介绍
丰臣秀吉一生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主要完成了统一日本,入侵朝鲜等大业。那么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呢?丰臣秀吉的手下,主要由两方面的人组成。其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是原来织田信长的旧臣。另外的一部分,是丰臣秀吉在南征北战中,根据功劳提拔起来的人。
丰臣秀吉的手下小西行长的画像
由于丰臣秀吉出身比较卑微,并非像其他大名一样,生来就有数不清的家臣。因此他的手下,主要是由织田家的人组成起来的。丰臣秀吉在早年时,曾经在织田信长的麾下服役。通过征战,丰臣秀吉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在本能寺兵变后,织田信长去世,丰臣秀吉就接纳了这些人。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他,比如柴田胜家。通过贱岳之战后,丰臣秀吉基本上铲除了以柴田胜家为首的反对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人”。此时,如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等著名的人物,都归到丰臣麾下。
除了织田家的旧臣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早期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丰臣秀吉的名将。这些人中,比较著名的由小西行长、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相对于织田家的旧臣来说,丰臣秀吉更看重这些人。比如参加入侵朝鲜的战争时,主要的军事将领,都是由这些人担任的。而后大明的军队参战之后,小西行长被明军围困,丰臣秀吉为了营救小西,也费了不少功夫。
相关的史书《太阁记》中,记载了丰臣家族由兴到衰的全部过程。通过研究这些史书,可以知道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