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心理学教育案例 心理学案例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心理学教育案例 心理学案例
、摸准心态,启迪诱导 ——与学生谈心
我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校班主任工作中推行每天午间心理素质教育课即与学生谈心课。班主任教师主要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的倾诉,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得到启迪诱导,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从而使班集体建设达到一新的层次,推动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分析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学生谈心,去了解学生心理、摸准学生心理。因为有成效的谈心活动,必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用。
⑴与学生谈心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能使学生喜欢听你的话,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要使“谈话”上升到“谈心”,使学生能对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必须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想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就必须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我们有的教师平时老是板着脸说教,学生稍有差错,就大声呵斥、批评,甚至运用简单的体罚,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立心理,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不但不愿听教师的,甚至会破坏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跟老师作对。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不可能好。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1个人,就要尽量多地尊重1个人。”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生面前尽量倾注自己的爱心(当然,这种爱心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而是温柔的理性、亲切的宽容,是滋润心田的细雨和无声的鞭策)。这样,教师可能很快发现你与学生会经常有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互动。这样,即使你提出尽量多的要求,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并能够较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耐心地、认真地接受教,这样就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每门课上课时基本上不带课本,绝不[Www.aIhUaU.com]做作业,而且经常破坏班级纪律。问其原因是:他讨厌教师的“说教”。之所以讨厌是因为他认为上课毫无作用,老师没有什么能令他信服——就是老师只有简单的、专门的甚至是粗暴的“说教”。笔者找他谈了几次话,渐渐地,这位学生感觉到教师和他的谈话就象朋友间的谈心,而且在谈话中他也感觉到了教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但能带书本来上课,而且能较自觉地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⑵与学生谈心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有利于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班级管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增进班集体的团结,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项非常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因此,与学生的谈心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一定要有耐心,并能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目前,我们班主任(包括青年教师,特别是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都应该面对这样1个现实: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就很难与学生沟通,有时甚至连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都不知道,那就很难做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引导与教育了。通过与学生谈心,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学生就会向老师倾诉许多自己难解的心理问题。比如:“怎样让理想激励我上进?”“是习惯决定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习惯?”“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如何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勉励、自我宽容?”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有的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即谈心)中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告诉学生、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这样一般会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这时,如果教师以引导学生并能向学生推荐具有积极意义的书,或与学生平等地、以1个朋友的角度来讨论、辩论,那么就可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并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得更透彻,而且可能很快付诸行动。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解决心理障碍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到与老师的真心交流确实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对班主任增加了一份信任、添上一份理解。
⑶与学生谈心,有助于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方法,同时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育水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认清现代社会的新特点、新情况,既要认清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的繁重,更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因为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教师去解决。与学生谈心,教师会发现学生存在着一些书中找不到答案或解答不完整的心理问题。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对同学之间“发展真挚友情”往往充满了幻想,并出现了一些“早恋”的苗头,如果班主任针对这种情况只在班级中简单阐释一下“如何以以恰当方式表达男女同学的友情”,那么效果必然是欠佳的。笔者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某班一位女同学的学习情况不对劲,学习成绩从全年段的第十九名一下子掉到年段的一百多名……为了不让她有心理负担便利用午间心理辅导课也就是常规的时间来找她谈心。在充分信任的气氛下,这位女同学告诉笔者:几个月前,同班的一位男同学写信向我示爱,开始我回绝了他,后经不住他的一再纠缠,就答应和他来往,虽然我一再声明只能保持在同学友情的界限来往,但是,来往后我就不由自主了,我不但基本上都去赴约,甚至有时还会渴望和他相会……就这样,我的学习成绩从全年段的第十九名一下子掉到年段的一百多名……家长发现了这件事,教育了我;许多同学也劝我不要和他这样下去,我也下决心,不再和他保持这种来往。虽然坚持了近1个月,但我心里总会想起和他相聚的日子……最近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我,看了这封信,我真的忍不住想去赴约,虽然我很想接受老师教育、按照老师所指导的“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但是总是控制不了自己,老师,我该怎么办?说着她掏出了那封信给我。打开信,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封虽带点稚气,但却是“情深意切”的情书:
某: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951/58374026469.html

更多阅读

民法案例分析方法王利 民法案例分析题

民法案例分析方法——王利博主按语:小柏老师的不用解释,这个我觉得得说明一下:以下方法按照王泽鉴先生《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一书中所提到的归类,属于“历史的方法”,此书中提到的“请求权基础理论方法”目前根据观察没有

声明:《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心理学教育案例 心理学案例》为网友客串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