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_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_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用语言拆掉心里的樊篱) 作者: 李子勋 出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190004/000BOAEB.html

心理世界

神秘的事物本身并不神秘,我们是因为无知和好奇才有神秘的内心体验。很多我们感觉神奇的东西在动植物看来,假定它们有智慧的话,恐怕是非常自然、平凡的东西。人类的心智仿佛不能穷尽这个世界的奥秘,世界是不可知的。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心生敬畏;心存敬畏,我们就找到了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

序:文化视觉是心理医生主导的视觉

文化的多样性是心理医生首先要考虑的内容。有一个笑话,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居住着一个高山民族,他们与世隔绝,生活在海拔四千米上下的地方。一般在这个海拔高度,土壤和水含碘很少,所以,这儿的人个个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几个登山运动员来到这个村落,村落里的人立即发现他们是细脖子的人。孩子们围观并嘲笑他们,好心的人斥责道:“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找来了村落里的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不幸患了碘中毒,病得不轻,要严格禁碘,必需服用低碘饮食。”大脖子对于这个村庄的人来说是健康与美丽的象征。

这本书主要是我对涉及有关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际间亲密关系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答。这些解答和普通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会很不一样,原因是我一直试图对心理困惑背后的文化进行解读。大多数心理困扰其实是观念冲突所引发的痛苦。我在一个学习班上问,谁能举出一个不受文化影响的心理痛苦,有人说亲人死亡引发的悲伤是不受文化影响的。我马上会指出不同文化下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民族在亲人离去时,会举行欢快的告别聚会,送亲人回家(去天堂)。

感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同意为我出这个集子。当然,也希望这个集子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并提供一些面对心理困境的新方法,帮助读者开拓人生的快乐之旅。

人类的情绪体验(1)

心理世界存在于内心,和外部世界明显不同。我们共同观察到的物体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当我们离开这个物体,去向别人描述时,只能描述物体留在我们内心的印象,这个印象因每个人对物体的观察不同而不同,也因每个人对物体的感知不同而不同。我们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经由描述后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这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差别。客观世界是硬的,内心世界是软的,不要以为你对现实的感受一定等同于别人的感受,差异是自然的。抹杀两个世界的差异或者不能很好地设立两个世界的边界,人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

很多心理困境是文化造成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人类社会。文化反过来又把自然的、动物性的人改变为文明的、社会的人。社会人与自然人最大的不同是社会人需要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并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个性和行为。不要以为你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代表了你自己,其实那只是你在某种文化观念下的自我面具。面具下面,是自我内部的阴影。荣格认为人的面具越完美,掩藏的阴影越大,内心的烦恼和冲突就越强。

神秘的事物本身并不神秘,我们是因为无知和好奇才有神秘的内心体验。很多我们感觉神奇的东西在动植物看来,假定它们有智慧的话,恐怕是非常自然、平凡的东西。人类的心智仿佛不能穷尽这个世界的奥秘,世界是不可知的。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心生敬畏;心存敬畏,我们就找到了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我们坦诚地面对人类的限制,面对这个世界,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并由此获得内心的安宁。

人类的情绪体验

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自身的观察系统。用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来看这个世界,我们很自然地会把所有的事物都分出好坏、黑白、正反、对错、胜负、有序与无序、规则与杂乱、稳定与突变、发展与退化、物质与精神、男人与女人、直线因果与循环互动。我们会觉得许多事情都处在矛盾的对立之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摘掉非此即彼的眼镜,用自然的、存在性的眼光,在更长的时间序列中去观察世界,又会发现对立的两者浑然一体,很难截然划分。

比如,我们感知到的黑夜与白昼,是不会同时出现的;当我们的视觉跳出自我感觉,立即就能知道,地球的黑夜和白昼是同时性的;如果我们的视觉跳得更远一些,又会发现并没有黑夜白昼,有的只是一片蔚蓝。

因而,大多数我们自以为是的真实,其实只是我们的心智和观察系统发明的。

爱看恐怖片

我很爱看恐怖片,但每次看完后都要害怕好几天,可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看,我是不是很胆小?

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体验

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体验,你对恐怖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经验。对恐怖又爱又怕是真正享受恐怖艺术的心灵源泉和情绪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恐怖片的市场票房经久不衰的原因。

日本的心理恐怖片我也挺喜欢看的,比如去年的《午夜凶铃》。刚看完时,家中的电话真的响了,一家三口谁也不敢去接,嘴里不说,心里都在想:“会不会是凶兆?”我的女儿更是一反常态,拔掉她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手的、自己房间里的电视电源和天线,怕会有贞子之类的东西从屏幕中爬出来。这倒省得我们担心她在学习时间偷偷地看电视。

恐惧体验的确是世界性的。还在一百年前,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学家达尔文就发现,哺乳动物的恐惧表情与人类的恐惧表情几乎一样。在恐惧的瞬间表现为:“眉梢上扬、瞳孔扩大、眼光发直、嘴张大、无意识地惊声尖叫或呼吸暂停、憋气、脸色苍白、表情呆若木鸡。”更大的恐惧会伴有肌肉的紧张发硬、不由自主地震颤、毛发竖立、起鸡皮疙瘩、毛孔张开、冷汗直流,同时内脏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思维变慢或停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被“吓傻了”。体弱的人还可能出现短暂晕厥,其心理机制是对恐怖情景的一种快速逃避反应,什么都不知道了,恐惧也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事后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这是对恐惧体验的一种无意识压抑,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唤起回忆。动物界就存在这种假死状况,旨在回避危险与恐惧。

人类的情绪体验(2)

恐惧过后,人会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绪的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惬意,对自我处境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冲突,比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失去或改变的恐惧等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感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内心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而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潜藏着的恐惧意识,并尽可能地释放它,由此获得内心的补偿与平衡。

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生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在幸福、富足中的人喜好看悲剧片,看似在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们喜欢喜剧片大团圆,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

临床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让一些有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患者观看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伤的画卷,通过他们的日日面对来释放内心的恐惧感,使之不能积聚到某种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

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被刺激过多而对恐惧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去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如嚼蜡,甚至有点儿麻木不仁。美国电影《惊声尖叫》系列的确创造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人。由于所有的足以引发恐惧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已经黔驴技穷,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滑稽的重复和平淡而虚假的造作感。所以,我个人以为,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相当的时间间隔。

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吃惊、惊愕、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也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恐惧色彩,被心理学认为有一种夸张性;另一些人在很高的等级中也无恐惧表现,具有一种情绪的压抑和掩饰性。这样的表现都可能有一些复杂的心理动因在起作用,需要精神分析去诠释和理解。

上面的个案对恐惧的感觉是敏锐的,他在观看恐怖片时的体验自然是异常鲜明和清晰的,这一点不用奇怪。相反,这恰恰说明他正是恐怖片的最佳受众和最好的受益人。建议他勇敢地踏进影院,在一片惊叫声中去体验生命活生生的感觉;或者买回自认为优秀的恐怖片,打开影碟机,关上灯,拉上窗帘,屏住气,去接受与死亡的握手、与“魔鬼”的契约、与恐惧的共舞吧。

怎样才能成为快乐主义者?

我本质上是一个情绪比较低沉的人,凡事都爱往坏处想,偶尔的快乐也很快就会消失。我想做快乐主义者,想知道如何寻找快乐并把快乐留住。

快乐是一种内心资源,不快乐也是一种内在动力。快乐是一种给予,让内心的阳光点燃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吝啬,把好情绪压制在内心,不愿与人分享。不快乐在社交场景中有两种象征意义:让喜欢的人来亲近我,给予关怀,潜台词是“我需要你”!同时也是让不喜欢的人离自己远点,“别来烦我”!太多的快乐让人觉得你没心没肺;太多的不快乐让人感觉你孤僻古怪,好像别人总欠你的。恰到好处的快乐会点亮自己和所有的人;

恰到好处的不快乐会控制局面,控制喜欢你的人的心。

持续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当一个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好的情绪在释放,并慢慢平复,不好的情绪也会慢慢显现。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情绪曲线,快乐与不那么快乐总是像水一样流动着,想做快乐主义者去追求并留住快乐是无用的。过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很快就会转换成挫折与不满。

恰到好处的快乐会点亮自己和所有的人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

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也让快乐溜走得快。节制的、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着快乐与满足的心境。

二是提高心理对快乐的敏感。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当情绪压力来的时候,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快乐的人做积极的联想,得到快乐;不快乐的人做消极的联想,得到悲伤。

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快乐是专心致志去从事一项活动,或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耕作,最终才会有收获。

人类的情绪体验(3)

我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同事

我是个比较随和的人,跟所有同事的关系都不错,但唯独对一位同事会无端地产生厌烦,讨厌她的个性和习惯。其实她人不坏,也没惹我,可我就是看着她烦。这是怎么回事?

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敌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有益的办法。人活得哪怕是非常的中立和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给他人,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人们也会把热情、爱、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们分享快乐,这是一种“正性移情”。如果你只能通过对同事的无端厌烦来平衡情绪,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没感觉和不知道。人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某事某人激发了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因为无意识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而迁怒于他人、他事。

在我看来,那位同事的某些个性或习惯,正好对应了你内心一直刻意要压抑的东西,你厌烦的恰好可能是部分的你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自己难以察觉,你对某个人好或对某个人歹,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类似一种心理愿望的表达。比如,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东西,心理愿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么美;我们不喜欢丑陋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变丑陋。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的美中不足,喜欢也好,遗憾也罢,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

用分析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对关系的依赖,通过攻击别人来感知自己,获得“我不像她!”的自我感。比如,有人很风情,而你内心似乎也很风情,但你不愿意这样,或不愿意让人觉得你这样,你就会起劲地攻击那个人很风骚,这样就证明自己不是那类人。这很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哟!

读你的东西,我还感觉到另外一层心理含义。你敢于无端对她不敬有可能是你潜意识觉得她比较安全,她可能不具备伤害你的能力,正如大国可以随意评论和欺压小国一样。所以,我敢说你不敢用同样的态度去对付那些尖酸刻薄的厉害角色,即使你不想讨好他们你也会退避三舍。

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向你的同事率先伸出友好的手,对她的接纳会让你变得更加成熟。

周围的人总是嫉妒我

我的工作能力强,身体与相貌比较好,喜欢与英俊聪明的男士交朋友。不料议论我的风言风语铺天盖地而来,我百般解释,却越抹越黑。真不知道人们

的心理为什么那么促狭?

