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承诺:只发精品,拒绝糟粕。「哲理人生感悟」,期待与你相遇!
我44岁的时候,
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
被过期南油集团除名,
曾求留任遭拒绝,
还背负未还请200万债。
妻子又和我离了婚,
我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
创立华为公司。
我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
我唯有勇敢向前,
我用了27年把华为带到世界500强,
行业世界第一的位置。
我不觉得跌倒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
——任正非
《福布斯》杂志曾这样评价任正非:“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在众多的知名企业家当中,任正非的低调的确和《福布斯》杂志评价的一样,他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也很少参加颁奖典礼,始终保持着“神龙不见首尾”的神秘色彩。对于媒体来说,任正非有点不近人情了,然而任正非则自己解释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可以低调。”任正非和他的华为,仿佛一股清流,远离喧嚣和纷争,认真的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生存现实,是初创业的动力
1983年,任正非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南油集团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期间,任正非在一笔生意中被坑了200万,导致饭碗不保。再加上婚姻破裂,人到中年的任正非面临的是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任正非选择了下海。此时的任正非并没有多少理想主义,他的生活到处都是要用钱的现实,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弟弟妹妹和孩子要照顾,创业难免带了一点被逼无奈的感情色彩。
思想前卫,发现市场空白
初次接触通信行业,任正非其实是一个门外汉,他通过做香港康力公司的模拟交换机代理赚取了第一桶金,并于1987年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然而,任正非是军人出身,又从事过与电子设备相关的工作,在代理的过程中,他敏感的认识到我们国家通信行业存在的不足及对技术的渴望。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任正非决定自己研发程控交换机。
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选择自主研发
科技研发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对于任正非来说,他什么都没有。况且通信行业并不比其他,这是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行业,加之严格的标准,小公司做研发只能是疲于奔命。面对种种困难,任正非并没有妥协,他带领公司的员工在深圳一栋破旧的厂房中,挥汗如雨夜以继日的工作,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电路板、编写软件等,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机开发进度。终于在HJD系列用户交换机产品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并未维持多久,就在接下来的一款产品中遭到打击,原来数字交换机已经成为用户炙手可热的产品,而华为的这款交换机还未上市就成了被淘汰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任正非果断的将目标转向了研发数字交换机。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终于能批量的进入市场,和国外的交换机一同展开竞争这一年华为的利润也不过千万,员工只有100多人,仅仅20年的时间,华为飞速发展,成了诸多企业家都想学习的榜样。
长存心中的危机意识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的危机意识时刻萦绕在他的头脑当中,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在资金链上,亦或是技术研发,任正非做出的投入和学习都是一般公司做不到的。1997年,任正非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等,与这些公司相比,华为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公司,但是任正非却花千万美元将IBM这种跨国公司的管理精髓移植到华为,大幅度的管理变革,让华为经过几死几生,逐渐顺利发展起来了。如今,华为在技术上是通信行业的领跑者、各种标准的制定者,这与任正非不计成本的投入决策有莫大的关系,研发投入从过去的10%提高到了去年的15%,可见他对未来技术的醉心。
进入古稀之年,任正非虽和外界保持着距离,但正是这个“教父”级人物的存在,加上众多华为的员工,才让华为的版图在世界市场上不断扩大。
?本文系哲理人生感悟原创,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