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图片
这幅画中的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他最著名的两个作品是《咏》和《回乡偶书》。而画面呈现的就是《回乡偶书》中一首的场景。在详解这幅画之前可以先来了解下贺知章这个人。
贺知章图片
贺知章,现浙江萧山人,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慧眼识出李白超人的诗赋能力超群,与李白属于酒后逢知己的知音关系。贺知章还是个修道之人,在他晚年碰到一位老人为他授业解惑,令他顿悟红尘,辞去官位,返还家乡,修炼道教。在他辞官之际,唐明皇还邀文武百官为贺知章践行,这足以透露出唐明皇对他的重视程度。
重新回到这幅画上,画面中的贺知章骑坐在一只毛驴身上,与一群正在嬉闹的小孩交谈。从他脸上发白的胡须不难看出,此时的贺知章已过花甲之年。他的坐骑上还绑有他的行李,这是他的返乡之旅。虽然画面中没有表现河水,但从远处矗立的桥和停泊着的几艘蓬船以知道,附近有河流。嬉闹的孩子们衣衫不整,一个个袒露着胸怀,想必他们正从河边玩耍完,而他们定是村中的孩子。在画面的右侧,还有两只小狗张望着贺知章,神露疑惑,它们是与孩子们家中所养的宠物。而树林里还有两个未来得及穿好衣服的孩童,躲在树干后,好奇地望向这个“外乡人”。孩童们对这个“外乡人”充满好奇,笑问贺知章是何处之人。画面中的贺知章面露尴尬之情,与孩童指向同一方向。
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可以得知,他从小就远离家乡,再待他回乡之时已是老人。而这幅画将他“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完美呈现出来。
诗人贺知章
众所周知,我国的诗词文化是相当繁荣的,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有如此令人羡慕的诗词文化。而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相当多的诗词大家,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画像
说起贺知章,相信不管是正在读大学的,还是正在读小学的,都是比较熟悉。我们曾经都是背着贺知章的《咏柳》长大的,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贺知章一生作诗无数,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词,为后人传颂。其实贺知章不仅才华出众,风度翩翩,而且还独具慧眼,发现了许多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贺知章通过科举考试,做了进士,后来又节节高升,官至秘书监。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喜欢以文会友,贺知章也不例外。
据悉,贺知章与张若虚等人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论词,讨论国家政治,自己的理想抱负。那贺知章与李白又是怎么结识的呢?据史料记载,李白因为机缘巧合,曾经将自己写的诗词给贺知章看,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点。贺知章看完李白的诗词,对其大加赞赏,称赞其日后必定大有作为。两人因诗结缘,成了好友。而两人都喜欢喝酒,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像贺知章这样既有才华,又独具慧眼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贺知章被称为什么
说起唐诗届的外号,人们首先相当的是诗仙,诗圣。因为李太白,杜工部的名声实在是太过响亮。至于贺知章被称做什么,相信大部分人会一头雾水。学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都应该知道,贺知章被称为诗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雕像
贺知章其实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人,他一生之中作了无数的诗词,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的条件实在是非常有限,导致很多诗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丢失,实在是令人惋惜。贺知章的诗词也是这样,据悉,贺知章的诗词目前保存下来的仅仅只有二十多首。其中有不少都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从小就会背诵的。比如说《咏柳》、《回乡偶书》等。
那贺知章诗狂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呢?据悉,贺知章不光写的一手好诗词,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历史记载,贺知章是很擅长写草书的。但是贺知章的书法作品也与他的诗一样,很少又能保存下来的。据了解,贺知章的草书作品现在世界上仅仅存留了一部,那就是《孝经》。贺知章的草书与他的性格一样,狂放不羁,犹如河水一样潺潺流下,行云流水之间,显示了其手法技艺的高超,贺知章也开创了浪漫主义书法的先河。而且贺知章非常喜欢喝酒,经常与李白喝酒谈天,把酒言欢,他与李白一样,也是非常放荡不羁。如此性格的贺知章,被后人称为诗狂也不足为奇了。
贺知章是哪里人
贺知章是会稽县的人,这个地方如今是属于我们国家浙江省的。在历史的记载里面,贺知章是永兴的,可是这个地方现在是浙江的哪里,已经无法考证了,因此就只好简单的把贺知章归结到会稽里面了。
贺知章雕像
会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拥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历史,曾无数次的在各种历史记载里面留下了名字,也曾经诞生过无数的历史名人,还曾经获得过无数的文人墨客的称赞与惊叹。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诞生了一个未来注定要风靡诗坛的孩子——贺知章。
在贺知章很小的时候,他曾经搬过一次家,到了一个叫做山阴的地方。山的阴面,具体位置也是让人不太知晓的,但就是这个大体的位置,也是在我国的南方。因为贺知章是年少成名的,而且还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郎之类的官职。所以,他之后就在长安生活了大半辈子。因此,他也可以算得上是长安人。
但是毋庸置疑,他对于自己的老家——会稽的感情是最深的。古代人常常喜欢说自己告老还乡,就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不能够为国效力了,请求皇帝让自己退休。贺知章回到家乡,虽然方言没有改变,可是因为容颜太老,小孩子们已经是不认识了。这让他很难过,还特意为这个写了诗,一首不够还写了两首,来表达自己的郁闷。
叶落归根,这么说来,贺知章还是会稽人最为恰当不过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说起思乡的诗词,相信大家很难一一列举得清。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似乎是永恒的主题,经久不衰。想想也是,有哪个背井离乡的游子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值得你留恋,每一个人都值得你怀念。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思乡诗中比较经典的一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贺知章画像
据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其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十首诗中的两首,分为其一和其二。虽然内容不同,但主旨思想却都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回乡偶书》其一是在贺知章做官之后,回乡探亲时所作。贺知章在三十几岁时便中了进士,离开了家乡,在他回家探亲之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虽然乡音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两鬓却已经花白了。村子里的儿童在路边玩耍,全部都不认识他,一脸天真的问到客到底从哪儿来。其二与其一的主题是一样的,离别家乡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近来很多的人和事细细想来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回到老家,很多人和事都已经改变了。唯有家门前的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泛起一圈圈的波澜,还和很多年前一样。
据悉,这两首诗是在贺知章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所作。而当时的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五十多年没回家乡了。五十年,所有都已经物是人非。贺知章的这两首诗字里行间全部透露这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