人们的确有一种善妒的心理,大多数人都喜欢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其实这正是内心的嫉妒在作怪。人们在意你,说明你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一个美丽的未婚女子,跟多个帅哥来往,的确容易让许多自惭形秽的男女艳羡。有种心理防御叫“心理反向作用”,指人越渴望做一些反常规、反传统、反伦理的事,越会公开地贬低和攻击这样的事,通过一种表面的否定来掩藏自己的暧昧居心。其实,被人嫉妒既是痛苦的事,也是快乐的事,因为人的嫉妒心是由羡慕心演化而来的。伟大的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一句很大无畏的话,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人类的情绪体验(4)

其实,被人嫉妒既是痛苦的事,也是快乐的事

一般来说,嫉妒是一种迂回的认同,被嫉妒的人某些方面常常比嫉妒者要好。所以,被嫉妒的人常常处在心理上的优势地位,嫉妒别人的人常常处在心理劣势。明白这点你也许不会再痛苦。

对抗嫉妒有三种方法。

一是保持距离。嫉妒情绪容易发生在与你平起平坐的人、朋友、同事、同学、邻里、兄弟、姑嫂之间,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人们懒得去嫉妒。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和关系距离,会让对你敏感的人脱敏,失去对你的兴趣。

二是平抑自己。在公众环境里保持一种随同性,服从社会的一般游戏规则,以此来平息人们的猜疑。但这样一来,你可能失去心理的自由。

三是通过对抗,辩解来反击,让嫉妒者自讨没趣。不过,这很容易被认为是欲盖弥彰,引起猜疑的升级。真正的反击是不予理睬。有位名人对一个小报记者的挑战置之不理,任其百般地挑衅和辱骂,就是不肯应战。他说如果我应战就贬低了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但丁的精神。

谣言在它亦真亦假时才吸引人,激起人们的猜疑心,不妨干脆大胆些,不打自招。谣言一经证实,就失去了传播的动力,人们反倒会见怪不怪。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对风言风语的敏感,说明你也处在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冲突中。

生活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永远是矛盾对立的,只有接纳这种对立性,你才能找到内心的秩序和平和。

排遣寂寞

单身在家老想打电话,也觉得这种漫长又无聊的电话挺没劲的,还是要不停地打给别人!

问题是不给一些无聊的人打一些无聊的电话,一个人腻在家里老听音乐、看电视、收拾屋子也特没劲。心理学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只有在与人的关系互动中才能确定好自己。像《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或《荒岛余生》中的汤姆?汉克斯,生活得就不那么像人,也不需要有做人的规则。一个形单影只的人,最容易失去身份感,不再知道自己是谁。

给人打个电话,言谈之间就找回了自己。在当今开放的、多样化的、崇尚人性的社会里,单身不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对生活的主动选择,单身甚至代表了一种前卫意识,一种精神与情爱的时尚。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单身的男人喜欢把自己融入一个群体、一项事业、一种爱好,他的身边并不缺少男男女女。而单身的女子却更多地把自己附属于一个小窝、一只宠物、一段幻想或一份情思,身边大多是冷冷清清。

我个人以为这与男女安全感的需求不同有关。单身女子很在意保护自己,而单身男人却以为自己成了大众情人。在北欧、西欧一些社会福利和社会功能相对完善的国家,有许多可供单身女子休闲娱乐的去处,在那里可以自由地交朋友、喝咖啡、饮酒谈天,还有清一色的英俊小伙子当男侍,被她们呼来唤去。中国社会还无暇关注这个群体,她们只有自己品尝独自在家的无聊。

我想你不妨到喜欢的网站去建一个单身女子聊天室,闲暇时挂线上网,逮着谁就跟谁侃,既打发了时间也愉悦了自己,你说呢?

人到中年如何减压

我快到而立之年,对事业很执著,小心翼翼地回避爱情,缩减兴趣,吃不好,睡不香,可是我的事业却毫无起色。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立业中的心理压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快乐的、健康的、无拘无束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成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乘一个船夫的木舟过河,他问船夫:“你喜欢数学吗?”船夫说:“不喜欢。”哲学家又问:“你懂哲学与自然法则吗?”船夫惶恐地回答:“不懂。”“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得意地说。这时候,船被风浪打翻,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紧张地回答:“不会。”船夫悠闲地说:“那么,你失去的是生命的全部!”

我想,不尊重生活本身的需要和生命自然进程的人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

人类的情绪体验(5)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快乐的、健康的、无拘无束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成功

爱情、欢娱、享乐、休闲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你之所以需要事业的内心动力,也是个人奋斗的目的。知道这一点,你一定会发现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拥有一段美好的情感也许才是生命乐章中的华彩。在我看来,你小心翼翼地在事业与爱情中作选择,把本来并不对立的事物对立起来,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用事业来掩藏自己在情爱中的不自信,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把内心冲突用升华的方式加以处理。

存在主义说:“生命并不需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活得要有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其实,不管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他存在的意义与任何人都是同等重要的。

古人说:能者安邦定国,无能者独善其身。这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一部分人富有了,上升到事业的顶峰,还需要有另外一部分人甘于贫穷,甘愿做铺路石,不然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富人们总是利用主流文化使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变得合理,这就创造出价值与意义,创造出优越理论,并让人们困扰于这种意义之中,而忘掉了存在的本质。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只会把财富交给品德高尚的人来管理,因为他们会把财富回馈给社会,也会无情地剥夺品德低下者的财富,让他们不能危害社会、败坏人心。

在你这个年龄,压力是必然的,关键看你如何来解释这种压力。逃避生活本身去追求事业成功并不符合存在的意义,相反,以循序渐进的态度,让事业、爱情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才是生命之道。

人类的情绪体验(6)

总觉得丈夫有外遇

我有个直觉,觉得我的丈夫慢慢地不爱我了,我整天生活在痛苦中。我感觉丈夫身边有别的女人,但我又无法证实。我该怎么办?

直觉是人内心最敏锐、最具有预见性的感觉,它像是一种被扰动惊醒了的潜意识,因而它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但直觉是一种原始的、不定性的感觉,它要上升为一种真切的感觉,需要感性、理性、经验、因果思维、是非观念来帮忙。这些东西会形成一种内在逻辑,使你不由自主地猜想、判断、解释,进而演绎、联想、结论。这个时候,直觉已经被篡改,它融入了你个人的个性、情绪、心理特征与你内心的观念系统,不再是原本那个很真切的东西。

心理医生坚信:“直觉被描述出来就不再是直觉。”因为对直觉的描述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个人的思考,过分相信被意识修正了的直觉会给你的婚姻生活帮倒忙。假如允许我来对你的感觉作分析,我会说:“直觉只是告诉你,先生对你的情感有了变化,其余的感觉是你的诠释与猜测。”与其说他把爱从你身上一点儿一点儿地抽离,不如说是你让你的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窒息、死亡。读你的问题让人伤感,像是在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感受到命运之中的不可抗力,我们好像是被不可逆的力量控制了。

但作为心理医生,我很清楚地知道,任何悲剧的脚本都印刻于当事人的深层内心。就像一种“扳机效应”,首先存在着一个扳机,现实中的事件只是触发了扳机,才会射出那发枪杀爱情的子弹。我想,我们需要先做一个假设:你认为老公“红杏出墙”,只是源于你内心中对婚姻的不安全,或对自己的不信任,就像寓言中那个“丢了斧子的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的确很多。怀疑的信念是一种无形的力。这种力量可以一点儿一点儿地创造出一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其实,在所有的婚姻中,男人对妻子的情感都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最初的爱是直白的、有情欲色彩的,以后就开始平和、潜抑、波澜不惊。情感有变化是自然的,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情感反倒有不自然的僵硬,而僵硬的东西总是不快乐的。

聪明的女子可能会这样来解读自己的直觉。“直觉在告诉我,我们的爱情正处在慢慢走向平和的阶段。”男人是难以永远保持对太太的高涨热情的,需要你不断地增加对男性的关怀来维持亲密感。同时你还要不断地创造变化来扰动你们的关系,使你们彼此的热情慢慢回到上升状态。这样的解读会给你的内心带来创意与热情,即便你丈夫真的有些问题,在你的主动投情下,他也很可能迷途知返,你们的婚姻关系也会变得成熟,得到发展!

多样的心理现象(1)

人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现实中,一是内心现实,二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内心现实却有些含混、模糊与不确定。心理现实基本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主观建构。

比如,一张书桌摆在那儿,谁都可以用手摸摸,在上面写写画画。可这张书桌反映在人的内心,引发的感受,离开后书桌给内心留下的印象却因人而异。当人要把对书桌的印象描述出来时,会发现描述出来的书桌只是一些感知的细节,且与他人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别。书桌是现实的,我们对书桌的感知是内心的。由此可知,现实是硬的,内心是软的、多样的、不确定的。

知道这些,我们应该理解这句话“被描述出来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真实”。

闺蜜的日记

我不小心看到了闺蜜的日记,才发现她最讨厌的人竟然是我!在日记里,她毫不留情地表达出对我的鄙视。我希望自己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很难!我该相信现实中她对我的友情,还是相信日记里她对我的感觉?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好莱坞电影《The Cell》中,进入别人大脑意识的医生凯瑟林。她看到的东西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卑微的罪犯内心却是个华丽的统治者。你在日记中看到的东西不是你朋友现实中的真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真实 内在真实。人的内心现实可能有一种对外部现实的补偿性,在生活中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在内心深处可能会掉了个儿,变了形。爱一个人的深处也许还隐藏对这个人的恨、嫉妒与攻击性。

事实上,心理研究认为,人的言行和内心常常是不一致的,很多时候恰巧是相反的。因为言行要求服从现实规则,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有时甚至是喜欢偏激和走极端的。比如,渴望权威的人表现出来的是有意无意地讨好巴结上级;内心怯懦的人故意要装出一副让人害怕的样子。另一方面,爱和恨、喜欢和不满在心理现实中是同义词,有着同一等级的感觉体验和压力。

你与好友不仅在工作中很接近、很亲密,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你们也是密不可分的。恨你、嫉妒你、渴望击败你或控制你可能是她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另一面是她对你的依赖(愿意服从你)和移情(把一种深层的情感投射给你)。但对你的依赖和移情是她理性中不能接受和认同的东西,因而她产生了对你既无奈又愤怒的感觉,不得不通过写日记贬低你来平衡自己,以此掩藏她心理深层的自卑感。

你完全可以相信现实中的那个好友,至于日记中的那个她,你可以敬而远之。除非你也同样在依赖她和需要她认同你,不然,你不会渴望被她全盘接受。你无意中读到的东西,只是好友的内心独白,知道她认知中的双重性,有利于你与她保持一种合适的关系边界。有这样一个边界,你们彼此相处起来反倒可以轻松一些。

精神分析理论说,人需要竞争对手,如果没有,精神也会创造出一个来。好友在日记里对你的不满、贬低,甚至鄙视,说明你无形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她无法在现实中战胜你,不得不在精神的私人领地中扮演一个强者或道德评判者。其实,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都是针对自我的挣扎。我猜想你的好友在小时候的情感成长中,可能有一个让她又爱又怕的人。她需要制造出一个分离的自我来同时接受两种情感。在与你的关系中,这种情感模式被再现了。

人的言行和内心常常不一致,很多时候还恰巧相反

那么,我们怎样来识别好友只是心理层面需要一个情感投射的对象,还是一个真正对你心怀叵测的人呢?如果她在需要你帮助或利益的驱使下刻意地附和你、迎合你,甚至讨好你,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在某些不起眼的方面给你出难题,渴望看到你出错,甚至在你陷入困境时落井下石,这样的人你就不得不提防。另外,我感觉,相比之下,你对她的关注要比她对你的关注少得多,我想你对她多少有点儿冷,有点儿高高在上。单就这一点,好友有理由在内心表示对你的不满。

其实,内心世界是一种绝对隐私,在那里很多的现实问题都会被扭曲、变形来适应精神的感觉模式。你读到的只是好友内心的影子 一个还没有长大的、有点恋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喜欢攻击最接近她的人。每个人内心都有阴影,可以说我们的影子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部分,但不等于自己。检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都可以发现许多非理性的、黑白颠倒的东西。真正的原因是,物质存在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但人类社会的有序存在需要秩序,所以对错就被发明出来。人类在现实领域要保持一种有序状态,精神世界就会缓慢地滑动到对立的极点 无序存在,让被篡改过的东西再扶正回来,以此来实现一种内在的均衡。

如果不信,请你不假思索地、记日记似的记下你一天中的游思杂想,看看结果会不会令自己惊讶,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你觉得是你喜欢的,又有多少东西让你惊讶地认识到你原来是如此的糟糕透顶、俗不可耐!如果有一种仪器能解读人的脑电波,那么人们才能真正地意识到内心现实不等于外部现实。内心现实是无序、无道德感、无规则、黑白颠倒和混乱的。

多样的心理现象(2)

理性地生活

我老是用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判断。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使我的生活乱成一团。我怎样才能学会有条理地生活?

