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边糊,虾酥,三角糕,菜头粿,芋头粿。。。是福建人独有的特色早餐小吃,一碗鼎边糊,几个虾酥或是炸芋头粿,简单,美味,饱腹。
对于除福建以外的外省人而言,一定对鼎边糊不太了解,鼎边糊的叫法来自福州话的直译,“鼎”实质为方言“锅”的发音,其的做法就是将米浸泡过后磨成米浆,以高汤为底,海鲜等食材为辅料,将研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浇一圈,待米浆半熟以后用锅铲轻轻的将其刮入锅内同汤底一同煮熟即可。故,鼎边糊又称为锅边糊。
爸爸最爱吃妈妈做的锅边糊,每回妈妈做夏饼,米粿或是任一用米浆制成的美食时,妈妈都会特意留一部分米浆起来用于制作爸爸最爱的锅边糊。小的时候妈妈一边煮锅边糊,我就在一旁看,还时不时的试一下,搭把手。妈妈还教会了一些小窍门,要做一碗好吃的锅边糊,首先是好的汤头,再就是火要旺,最后就是淋浆快而薄。
福建人在吃方面很讲究,煮面,煮粉都讲究一个汤头,好的汤头是美食成功的一半,因此,锅边糊自然也讲究一个汤头,锅边糊的低汤一般是采用大骨熬制成的高汤,加上新鲜的海鲜,一碗好吃的海鲜锅边,味道鲜美,搭上炸的酥脆的虾酥,美好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材料:大米300g,新鲜海蛎100g,干香菇数朵,虾米10g,地瓜淀粉20g,高汤1.5L,香葱1小撮,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
1、将大米洗净后,加水以没过米为宜,浸泡一晚上
2、大米经过一夜的浸泡,重量会从300g增加至400g,将浸泡好的大米倒进料理机中,加200g清水,反复研磨成米浆
3、将除大米以外的材料备齐
4、将干香菇去蒂,洗净,泡发以后切成小丁备用
![一碗面的故事感恩道理 #美食感恩季#做一碗爸爸最爱的鼎边糊](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336/2014060502203972765761.jpg)
5、鲜海蛎洗净,加入20g淀粉抓匀
6、香葱洗净,切末,并区分葱白,葱绿放置在盘中,虾米洗净备用
7、锅内倒入少量食用油
8、油热以后加入切好的葱白,炒香
9、待葱白炒出香味,加入虾米继续翻炒
10、加入香菇丁继续翻炒
11、加入500ml的大骨高汤
12、待锅中汤沸,再煮2-3分钟即可装碗备用,这就是煮好的底汤
13、将锅洗净,取1/3底汤,倒入锅中
14、待底汤沸后,再加入300ml的大骨高汤
15、待锅中汤再次沸,加入1/3裹好淀粉浆的鲜海蛎
16、待锅中汤再次沸、用刷子沾取少量食用油刷在锅壁上
17、勺适量米浆快速、均匀的浇在锅壁上
18、待面片半熟,面片会呈现与锅壁脱离的状态,这时轻轻用锅铲刮一下,面片就会轻松落入锅内,反复2次,起锅前加入少量盐调味,装碗后撒上葱绿末即可
tips:
1、在家做锅边糊,一定要在液化气灶上操作,因为电磁炉只加热锅底,热度无法热到让面片熟。
2、尽可能用铁锅煮,因为铁锅锅壁薄,导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