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媒体 梁启超逝世后,民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先生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当时的报刊、杂志对这一新闻进行了报道,并刊发悼念文章。有人撰文为社会上对梁启超逝世反响颇为冷淡鸣不平,支持中医者借梁启超病逝之机抨击西医,国民党党报总编辑则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梁启超在政治之污点,学术界人士对梁启超的评价则较为公允。


《小说月报》

民国时期的媒体 梁启超逝世后,民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我对于梁任公先生逝世的一点感想》,左舜生撰,载《长风》 1929年4月3日第4期。
康孙严王(康有为、孙中山、严复、王国维)各努力于政治与学术的一方面,所以他们只能各表现中国近代三十年来时代精神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体;梁任公则始终对于政治与学术是双管齐下的,且于政治则主唱君主立宪而并不反对共和,能助袁世凯统一中国而决不能容许袁世凯做皇帝;于学术则除对于史学始终维持他较浓厚的兴趣外,乃驰驾于各方面而茫无际涯,并且毫不愿以老辈自居,常常是和许多青年一伙儿竞走。所以他对政治主张的彻底似乎不及康孙,对于学术某方面的精湛似乎远不及严王,但整个儿代表这个时代的,却除梁任公外更找不出第二个!梁任公算是在这个中国政治与学术的过渡时代充分的尽了他的天职的一个人。

《悼梁卓如先生(1873-1929)》,缪凤林撰,载《学衡》1929年第67期。
然以当时民智之闭塞,士风之委靡,号称智识阶级者,下焉者日治帖括,上焉者鹜于训诂词章。而梁氏日以维新、变法、新民、少年、自强、救国之说大声疾呼。复以其间灌输世界智识、阐发先哲绪论。凡所著述,大抵气盛而文富,意诚而词达,加以“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故一文之出,全国争诵,老师宿儒犹深翘仰。清末士气之奋发,思想之解放,梁氏之宣传实与有大力焉。虽其主张开明专制,拥护清帝。言立宪而不言民主,言政治革命而不言种族革命。与国民党为政敌,其言论之攻击国民党者无所不用其极。然时务、清议、新民诸报之出世。皆在《苏报》、《民报》之先。梁氏固不愧为新思想之陈涉,即后此民族民权之说风靡全国。亦以梁氏温和之理论与夫暴露满廷之失败及维新之绝望,为间接之助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251/69314103991.html

更多阅读

资料积累: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

论证严密,语言凝练——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黄明敏人生百味,痛苦与快乐如影随行。何谓苦?何谓乐?近代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军人梁启超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写下《最苦与最乐》,堪称对人生苦乐观最好的诠释。技法探

梁启超对康有为性格、学术的评价 梁启超对康有为的评价

转:梁启超对康有为性格、学术的评价“康有为思想”是学界一大热门,然凭心而论,康有为是不是够得上“思想家”的称号,显然是存在争议的。在这个问题上,也许梁启超最有发言权。梁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如此评价乃师:“(康有为撰写《新学伪

梁启超为何善变? 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始,到西元1929年逝世,享年57岁的梁启超,在他30多年的政治历程中,几乎将自己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每一件大事都联系在一起。而且,他先后与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思潮、

梁启超后人 梁启超的后人现在的情况 梁启超后人现今在何处

梁启超后人:梁启超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梁氏的先祖为中原南逃的难民。在梁启超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启超祖父名镜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梁启超的父亲名莲涧,也是一位秀才,在乡里教书;梁启超的母亲为赵氏。梁启超

梁启超近代史纲要论文 有关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梁启超的

声明:《民国时期的媒体 梁启超逝世后,民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为网友孤独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