暗示性的确是人类特有的、有趣的精神现象。据科学报道,生物界某些动植物种类也有对暗示的反应能力。每个人对暗示的敏感性不一样,有的暗示性高,有的低。暗示性越高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越强,具有高暗示性的人的内在感觉也要比别人更丰富多彩。测试暗示性的经典方法是用两杯清水,说其中有一杯含有少量酒精,暗示性高的人就可以嗅出酒味来。暗示又分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被动暗示和自我暗示。被动的、非语言的暗示更像是一种经典的暗示方法,常用在心理治疗中。

你的问题是一种很无聊的自我暗示。表面上你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实际上你是活得有点儿不真实,好像时时刻刻在问:“我是谁?”要对抗暗示并不难,你只要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谁想暗示你都不成。

当然,暗示性高也可以是很积极的。你常常会对某些事有特殊的预感,或者有一种超能力,你能一眼看出某个人可交不可交,要骗你很难。你对情爱的联想远比一般人绵长、复杂,一个眼神可以让你的心热情如火,也可以刹那间冷若寒冰,或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暗示性的确是人类特有的、有趣的精神现象

暗示性高的人也不怕孤独,因为你的心难得有休闲的日子。近日无忧,你还会留恋于往昔或徘徊于将来,人间的大悲大喜无不在你的心中穿梭跌宕,雁过留声。暗示性高的人喜欢幻想,更多地流连在自己内心建构的世界里,可能引发社会接触不良或孤僻倾向。心理学的催眠技术就是建立在人容易接受暗示的基础上,用一种诱导技术,让人慢慢专注于催眠师的语言,并以此产生需要的联想,心理困扰在这样的联想中就被悄悄地处理掉了。所以,不要怪暗示搞乱了你的生活,在你还没有活到老眼昏花的时候,不必过早让生活变得过分有条有理。

我很敏感

每次跟别人谈完话,我的脑子里会反复出现谈话过程,担心自己说错了话。别人早把谈话忘掉了,而我还纠缠在这里面,很累。

担心自己说错话实质上是一种人际敏感,说明你还处在一个充满困惑的年龄。说实在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被自己努力建构出来的,这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执著”。人在成长的某一阶段,都会用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逻辑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己,把事物分成对与错、是与非的两种状态。你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年龄,你的痛苦是一种成长的痛苦。解决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接纳。把这种人际敏感看做是一种培养记忆的“游戏”,喜欢它,不要排斥它。敏感本身是一种不自主形式,把它变为一种主动的、自主的形式,它所引起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精神能量最怕压抑,你不再压抑它,精神的动力就会很快衰竭。

第二种方法是等待。相信成长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伟大,也是最不能抗拒的力量。人际敏感只是一种年轻的伴随状态,只要你的生命在继续,它就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过客”,它来了,但它还会离开。中国古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就是人心智成熟的规律。如果你想二十就不惑,三十就知天命,那么你首先要放弃对因果、是非的执著。

接下来你还要放弃对直线逻辑、唯物质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执著,承认存在是唯一的现实,承认存在只是一种状态,没有原因也没有极向,也就无所谓对错。语言一旦说出去,别人听了怎么想有时你根本猜不到。每个人对语言含义的理解本来就不同,听话的时候每个人的心境也会不同,对语言引发的心理联想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也会有不同,那么多的不可知因素同时存在着,去思考自己语言的对错是多么无聊啊!放弃了对错,你才会获得思想与表达的自由,也就获得了社交中的快乐。那个时候,什么样的烦恼都难纠缠你了。

多样的心理现象(3)

总被误解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经数次遭到别人的误解。我该任由别人去说,还是该跳起来为自己解释?

被人误解的确痛苦,但从不被人误解也是一种痛苦。误解是交流中的必然规律,这个世界上,我还不知道是否有人总能被他人真正地理解。在翻译界有个“译不准原则”,在交流学上,我认为也应该有个“听不懂原理”。实际上,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它本身没有意义,是交流的人赋予了它意义。任意两人,对词句的赋意都是根源于他们自我的体验和理解,这就有主客观的差异。一个人说“我痛苦得快死了”,我们姑且不去过问这句话中的夸张和不实,就听这句话构成的内心感觉而言也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样儿。

人的交流正是在互相误解中进行的

人的内心系统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内心系统里栖身着很多观念,这些观念会把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触及到的、体验到的信息作一种固化的解释。对于被观念拒绝或不理解的信息我们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信息的传导来说,因为系统内部对信息的解释不同,系统与系统间的信息是很难传导的。我们以为对方理解了我们,其实这种理解很大成分是误解。例如你说:“亲爱的,你是最棒的!”但你内心并不这样想。对方听了后非常高兴地说:“谢谢!”可是他内心也不这样想。结果你以为你赞美了他,给了他快乐,他也以为他的回馈给了你快乐,其实各自的内心却都将这次交流认定为敷衍与客套。在另一个场合,同样的话也许会让听到的人不舒服,觉得你可能是在嘲笑他,这是一种交流的一致性下掩藏着的内心感受的不一致。

人的交流正是在这种互相误解中进行的,你想不被人误解的努力本身毫无意义。其实,真正的误解是对误解的误解。你觉得被人误解的时候,正是你误解别人的误解的时候,这时的误解就变得对关系有害!所以,对误解最好不要去解释,很可能解释的结果是让误解成为真正的误解。你对误解的内心诠释本身就可能是另一种误解,又何来正确的解释?倒不如放下该放的心,做该做的事,风言风语权当风过耳!

与人为善却被以怨报德

我妈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心不改。我觉得她很受伤,但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她。

真正的问题是你母亲潜意识中有一种“助人者情结” 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百分之九十九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与你母亲相似的毛病。他们非常在意疗效,渴望看到当事人的改变,渴望听到当事人感激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职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地把当事人的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人格之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给当事人无形的压力、暗示和强迫意念。这正是精神分析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作用 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当事人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

多样的心理现象(4)

帮助他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

第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情结”,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重要,获得权威感,获得被感激、被认同、被喜欢的感觉。帮助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关系现实,或内心的一种平衡。你的母亲属于这一类。这样的帮助者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的信息,因为帮助的目的就是要获取这些信息,因而也容易被这些信息干扰,以至于牢骚满腹。

第二种是“功利性帮助”,通过提供帮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施与小恩小惠,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或者通过提供帮助来控制一种关系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内心可能对被帮助者有一种隐秘的愤怒,要对方加倍偿还给他。

第三种帮助是“超越性共享”,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彼此血肉相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认为财富是大家的,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的帮助不需要被帮助者任何的感激和报答,也不关注回馈的信息。这是帮助的超越!

你的母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并非这种自然的人格超越。她对他人存有一种内心期待,所以才总是感觉别人以怨报德,才会有那么多抱怨和牢骚。当然,这些抱怨和牢骚也是重要的,类似于自嘲、自我心理平衡,通过诉说得到女儿的同情。作为女儿,你就构成了母亲情感疏泄的一个重要环节,能维持她可以继续以善意待人。你需要热切地附和和欣赏她,给她一些积极的反馈信息,来替代那些被她抱怨的人。你要装作很在意母亲的抱怨,但内心却要对这些抱怨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因为搞不好,母亲的焦虑会转移到你自己的心里。

当然,最好不要试图通过说理、规劝来减少母亲的唠叨,更不要妄自尊大地替她作心理分析(这是专业人员的事)。一不留神这些好心会办坏事,结果是加重了母亲的情绪压抑,给她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好朋友总喜欢道歉

我有这样一位喜欢道歉的朋友,其实大家都觉得她没做错什么,她却喜欢不停地向周围的人道歉,我觉得她真累。

喜欢道歉的人永远保持了一种自如的心态

我们都忽视了道歉有许多有趣的功能。喜欢道歉的人永远保持了一种自如的心态,不避讳道歉,因而也不怕出错。喜欢道歉的人有比较强的心理净化能力,许多与人交往中的不快都通过对人说“Sorry”而投射出去,直到把那个有理的“Sorry”变成无理的。看看你,不就是有些不自在了嘛!觉得她很累、同情她,接下来就会觉得欠她什么,想为她做点什么。喜欢道歉的人也是喜欢控制的人,直接控制让人反感,要让人不反感,就需要付出很多。

而道歉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控制你,它迂回地让你觉得自己是强者,应该且需要付出。生活中,那个看起来弱的人,总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照顾,而能者多劳亦是共识。那么,既是能者还要得到照顾,就只有会道歉才行。

道歉还是一种进攻的武器。假惺惺地以退为进,像刘邦与项羽,柔者胜刚;或如刘备,凄凄然地一哭也可以哭出一片江山来。前几天,听北京电台人生热线的公开道歉节目,听到一个女人在向她伤害过的人道歉,听来听去,倒听出一片铁马金戈、刀剑出鞘的萧瑟,那些恳切的话语后面分明充盈着胜利者的笑声。这歉道得有点“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味道。这段时间,社会上遍地竞开道歉公司,都以为道歉这玩意儿是只赚不赔的,却不了解这是一厢情愿的事,只能惨淡经营。

心理学认为,道歉需要一种心理情境,像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才行。如果道歉只是为了宽恕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找一个平衡,反倒把对方逼到不仁不、不明不白的境地,这样的歉不如不道。当然,对于你的朋友,我一点都没有责怪她的意思,相反,我倒有几分喜欢她,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至少你容易获得良好感觉。

多样的心理现象(5)

怎么帮助离婚的好友?

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最近离婚了。我得知后打电话给她,本想安慰她,可她一开口就全副武装,拼命讲她现在多么幸福。我知道她是言不由衷的,但却不知道怎样帮助她。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试图帮助她,只要装着相信她你就帮助了她。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内心需要有自我防御系统。它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事情作一个合理化的解释,这是心理成熟的表现。比如,你上班迟到了,对人抱怨说碰上了倒霉的塞车,这样自己就成了受害者,应该得到同事们的同情与谅解。如果某人反驳你说:“谁都塞车,就你迟到!”就打破了你的防御,引起你不快,久而久之你会想离他远点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很多防御体系。大多数的防御来源于一种合理化要求,通过改变感觉、行为、内在解释和联想把自己感觉不适应的东西屏蔽掉。很多防御看起来仿佛是装聋作哑,其实自己并不觉得,只是无意识地就这样做了。看到害怕的东西闭上眼、遇到危险就逃跑、遭受伤害时失去知觉等等是躯体防御,这样的防御是人的本能。还有心理防御,如压抑、否定、投射、转移、认同、补偿、升华等,这是人的潜意识作用,协助人应付焦虑,避免自身遭受心理打击。

比较经典的防御故事是“狐狸与葡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认为葡萄是酸的,不值得这样期待以此来缓解得不到葡萄的沮丧与焦虑。当然,你朋友的心理防御更像是一种反向作用。用夸张的快乐来掩盖失落与悲伤,用热烈的爱来压抑内心的恨。这样的自我防御看起来幼稚,但却给当事人一个很好的心理愈合与缓冲的时间。此时的她仿佛是一只受了惊吓的小兔子,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一藏,等到不那么害怕时再回到阳光下、草地上。

要想安慰你的朋友,需要稍作等待。等到她的内心敢于面对自己、不再逃避的时候,她会自动地脱去防御,接受你的宽慰。

多样的心理现象(6)

成功后,发小离开了我

欢欢是我从小玩到大的老朋友。我们既是形影不离的死党,又是针锋相对的对头。后来我进了大学,出国,事业成功。欢欢只读了中专,留在当地。我总想重拾儿时的友情,凡事小心翼翼,但她总是回避我,让我难过!

读你写的东西,感觉到你是一个心地细密、情感丰富的女子。你对儿时好友欢欢流露出来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回想我在儿时也有这样一个亲密无间的邻家好友。我们两个一块儿掉牙、换牙、得腮腺炎、割扁桃腺;一块儿嬉戏、长大。进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都是同班同学,一块儿结成像扭麻糖似的死党,逃学、撒谎、耍赖,谁也离不了谁。高中毕业,我到北京上大学,朋友却名落孙山,在家乡从事商业。

以后日夜交替、岁月蹉跎,开始我们还有书信往来,慢慢地往日情怀已悠然无痕,再见面时形同路人。直到成为心理治疗师我才明白,朋友间的交往重在平等,我越想安慰和帮助我的朋友,朋友就不由自主想远远地离我而去。我俩之间已经不再有忘形的共同快乐和难分彼此的心境。小心翼翼地怕触犯对方,恰恰使我失去了友情中的真诚。如今我已经记不起是如何渡过了让友情如水逝去的那段分离,只能找到留在心中的一丝丝淡淡的怀旧与伤感。

我想你也正在面对这样的一种友情分离。不是欢欢想逃避你,而是在你们的关系色彩中,一方无意识地在扮演优势的、居高临下的友情给予者;而另一方不得不下意识地成为友情的承受者。你的小心翼翼犹如一种欲盖弥彰,反而强化了欢欢的敏感。在这样的交往中,没有了自如、随意和热烈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只剩下假惺惺的亲密。

可以看出你的苦恼来源于对欢欢有一种情感固结。在长期的相伴中,欢欢已被你内化为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和欢欢分享快乐是你的心理需要。但你忽视了你和她存在的现实差异,你也只是想和你印象中的、儿时的欢欢共情,忽视了现在的欢欢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你的不快也是因为你的内心拒绝欢欢的改变,把这种改变认为是指向你的。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和父母结成亲密关系,也需要有一些友好伙伴。好的伙伴关系有一种镜像作用,在自我认识和觉察能力未形成前,通过朋友看到自己和找到自己。和朋友的交往远比跟父母的交往更能平等地发展自己的情感能力,朋友关系中的爱和恨、欣赏和嫉妒、认同与竞争、骄傲自大或自惭形秽都是一种心理发展和情感成熟的动力。尤其在父母对孩子不够细心或过于权威的情况下,好的朋友和伙伴就成为一个人是否能顺利长大的重要杠杆。

但友情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一个人总是会不停地从社会交往中获得新的情感和淡忘旧的友谊,每一段友情都会对应着你生命的某个阶段的心智水平。一般来说,青春期后有一个交友的黄金时代,这时候得到的友情大多难以忘怀。成年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跟着感觉走,感觉到的东西难以说清谁是谁非,最好不作理性分析。对感情忠实是应该的,但过分执著却是交友中的大忌。执著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压力,能使双方失去交往中的平和和自由的心理空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常戚戚”正是这个道理。

对感情忠实是应该的,但过分执著却是交友中的大忌

成长的烦恼(1)

其实,年轻只是一种内心感觉,代表生命内涵中的创造力、冒险精神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你仍旧可以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拥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对未来的希望,心里充满对新事物、新世界的兴趣。我们形容一个人活得很年轻,常常是指那些不服老的人,尽管他们已经霜染鬓发,仍在穿牛仔裤、跳迪斯科、泡酒吧,热切关注时尚,品尝激情。

心理学认为,不服老是一种潜意识对老的恐惧,必须通过反向的行为来遏制。正因如此,对年龄的恐惧也是一种生命的再创造动力,正应了一句格言:“知道死亡不可逃避,活着才拥有了真正的意义。”

岁月不饶人

我才29岁,已经开始对年龄有恐慌。人老了真可怕,满脸皱纹,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我不敢想象自己老了以后是什么样子。

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是人生一种有益的精神体验。在我20岁的时候,和你一样有人生已近中途的感觉。那时,我读过朗费罗的诗《中途》,诗中写道,“我的生命已度过一半的时光,听任岁月悄悄地离我而去,不曾实现青年时期的抱负 建一座诗歌之塔,有巍峨的护墙”,真正感觉到“往昔的缥缈苍茫和暮色中飒飒的秋风”。于是在沉寂中奋发,在忧郁中前行。又一个20岁过去了,沧海桑田,岁月更换,我感觉我的生命依然未近中途。

年龄恐慌是成年人的一种精神游戏,给自己一个紧迫感和内在压力,激励自己去创造更好的明天。古人说“三十而立”,你的年龄正好开始了对生命而立的思索、痛苦与彷徨,这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的内心历程。你需要的只是平心静气地面对它,而不必试图去逃避它。对你的建议是,努力把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做”大一些,让自己在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中积攒生命发展的动力。

仔细想来,没有哪一位真正理解生命的杰出人士,没有经历过深沉的自我痛苦,没有走过一段漫长、崎岖、泥泞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成功正在于勇敢地超越自我,而你正面临着这样的超越。记住:一切痛苦都是有益的,一切恐慌都是有益的,一切挫折都是有益的。

当你真正老了的时候,你一定感觉不到你已经满脸皱纹、疾病缠身、孤苦伶仃。那个时候你的心态,或许会觉得老还离你很远,你开始活出一些滋味来,觉得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那时的你,孩子们大了,孙子也有了,你有了欢愉的心情和休闲的时间来享受天伦之乐,开始用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世。即便你是单身一人,那时也已经有了自我的意志,觉得自己很重要,这个世界没你不行。其实,年轻是一种心态,老态龙钟的老人也可以感觉自己年轻,不妨问问自己:“我的心老了吗?”

死亡离我们很近

你有没有贴近过死亡?上星期我乘坐的飞机因为一场暴雨而无法降落,在高空盘旋,生死悬于一线。我第一次经受了这么长时间的死亡威胁,这以后我常常想到死。

生与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奥妙无穷但同时也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文化、哲学、宗教的内涵都与试图解释生命的诞生和衰亡有关。不管人类怎样来看待生死,生死本身更像是一种禅,是超越人的理解,超越宗教的轮回说、天堂说和重生说,也超越科学的进化论、基因学说和自然主义的。

感觉到死的蛰伏能让你更好地品味生的从容

我喜欢把生死看做是一种宇宙时间的属性。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对于人类所能感觉到的任何存在性的事物,时间是描述它们最本质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存在性。我也曾有在空中颠簸三个小时的惊险飞行,当时的感觉比你还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感觉渐渐就淡了。虽然我帮不了你,但时间可以抹平你心中的恐惧。

甚至我以为,死的境界与生的境界是一致的。感觉到死的蛰伏能让你更好地品味生的从容。其实,没有对死亡做过认真思考和真实体验的人,对生也不会有真正透彻的理解。生命是一体的,虽然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看来是独自存在与消亡的,但我们只是整个生命机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生命在宇宙间存在着,我们实际上也永恒存在着,这是生命的延续性决定的。珍视自己和所有的生命形式,善待自己与他人,是我们为整体生命输送的有益能量。死亡虽然带走了我们,但个体生命留下的能量、痕迹、思想是整体生命蓬勃发展、延续、兴旺的保证。接受这些,你就不再害怕死亡。

成长的烦恼(2)

战胜恐惧

我和朋友一起去蹦极,大家都陆续跳下去了,我却不敢跳。站在高台上,腿止不住地发抖,能告诉我如何战胜恐惧吗?

世界上没有战胜恐惧的特效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和各种恐惧和平相处。你越想战胜它,它就会越发频繁和强烈地出现。心理学认为,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帝给自然界所有生命物质的贵重礼物,没有生命的东西才没有恐惧。其实在那高台上,你被恐惧紧紧地拥抱着,从恐惧中解脱有一种狂喜,要么放弃,要么跳下去。跳与不跳是你的权利,你有权跳,也有权不跳,大可不必灰心丧气。

恐惧其实是人存在的一种警觉与本能,没有人能真正逃避恐惧。因为生命是脆弱的,是对危险的恐惧让我们克制与清醒。人有一种自由意向,这是在心理学所说的快乐原则影响下的自行其是的倾向。恐惧约束着我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冲动,让人能受制于环境、主流文化与道德、社会规则和法律。人可以追求的自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自由,要得到精神层面的自由首要的是面对恐惧这个话题。恐惧让我们不敢自由地思考,怕不被他人认同与接纳,怕孤独,怕违背文化禁忌而受到惩罚,等等。超越恐惧的辩证思维就是坦然地接纳恐惧,承认恐惧是内心必不可少的体验,和它和平相处。有人说,自由就是不再恐惧。我个人觉得,自由是你可以清楚地觉察到恐惧,却不受制于它。

人们忽视恐惧才可能造成大麻烦。失去恐惧的感觉可能造成狂妄自大,以为自己很强大。这类人喜欢用生命去冒险,喜欢追求不同的诱惑,喜欢和在意躯体的体验与快感。这些“看起来很美”的行为实际上却充满着危险与艰辛。相信你和我一样在生活中也是那种能保有优雅与宁静的人。我对如登山、潜水、坐过山车、射击、蹦极、赛车之类的活动也没有多大兴趣,我接受平庸,是因为内心的快乐已经很多。

没有安全感

我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做事很小心,不相信爱情也不信任朋友,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赖于两种内心深层的感觉:一是安全感;二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依恋、隔离、无助)有关。为了安全感,人类发明了秩序、规则、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识和善恶观;为了归属感,人类发明了婚姻、社会、国家以及派生的哲学、价值体系、美感与爱情。

一般人并不能觉察到原始状态下的安全感,因为它只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一种逼迫个体无意识地对危险警觉的本能。在生物试验中,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意识还没有运作,肌体已经自动出现应激反应。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眨眼反应:异物飞近眼睛的时候,眼睫的运动并不受意识控制。还有一个例子是,你到高空准备蹦极,意识让自己跳下去,安全需求的本能让你的腿和肢体僵硬,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

一般地,能被我们意识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们解释清楚的安全感已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被我们的文化诠释过的安全感,两者不能等同。能意识到的不安全是精神层面的紧张,是我们学习到的文化、价值观、内心解释造成的。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是躯体的紧张,如突发的、预感似的恐惧,莫名其妙的慌乱和焦虑。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在休息。

我们只能来解读文化定义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释的,因为任何解释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本能本身,而是被文化标定了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要呢?这取决于人的内心存在着什么样的三个基本假定:一是对世界,二是对人类,三是对自己。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如果你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有高度的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噩梦缠身。

成长的烦恼(3)

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

安全感来源于我们自己选定的文化。不安全也是被你选择的文化(价值观、概念系统、道德感)建构出来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当你紧张害怕的时候,你的身体却不想搭理你,让你没效率、没快感、没激情。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检视我们对自我、对外部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评价。看看我们行为激发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我们的意识或内心冲突引发的,还是被我们的身体警觉所唤起的。如果是文化引发的不安全感,选择尝试新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当一个人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合时宜的、有效的,并与其个体相匹配时,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身心是协调的,心境是愉悦的,感情是充沛的,体验是丰富的,精力是旺盛的。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品尝着自由的感觉。

女友喜欢虚构她的性生活

朋友没有男朋友,没有性经验,却老爱给我们讲她的艳遇,不明白她为什么老爱虚构自己的私生活?

这是非常典型的心理补偿现象。一般地说,嘴上很“色”的人,内心的性都是比较压抑的。曾经在网上读到大众评价卫慧《上海宝贝》的许多帖子,感觉懂一点心理学的人很少,自以为是的人太多。能写出那种纵欲肆情东西来的女子,在性方面可能是很矜持和保守的。书中的性生活千万不要以为是写实的,大多是作家性饥渴、性幻想的产物。性满足的人难得动笔,也没有激情去写性方面的东西,哪怕是为了赚钱也写不出那些声色兼备的东西来。

这很像是看达利的画,精神展现出来的物体的变形只是精神的深刻,而非对现实的再现。再如电影《美国丽人》中那位美丽的少女,因为恐惧自己对异性缺乏吸引力,而胡编乱造自己的性经历,直到把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搞得神魂颠倒。人们就是在这样生活,没钱的人会整天想有了钱做什么,做发财的白日梦使他与现实有了协同。痛苦、抑郁的人在梦中多半是快乐的。

所以,我们最好认为虚构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只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补偿与平衡。当然,不排除你的女友是担心自己缺少性吸引力而编造这些来保全自尊心。那么,就希望你不要去破坏朋友的虚构,这正是她最重要的情感生活。你甚至要装作相信她的故事,让她从中多得到一些慰藉。这样你既帮助了她,也培养了自己的善意。

奢侈生活是人生的目标?

我会为了买一件奢侈品而省吃俭用,还会为了能够像别人那样买车、泡咖啡吧、过时尚的生活而努力赚钱,我是不是追求享乐的人?

善待自己也就是善待了这个世界

抱歉得很,我看不出追求时尚生活有什么不妥。现在的社会也远不像过去的社会那样单纯到只要节俭就能致富。不会花钱的人也不会赚钱;爱玩儿的、会玩儿的人常常也是些会赚钱的、易于成功的人士。只赚不花的人很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这样的人活在当今世上就成了头戴瓜皮帽,身穿西装,打领带的文化怪物。

现实的改变应当引发观念的更新,存在决定意识嘛!其实,把享受、玩与价值观对立起来是一种过时的、两极化的直线思维。这会让你活得很累、很烦、很冲突、很没有人味儿。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所谓的非线性的、混沌的思维时代,能挣钱是爱国,敢花钱也是爱国,只要花的是自己的钱,不是受贿、逃税、坑蒙拐骗得来的钱。

许多时候,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你看不到它的真实意义,看到的只是你头脑中赋予它的意义,正如历史也要回过头来才能看明白。一年有四季,人生也会有春夏秋冬,这叫生命的时间序列。在你足够年轻的时候,去感觉世界,体会人生,寻觅爱情,泡泡吧、蹦蹦迪也未尝不可。年轻的时候就要像春天的花,尽情与别人争奇斗艳,难道要等到五十岁才知道要找寻真爱,到六十岁才想起要穿牛仔裤、跳交谊舞,到七十岁才走出房门颤颤巍巍地去看久违的大千世界不成?

生活里的确存在很多供人们享乐的东西,但你要选择。挣自己力所能及的钱,享自己可以承受的乐,这是一种均衡观念。现实的观点是一种追求效率的、齐头并进、兼收并蓄、并存主义的观点。在竞争和工作的同时,不要忘了让自己快乐和勇于消费。善待自己也就是善待了这个世界。

成长的烦恼(4)

享乐主义有什么不妥?

我常为自己设定很多规矩 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每次打破规则我都心存不安。因为我其实是很贪玩儿的人,我是否很缺乏计划性和自律性?

没规则就是一种规则,没计划也是一种计划。在人们的脑海里,计划和规则似乎是一种承诺、一种不变的誓言、一种自律的生活态度。而我认为计划和规则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游戏规则,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遵守,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破坏。前一种人,定计划立规则总是可执行、可完成的,他们的内心承受不了对自己的失望,渴望反馈给自己自律的感觉;而后一种人却喜欢定一些显然是实现不了的计划或规则,表面上他们的内心渴望对自己的超越,潜意识里他们在反复挫败自己,让自己慢慢地松懈开来,自由一些,并不再对规则、计划感兴趣。

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遵守,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破坏

为自己订计划和规则有时是性格所致。写出畅销读物《性格解析》的美国作家弗洛伦斯?妮蒂雅,对个性产生兴趣缘于她和丈夫费特在一块儿吃葡萄。费特喜欢用剪子剪下一小串葡萄来吃,使篮子里留下的葡萄保持一种美感,而妮蒂雅却在篮子里胡乱地摘着吃,破坏了整串葡萄的外观,由此引发了她与丈夫之间一场持久的性格争执。费特竭力要用完美主义、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来改变她,处处设立“葡萄规则”,而妮蒂雅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破坏这些规则,保持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而你正好既是费特也是妮蒂雅。

有一种哲学思想说:“规矩天生就需要有人来破坏,如果谁都不破坏,规矩就不再成其为规矩,而只是一种人的行为本能。”所以,你只是一个喜欢破坏规则的人,跟你的自律性无关。只是你内心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解释,所以你说是没有计划妨碍了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计划也许是更大的计划。你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就必须用十二分的精力来保持对生活的警觉和弹性,以应付随时不期而遇的突变和机遇。

成长的烦恼(5)

农村的男友和家人格格不入

我的男朋友来自农村,对城市人有一种强烈的嫉妒和愤怒,家人和朋友劝我说,交一个农村的男朋友,会有很多的麻烦。真是这样吗?

嫉妒要算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它是人的社会属性,源于人们彼此的攀比与竞争意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如果在现实中做不到,情绪就会创造出内部的精神现实,通过对别人的贬低、忽视、讥讽来获取心理平衡。嫉妒的潜意识语言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并把这种不满投射在他人身上。用积极的眼光看,嫉妒象征着人不服输、不甘心的内心势态,在很多情形下也可算是一种反向的生命驱动力,不善嫉妒的人也许也不易成功。如果把人的情绪看成一个线性的轴,与嫉妒相关的情绪排列有:好感、欣赏、羡慕、嫉妒、不满、忿忿然、敌意、恼怒 嫉妒只是情绪轴中的分水岭。所以我认为,嫉妒本身并无害处,感觉到它的存在会让人变得诚实,活在嫉妒中的人,如能痛析自己的不足,就比盲目的自恋好!当然,嫉妒需要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嫉妒也会害人害己。

我想问题并不在他是农村人,你是城市人。在信息时代,地域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已经非常不明显。我结识过许多边区或山区的人,他们说的、唱的、想的与城市人没有什么两样,在个性层面反倒比城市人更朴实、纯真。用逻辑分析,你的男友嫉妒城市人却爱上城市人,这是一种认同作用,嫉妒和愤怒的核心是羡慕,是自卑心作祟,欲盖弥彰,显得小家子气。是怕别人说他爱慕城市人,故意流露出对城市人的愤怒来。像这样的男人,掩盖虚荣心却正好证明他多少有一些虚荣。告诉他,你爱他正好因为他是农村人,爱他的朴实无华,引导他反躬自省,也许有一天,他会是个出色的城市人。

微妙的心理(1)

理论上,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来源于三种欲望。

一是物欲 生存的需要;

二是情欲 归属感与亲密的需要;

三是权欲 对安全与优越的需要。

三种欲望此消彼长,相互关联,也相互印证。

其实,我觉得还有第四种欲望:精神欲 对知识的渴望,对心灵超越的向往,对不惑与良知的追求。

人需要有欲望,不管哪种欲望,也不管文化怎么来解读或贬低某些欲望,恰好是这些欲望促进着人的发展与成长。每个人总的欲望水平是有差异的,欲望高的人创造性高,成就的动力也强。有欲望的孩子比没有欲望的孩子更能坚持,更能吃苦,更能调动身心的潜力,也更容易成功。

整容也会上瘾

我到一家整容医院做了鼻子和眼皮的修整。家人说我“走火入魔”。我认为追求形体美是时尚,也是女人的权利,你说呢?

自我接纳的人照镜子时会给自己一个妩媚的笑脸

追求完美的确是我们时代的一种精神时尚。女人对美丽的欲求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男人对金钱的欲求 永无止境。现在的时代的确有一种美感的“克隆主义”,美丽不再有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不再张扬个性,而一味求同。大而美的眼睛、双眼皮、高鼻梁、挺拔丰满的身躯、白皙的皮肤、纤纤的手指、亮丽的秀发,无不成为所有女性的梦想。其实,美学的概念来源于形体的匀称与和谐,和谐即是美。

前不久,看媒体对李玟的采访,CoCo说如果要整容的话,她想改变她的鼻子。连青春美丽的李玟都想整容,所以,我比较支持你。同时,我们也要谅解你的家人。人的安全感来源于他所熟悉的东西。我有一个咨客,说她做面部整容后丈夫三个月都不敢和她同房,说感觉她变得很陌生,需要给他一段时间的心理适应。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容广告中的蛊惑语,如“改变了你的面貌,就改变了你的人生”。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整容的确有深层的心理学意义,整容的心理象征意义是“完型”。

人们都存在着心理的自我认同。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不喜欢的,而身体正是自我的本质与边界。根据心理学原理,人在青少年时期要经历一个同一性危机,即自我接纳。这时的自卑与挫折感很多都表现为一种对体态、相貌的焦虑。陷入这种焦虑的人拼着命地照镜子,怎么照怎么不开心,非得像《白雪公主》中的王后一样,让镜子承认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自我接纳的人照镜子时会给自己一个妩媚的笑脸,对镜子笑就是对自己笑,取悦自己,喜欢自己。所以,心理学认为,成年后的整容可能是早年自我认同与完美情结的残留。作为家人,多给亲人一些赞美,一些积极的欣赏和关注,可以减少女性整容后的心理担忧。

我总觉得自己的相貌被人取笑上的一种残留情结,是一个把你和自卑连接起来的符号。这种歪曲可能会把你的视觉放大,把那个小痣看得很突出、很不协调,这是心态的作用。嘴角的痣在某些文化里被看成是“美人痣”,是性感的标志。也许你的朋友们会认为那正是你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你吸引大家的地方呢!

换个角度,用积极的眼光来看,那颗小痣也许是你内心的完美主义、理想主义与外部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可靠的平衡点。没有它对你的时时约束,你可能早已做出不少冲动的傻事来。你把它看做是自卑的缘由,还不如看做自卑的结果。因即是果,果亦是因,因果是循环互换的。我想你是需要对自己深藏的不满做一个不一样的解释,把它当做是一个个性的特征、一种生命力的外张与内缩、一种对安全的需求与尺度、一种自由与抉择,这样,对这颗小痣的自卑就只是一张过了时的、没用的标签了。

我的嘴角有颗很小的痣,很难看,我总觉得别人会因此瞧不起我。

人们喜欢为自己制造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来保持一种内心趋向,或者维持一种成长的张力。在青少年时期,有关体形、人际关系、学习与生活能力、伦理与道德焦虑、成就感与价值感等问题也会因为应答失当而发展为心理危机,固化了对自己的低评价。一般来说,对体态、相貌的挑剔是心理成长的自然过程,这时的你害怕别人审视自己。

在我看来,这种自我挫败似的对体态、相貌的烦恼是一种内部约束,一种朝内投射的、安全的、与环境协调的焦虑释放。当一个人还没有能力把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把幼稚的攻击欲和愤怒投向自己,无疑减低了青春期的躁动、叛逆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过程带来的危险。

记得有个寓言说:

一头大象,从小被人用一条细细的铁链拴着脚。它那时体单力薄,所有的挣扎与反抗都无济于事。慢慢地它习惯了这条铁链的束缚。随着逐渐长大,这条细细的铁链不能再对大象有任何限制,但大象内心的约束已经根深蒂固。大象不再去挑战这种约束,而把它视为自然。

你嘴角的小痣正象征着那一条细细的约束,是心理发展在体态、相貌问题

微妙的心理(2)

别人有的我都没有

没有高学历、没有积蓄、没有爱情、没有青春、没有美貌 总之,别人有的我全没有,日复一日挨日子的生活让我烦透了。我想活得充满激情,我想活得日新月异,能不能帮我想一个理由?

活着的理由总是自己给自己找到的。快乐、爱、激情和幸福感都应该存在于你的内心,再从你的内心世界发射出来,通过你身边的人和事反馈于你,让你产生美好的感觉。正如你看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你的眼睛拥有良好的视力。你可能不算一个幸运者,你拥有的让自己骄傲的东西似乎不多,但你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对自我的愉悦。

“有”意味着你很快会失去,“没有”意味着你会很快得到或会有更好的补偿

在哲学的意义上,“有”和“没有”是同时存在的,“有”意味着你很快会失去,“没有”意味着你会很快得到或会有更好的补偿。著名的禅师苏菲讲了一个故事:他去旅行,到一个客店住宿。店老板对苏菲说:“我有两个妻子,一个很美,一个很丑,但我喜欢的却是那个丑的。”苏菲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店老板说:“那个美的老婆太在意她的美丽,这使她变得很丑;而另一个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行为举止和内心都显得很美。”当意识到自己美丽的时候你可能就失去了它;当你意识到自己不美丽的时候,也许你正在获得它。

自然界的确存在着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什么都没有”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种混沌,一种改天换地、万物新生的状态。所以,请你把“没有高学历、没有积蓄、没有爱情、没有青春、没有美貌 ”用很大的字写下来,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意识到自己先天和后天的不足,这会是你变得有学历、有储蓄、有爱情、有青春和美丽的保证,也是让你的生活日新月异的最好的内心动力。

“白骨精”很自卑

我的朋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居然说自己见人很紧张,很自卑,这是为什么?

自卑心是一种内心的警觉,是一种创造的源泉与动力。自卑感让人去追求成熟、优越与完美。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尔弗烈?阿德勒(Alfred Adler)说,“人们所有的成长动力与行为目标旨在追求安全和克服自卑感”,这解释了自卑的人为何更易于趋向成功。你的朋友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仍旧说她很自卑,在我看来,这也许是为了保持完美的动力,也许是自谦。

人有时候需要自卑之心,或被宗教经常提及的谦卑心。谦卑让我们知道需要敬畏,知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地解释与评述这个世界。有了敬畏就有了宽容,就让我们明白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可知的东西,人基本是无知的。尽管科学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但那仍旧是浩瀚自然中的微小部分。宽容、无知就会接纳更多的人和事,也会接纳自己。

美丽还存在一种悖论。我们几个心理医生曾做过一个调查,越是漂亮的女性,越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开始,我们和你一样也心存疑惑,按照《漂亮者生存》一书,漂亮的女人应该占尽风头。其实不然,漂亮的女子经受着更多的社会“歧视”与曲解。人们习惯认为有漂亮的脸蛋的人脑子一定很蠢。人们只在意漂亮女子的外表而更多地忽视了她们美好的品质,反过来还要把这种下意识中的龌龊归罪于她们。有些人善于发现漂亮女子身上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成自己的内心平衡。

另外,美有一种同一性或对等原则,越是美好的东西人们对它的心理要求越苛刻。这样一来,漂亮女孩美好的品质和个性得不到人们的及时欣赏和肯定,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消退,而缺点却被放大乃至强化和固化。漂亮的人活得更没有自我,有时不得不依靠矫饰外表来获取她成长中本应该自然得到的那些赞赏。你的朋友见到人会紧张,说明她知道比起一般人她更需要防御。漂亮的女人更容易遭受同性的嫉妒和引发异性的叵测居心,甚至是攻击欲望。善于把持一种自卑,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正是你女友的聪明之处。

微妙的心理(3)

迷上了星座速配

有很多女性痴迷星座,希望从自己的星座中找到自信,也常拿来对婚姻作速配分析,星座预测真实吗?

心理学认为,人类一直试图逃避对不可知的恐惧,面对混沌、杂乱、突变的人生与命运,人类需要找到一些象征、坐标、信号来增加生存的勇气。星座速配正是指向婚姻的一种符号系统,它的魅力在于对男女情爱、婚姻、相处关系的预知与解密,也满足人们把不可知的,不能预测和把握的婚姻变得有章可循。中国传统对情感婚姻的预测是用生辰八字、属相的相生相克来推算婚姻的运势,包括祸福寿损,但这套符号系统非常复杂,难以理解和操作。星座速配的魅力在于逻辑简单,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和应用。

星座与女性的自信有什么关系呢?女性相对男性来说更在意自己的内心感觉,更感性。女性的自信更多来源于自我认同,男性的自信更多来源于社会认同。现在的星座解释大多比较积极,正面信息多于负面信息。阅读这些预测便于女性找到自己的位置,帮助自己实现自我认同,达到自我愉悦的心境。就我的观察,女性喜欢星座理论,关注的不是发财运势,主要是交友婚恋。

情爱是许多女性内心关注的中心,现代社会爱情的复杂多变与情爱维系的困难使每个女性都保持了足够的心理动力希望自己能先知先觉。星座这套符号系统,对解释男女情爱、个性、婚姻、相处关系有极大的魅力,它逻辑简单、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和应用,而且就我看来还有相当的准确性。传统预测用生辰八字和属相的相生相克来推算婚姻的前途,但非常复杂,难以理解和操作。由此看来,星座预测在女性群体中如此流行就非常自然了。

我个人觉得,重要的不是这些符号系统真不真实,重要的是你用什么心态去看,积极的心态会把不利的因素变为有用的资源。当星座速配完美的时候,我们无形中修改了各自的行为,努力成为那“幸福一对”,这是暗示的力量。而速配不利的时候,我们对困难心中有数,反倒踏实且坚定。正如《女友》的编辑朵拉所说:“不妨把星座当做一个自我心理治疗师,让它给我们一个理由来对婚姻宽容。”

没有主见就是缺乏判断力?

我好像没有主见,同事做什么我就会不加考虑地去做;别人穿什么好看,我也会去买同样的衣服。我是不是缺乏判断力?

人不可能总是保持清醒的状态,事无巨细都做一番细细思量。大多数的时候自我是按照感觉来做事的,不然会活得太累!看到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从众心理是一种奇特的群体现象。在人群里面,个人好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人云亦云,大家在做什么,个人也就跟着去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即人在一个群体里会随着群体去思考和行动,也许事后会感觉自己当时很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地从众、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人生活在社会里,往往会给自己一个自我认同,以此获得归属感。在一个群体里,为了获得归属感,人们也会随同大家的意见,让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不至于孤独。因为去个性化,追求一致,消除差异,担心被群体抛弃,于是你身不由己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身处理性的社会,人人变得合乎规则;身处混乱的社会,人人行为无序。这也是从众引起的。有种从众现象值得分析,就是在理性的社会,人人需要压抑自己的本能来符合社会的理性。但人的内心深藏着一些动物属性,身处一个被情绪控制的群体,自己的原始冲动会觉醒,当别人出现暴力色彩的言行时,自己会不能自控跟着干起来。很多社会暴乱、打砸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发生的。其实大多数参与者都是道德少年或好好公民。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像是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对本能的压抑被解除了,人就变得不那么可以理喻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心理,明知大家都在干傻事,但心理暗自思量自己只是胁从、跟随,不是带头大哥,以为法律和规则不会找到自己,也就放胆去做。这是一种卷入,被群体效应的力量征服和控制,也等于是一种自我催眠,仿佛对自己说:“没事的,我不会有事的!”结果后悔晚矣。

你的从众只是生活琐事,无伤大雅,但你要为此警觉,你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类人。当看到群情激动和愤怒的场景时,最好早早离开,脱离可能让你被暗示、被卷入而变得疯狂的场景。

微妙的心理(4)

受人资助就必须永远感恩?

我资助了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女孩,她写信说,我是她最大的恩人,要尽全力报答我。看完信后我心里不太舒服,小小年纪就担着欠人恩情的心理压力,会不会不利于她的成长?

心理学说的感恩是一种内心境界,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世界、生命、人类的一个部分我想是你太敏感,被报恩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压力,是你的内心承受不了别人的感激。我猜你喜欢直白坦荡、独来独往的生活,你的内心只属于你自己。所以,你的行为看起来像一种逃避,不愿意被那小女孩惦念和关注,不愿意你的存在被人分享。

社会上除了沽名钓誉的助人者还存在两类人:一类人把助人当做一种心理需要,及时地感激和回馈能激发他们内心的满足,不然就失去了助人的动力;另一类人助人只是内心的善意,并不在意回报与感激,当然也不会拘泥于被感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助人者。而你,虽然不在意被感激,却拘泥于被感激,要做真正的助人者,还需要努力。

对那个小女孩来说,写信表达她的感恩是为了她内心的平衡,如果不让她说出来,反倒不利于她的身心。感不感恩是她的事,对感恩能否以平常心处之却是你的事。我们常常说人要常存感恩之心,感恩并非对某事、某人感恩,这样的感恩很狭隘。真正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心灵的活动,对所有存在感恩,感谢这个世界,感谢身边所有的生命、土地、植物和自己的际遇,因为这些让自己的存在充满意义。

因为感恩而珍惜这个世界,珍惜他人,珍惜生命,所以感恩也是一种博爱的心态。宗教一般会倡导感恩,对主感恩,这个感恩建立在人的谦卑和感激主的创造上。

心理学说的感恩是一种内心境界,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世界、生命、人类的一个部分,我们因为整体而存在,由此对整体充满敬畏与感激之心。当然,只有我们不忘记对自己也要感恩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精神的飞跃。“我感激我的身体,它让我有能力去体验美、体验爱、体验快乐、体验卓越、体验成就、体验人生五味的酸甜苦辣咸 ”这个时候,你的精神超越了,变得充实和笃定,心灵也会变得成熟。

微妙的心理(5)

初为人母,我有社交恐惧

我本来性格活泼开朗,可自从当了妈妈,一下子陷入极大的恐慌,成天蓬头垢面的,只想躲在家里,不知该如何改变?

很难想象,哪一个做过母亲的人会没有过蓬头垢面的日子。初为人母,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有一个角色重建或角色混乱的阶段。你原有的自我边界在可爱婴儿的啼哭声中消融了。你的生命变得充满母性、宽容和接纳。你不再是过去的你,不再是一个娇小姐、一个被人关注和呵护的中心,你的孩子替代了你的位置。同时你在生活上需要与你的宝贝的生理节奏完全合拍一致,你不再知道白天和夜晚是否还在规则地轮回,也不清楚自己饱着和饿着有什么差别。

读你的来信,感觉你的问题是表面上你已经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骨子里却在拒绝这一角色。这种冲突表现为一种自我认同困难。好在你已经开始为自己担心了,开始审视自己的外表和内心。那些被压抑的、深层面的自我需求开始苏醒。其实,你需要的只是时间,让你从逐步的适应和条件化中去获得一种“双重身份”。做母亲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人的性格是一种复杂系统,它与环境有极强的耦合力,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心理医生并不担心年轻的妈妈会吃尽苦头,相反,我们一般会关注新母亲如何在对孩子“投情”。如果她需要从一个小小的、只会笑不会说的孩子那儿满足自己所有的情感需求,她的角色就会呈现一种母性的忘我,迷失在对孩子的深层需要和依赖中。这种依赖会逐渐演变为一种产后抑郁症候群。这样的病在初产妇中的发病率约占十分之一。解决的办法是你必须在两种性格角色(母亲和太太)中做周期性的摇摆。每天让自己离开孩子几个小时,回到你熟悉的人际环境中,以此来维持两种角色的平衡。

疾病的新衣(1)

我们要回到对生命的基本态度,生命本身是一种存在,它唯一的特性就是时间。从诞生、发育、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构成一个生命的存在序列。在每一个时间序列中,生命按照自己的“本能时钟”去实现它的生物学内容以及延伸的文化定义,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命是一种完成,死亡是它最后的“绝唱”。

健康的观念来源于现代医学,把生命存在的某些状态看成是好的,某些状态看成是不好的。但定义下的好与坏都是生命的常态,生命并不按文化定义去改变自己。医学不考虑个体对存在的内心感觉和意愿,也忽视生命存在的差异性,忽视个人的情感、精神需要和对生命的自定义。

其实,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健康的人。换一种眼光看,不健康的东西是被健康理论创造的,正如有了心理医生,就有了心理学的理论,也就有了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老公没事就去医院

我先生是一个对身体健康特别关注的人。偶尔有个感冒咳嗽什么的,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上医院。有时服药没有快速见效,他会急不可待地去另外几家医院求诊。我不知道先生为什么那么恐惧疾病。

对疾病的恐惧从心理根源上来说是一种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很多人不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时嘴上接受,内心深处却在拒绝。以我个人的临床经验,可以把人们对看病的态度粗略地归为三类:

一是讳疾忌医,轻易不去医院,视医院和医生为危险地带,严重的可以形成“恐医症”。一般来说,对医院、医生有防备的人医学上是欢迎的。因为,人体有许多的差异,同样的病、同样的治疗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人们应该知道在治疗中自己是有自由抉择的权利的,可以自动终止治疗或要求医生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做能减少医源性的伤害。研究那些长寿者,会发现他们都是不那么爱去医院的人,也是对化学药物有心理排斥的人。

二是完全信赖医院医生,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医生。效果如何要看我们的医疗制度、医疗水平是否完善,还要看救治你的医生的个人素质、水平和责任感。医学研究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医从性高的人(绝对服从医生的人)生存率明显低于医从性差的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听医生的话死得更快”。不恰当的医疗破坏了人体的自然康复能力,当然会缩短生命的历程。医学界现在讨论较多的是滥用药物的问题,尤其是抗生素、维生素、营养补液的滥用给人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三是对医生将信将疑,这样的人如果个性洒脱,是医院最好的“消费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吃什么药和吃多久的药。有时间时,他们会战战兢兢地阅读一些医学书籍,热衷于医疗健康信息,希望了解更多以追求就医中的安全感。这类人如果对身体过度关注就很麻烦。首先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对危险敏感,整天被一些可疑的身心症状缠绕,时时感觉大祸临头。热衷于看医生但又对医生持怀疑态度,身心时时处处都在一种对立的矛盾状态,我们把这样的看病称作是在逛医生商店,“采购”医生,恨不能天下的名医都能见一见,天下好药都能试一试,但治病却像蜻蜓点水,朝秦暮楚。

我个人希望人们对医疗报以中等程度的期待与信任,原因是医学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还非常有限,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和现代医学的协调有赖于人们是否愿意改变对疾病的观念。最近,世面上流行一本书叫《疾病的希望》,作者是两位德国心理学家。他们认为:“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生病属于健康,就像死亡属于生命一样。”用另一种角度看,疾病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比如在人体发育中,疾病或感染会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体温平衡系统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创伤会加速皮肤和骨骼的修复与新陈代谢,使之更具有抵抗力;等等。比如,不小心吃了不好的东西,拉肚子就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排出毒素。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崇尚自然与自我康复的新观念,生病的时候停止使用化学制剂、药品,少进饮食,多喝水,依赖自身的康复机制,减少脏器消化代谢中的负担,允许身体经历疾病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以此来促进康复,增强生命力。你可以鼓励先生给疾病两三天到一周的观察期,如果是感冒咳嗽自然会好转,稍重一点的病首先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和,吃易于消化的饮食,补足清洁的水分和呼吸新鲜的空气,然后才是服用毒性小、副作用少的药物来减轻症状与体征。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健康信息的过剩、极端化倾向、伪权威色彩与自相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人们已经彻底地失去了对健康的自我鉴别能力。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信息病,是人们或多或少地受了某些或某类信息的误导、干扰、冲击和过剩所致。信息是有能量的,正如有的科学家大胆地说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一样。接受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疾病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因为疾病让你坦诚,让你关心并检视自己,就像车内指示灯亮了,提示你需要为车修整或加点什么。拒绝疾病甚至不惜“饮鸩止渴”来消除疾病的人,疾病就真正成为了人类的敌人。

疾病的新衣(2)

朋友说我有强迫症

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怀疑水龙头没关好,煤气没关好,钥匙没带,反复检查还是不放心。朋友说我是强迫症,我该怎样摆脱这种心理?

人的内心有一种对现实的建构能力,你一个人独处,安全是你最关心的,因此,你常常会体验到莫名的紧张。当你关注这样的感觉时,你的内心就有了很强的无中生有的创造力。至于是不是强迫症要看你反复检查之后是否就放下心来,是否妨碍了你的正常生活,如果只是内心的紧张,那么这种强迫就是你的情绪需要而不是问题。

要理解强迫的观念,就要想到人在清醒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散乱的、无序的念头一闪而过,这是大脑为了保持清晰而需要的信息流。很多人注意不到自己已经有过什么担心,没有关注就没有存在。强迫的人善于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并由逻辑去分析、批判、强化它们,结果类似的念头就越来越多,好像是自己挖坑再往下跳的样子。

允许世界的不可知与混乱,你才可以接受内心的不安、不确定感和无序

强迫的人俨然像个哲学家,对人的思维过程感兴趣,所以很多微小的念头在他那儿被津津乐道地阐述和重复。说强迫的人痛苦是假的,说他们随时优越地对人显示自己思维过程的逻辑性与精确性,并以此沾沾自喜才是真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快乐?是文化没有标定这样的能力是人类高智力的表现,而把这样的思维看成是病的结果。仔细想想,很多杰出的人都曾有一段强迫性的生活,在强迫的思维中操练了自己掌控科学、社会、宗教、文化事业的心理能力。

强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词,意味着不自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内心不自由呢?自由是需要代价的,比如冒险、责任、恐惧、失控;强迫是一种对规则的服从 安全的规则、干净的规则、正确的规则,借此我们可以逃避不洁感、不安全感和犯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寻求干净、整洁和一丝不苟呢?因为这些是我们喜欢的文化。文化告诉我们“你必须永远正确、不犯错、有条不紊”,人就这样去做了。结果发现,绝对正确的东西简直是恶魔,它让你寸步难行。

其实,规则对强迫的内心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预兆式的恐惧和行为后的自责。这两者非常矛盾,前者说你不这样做就不行,天会塌的;后者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天都塌下来了!其实反正天都要塌了,就让它塌好了。当然,强迫的人要这样想就不强迫了。我觉得强迫性思维是科学的产物,科学排斥、也不能忍受不确定,科学喜欢逻辑与线性规则。强迫的人也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喜欢线性的思维和对规则无条件的屈从。所以,大多数前一百年的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是有强迫行为的人。不过,后一百年的科学家都是混沌理论、超弦、存在、复杂思维者,强迫的人不再可能在科学界成名。

要解决你的强迫,根本是要解读你内心的文化规则,不要相信心理学说的洁癖是对往事性创伤的压抑或处理,反复检查是缺少安全感或“超我”的霸道,因为很多解释不是导向问题的松解,反而促进问题的固化和你的无力感。相信强迫是你在训练一种科学的、绝对正确和一丝不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首先阅读混沌学,学习复杂思维,然后接受新物理学的定义,把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放进旧纸箱。容许世界的不可知与混乱,你才可以接受内心的不安、不确定感和无序。

解决强迫的技术最有意义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每天给自己定下来清晨四点起来,要检查二十遍门窗、煤气,洗三十遍手,请一个人给你计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怎样,你差不多会变疯了。疯子是不会强迫的,清醒的人才强迫呢!当你变得有点疯的时候,思维就自由了。

另一个技术是道家思想,要摆脱某种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不去摆脱它,与它和平相处,甚至喜欢它。因为强迫状态是一种双向的循环冲突:一件事你不愿意去做,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做后又倍加后悔和懊恼,并体验强烈的矛盾与痛苦。对这种内心悖论情景的解构就是:想做就去做了,别跟自己较劲,也不去评价,像一种禅的境界:“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疾病的新衣(3)

网瘾怎么医?

我做什么事都容易上瘾,最近好像得了电脑依赖症,每晚打网游打到半夜两点,就是停不下来,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我想,决定一个人能每晚久坐电脑前打游戏,需要有两点:

1. 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并且不再愿意去寻找新的追求;

2. 上瘾行为会给人一种忘我与放松,对现实的解脱,对内心焦虑与愤怒的处理,这是继发的心理获利。

缺少任何一点,电脑依赖症或其他相类似的上瘾行为都是不能维持的。

人类的内心普遍存在着依赖情结或成瘾倾向,这样的特点主要是用来应付生命存在中的三类基本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些焦虑会陪伴人从生到死。焦虑的存在维持了生命的活力,却需要一种释放或处理方式来与之达到大致的内在平衡。每个人对焦虑的忍耐阈值不同,对焦虑的释放和处理也不同。一般来说,使自己焦虑疏解的行为、活动、兴趣、爱好、社交都是良好的释放情绪压力的方法。成熟的释放方式适度、合理、节制、具有节律和规律。幼稚的处理焦虑的方法是不现实的,比如无意识地通过转移、投射、压抑、退化等自我防御机制,达到一种虚假的内心平衡。这样的释放常常是过度、成瘾、不合理和无规律的。

成瘾的象征意义是固着,即不再接受更新。焦虑的象征意义是寻找,总是在寻找而又苦苦寻求不到,就形成了焦虑。成瘾行为当然是缓解焦虑最方便的做法,一片药、一个收集物、一杯酒、一壶茶、一段情欲都可以是追求中的替代品,让人们忘却生命负载的终极意义、目标和对幸福的追求。其实,所有的形式都可以成为成瘾物:金钱、权力、知识、爱情、娱乐、运动、食物、宗教、毒品、酒精、安眠药等药品。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激发人的内心体验都可以成瘾。

当然,上瘾是幸福感与满足感的快速达成,不用久经磨难,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生命的激情与高潮体验。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网络聊天依赖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些困难;网游依赖的人绝对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有社交恐惧的人容易饮酒上瘾,以此获得人际关系中的完美体验;渴望在不自由的关系里获得自由,香烟可以帮助人达成瞬间的现实飞跃。药物上瘾也有很奇特的区别:需要激情、赞赏、卓越的人服用兴奋剂(可卡因);需要回避现实冲突与烦恼的人服用麻醉剂(大麻、海洛因);需要超越与高峰体验的人服用致幻剂(LSD);需要对痛苦麻木的人服催眠剂(安眠药),睡着了就感觉不到了。你依赖什么就是你需要却难以得到什么,用一杯酒、一支烟、一片药、一个游戏来做替代品,得到内心片刻的安宁。

现在我们要回到问题描述的情境中,我们要问你打网游改变了什么 是否减少了你与什么人的接触,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自我空间?或者是否回避和化解了什么内心冲突,忘却了什么样的烦恼?暴力的网游往往指向攻击欲望的实现、愤怒和敌意的畅快表达。把对现实的愤怒发泄到非现实的领地是安全的。游戏对暴力的合理化,让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的内心充满残酷、嗜血的欲望与对杀伐的快感。

我们还要问你游戏结束后的感觉是什么 是心满意足,还是意犹未尽,或后悔不已?心满意足是一种需要,继续网游下去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你情绪的调节物。意犹未尽就要小心,因为游戏已越过边界进入了你的生活,你被它牵制和干扰了。从禅的境界来看,你玩游戏的时候,游戏(制作者)也在玩你。后悔不已是一种心智的警觉,游戏已经在毒害你,让你成为它的奴隶,像吸毒的人最终从毒品的主人沦落成为毒品的奴隶一样,送走你的电脑是唯一的自我拯救之途。

疾病的新衣(4)

狂躁型抑郁症

我遇到很多不顺,最近经医生诊断有狂躁型抑郁症,我不敢告诉家人,不敢告诉男友,怕他们会把我当病人看待。

首先你需要质疑医生的诊断。狂躁抑郁症是精神病学的专业标签,指双向性情感障碍。它的诊断需要有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具有心境与环境不协调、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受损,病期缺乏对病症的认识和自我协调能力,睡眠减少,易激惹、抓狂与自杀,夸大与自贬,话语多与沉默寡言并存或交替出现。一个典型的狂躁抑郁患者并不需要告诉别人,相反,恰好是被别人发现而自己却不自知。不过,医学统计认为,人群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有双向情绪色彩,是否给予临床诊断还要看是否影响了当事人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

其实,每个人的情绪曲线都有兴奋与沉郁的变化周期,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把情绪的变化周期(频率)和变化的幅度(强弱)看成两个参照轴,人的情绪状态分为四种类型:波幅小,情绪周期交替快者是活泼型;交替慢的是沉稳型;交替快,情绪波动大,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剧型人格,喜怒无常,好在是大体平衡;周期慢,波幅大,被人感觉此一时、彼一时,这是一种躁抑色彩。后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稳定。

我有个朋友,每年三月到九月是他的沉郁期,不爱读书,整天睡觉,上班懒懒散散,工作马马虎虎,而九月到第二年三月,是他的兴奋期,“十处打锣九处在”,什么事都来瞎掺和,哪儿都听得见他的欢声笑语,让人爱恨交加。我们常调侃他是夏眠动物,天气变冷精气神倒来了。奇怪的是,他自己倒很认同,从不把自己当另类,结果是我们也只好认同,权当是他的个性特征。久而久之,离了他还不行,觉得生活中少了一笔亮彩。

轻躁是上帝给这一类型人的礼物,作为补偿,上帝也会拿走他们几个月的快乐,让他们处在恶劣的心境中

双向情绪色彩也许是个更贴切的,不易引发你不良联想的标签。它只是人对环境的适应问题,而非医学问题。比较有意思的是轻躁状态,这差不多是生命在非人性化的、压抑的环境中能够不靠药物就免费得到的完美体验。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充满对世界的好奇,总是乐滋滋的,哪怕谁家花盆被风吹落砸在头上,瞬间的愤怒后喜悦又会控制他。这样的人到社交环境中是良好的润滑剂,幽默、风趣、逗人发笑、耍小聪明,哪儿都有他的身影。他们学习效率极高,在心境不良下欠下的半学期功课,短短一两周不吃也不睡地补完,考试成绩能出奇的好,让那些勤勤恳恳的学子们气得吐血,让老师大跌眼镜。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

轻躁是上帝给这一类型人的礼物,作为补偿,上帝也会拿走他们几个月的快乐,让他们处在恶劣的心境中。如果我们不想保持双向情绪,那么在快乐到来时我们就要自觉节制,不让喜悦那么集中、快速地勃发出来。心境低落的时候我们自觉地增加活动,不恋床,也不回避人际交往,让情绪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得到恢复。当然,渴望奇迹的人不必这样做,但不变的哲学是,快乐是需要痛苦去平衡的。

疾病的新衣(5)

得了厌食症

我有厌食症。情绪不好的时候,会猛吃零食,吃完后悔不已。平时我尽量不吃东西,专挑没有营养的蔬菜与水果,吃多了我还会悄悄去吐,怕自己长肉。

情绪的宣泄对每个活着的人都很重要,古人也有借酒消愁、长歌当哭的情怀。人们对情绪舒展的多种特色,构成了人文社会情绪行为的多样性。比如:谦谦君子生气的时候能去找人理论、打架;行为规矩的人去抽烟喝酒;生活节俭的人胡乱花钱 人对情绪的宣泄大多与自己的禁忌有关,平时最忌讳什么,伤心起来就专干什么。你一不高兴就胡吃海塞,那减肥自然是你日常最关心的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贪食就成为惩罚自己的最好办法。

厌食是人妄想回归婴儿时代最无意识却最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食物对人的第一联想是发育成长,厌食的潜意识语言是我不想长大。看看有些父母对待厌食的孩子,你立即会想起父母拿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大人不惜百般地迁就他、喂他、哀求他、逼迫他多吃一点点。厌食让人重新回到了孩提时代。

用精神分析理论,厌食还是对性爱的拒绝。这类厌食行为几乎全发生在年轻女孩子的身上。身体发育会出现女性的曲线,由此联想到性,于是女孩子用厌食来对抗对性的恐惧。

在宗教立场上,厌食是一种净身行为。食物是糟粕,要让身体保持洁净,少吃糟粕的东西是唯一可行的。节食是很多教徒修炼的必经之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少言节食才能达成精神的升华。那么,人为什么要节食?是为了对抗人性中的贪欲、渴望、权力、性欲、被爱、享乐欲 要放弃厌食,就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内心是不完美的,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形体和心灵,坦诚地接纳自己的贪婪、欲望、性冲动、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才能使厌食看起来不那么重要。

在我的经验中,厌食的人潜意识或拒绝女性角色,或反抗父母权威,或逃避现实焦虑,这些情况也占相当的比例。饮食的象征意义是接纳、消化、融入自我,节食的人则缺乏接纳的勇气,也不承认现实。保持身体苗条只是一种美丽的谎言,大多数厌食者的苗条不是美学上的,而是心理层面的。真正追求苗条的人并不排斥食物,只是不多吃。

厌食的最后一个象征是不畏惧死亡。吃不进东西往往是濒临死亡者的一种表现,厌食者在玩味死亡。他们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还那么坚决地闭紧嘴巴。百分之二十的厌食症会因为内脏器官衰竭、感染而死亡,不能不说厌食是一种巧妙的自杀。不过,厌食的后期无一例外会暴食(贪食),控制不住地把找得到的东西都吃光。这是对死的藐视后面潜藏着对死极度的恐惧。坦诚地面对,并强化对死的恐惧差不多是治疗好这类厌食症的最根本方法。

吃了三年抑郁药

我常常很抑郁,医生让我吃抗抑郁药已经三年了,我还是摆脱不了。我该如何做?

抑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最普遍的体验。英语depress,有被压倒的意义,被什么压倒呢?被环境、被文化、被自我知觉所压倒吗?一个人被打倒了,倒在地上,只要他不再爬起来,谁也不能再一次打倒他。抑郁给了我们一个休息的理由。既然谁都不能再加害于我,我就可以喘息了。当我们很累、很不安全的时候,容易被人打倒的时候,我们欢迎抑郁的到来,我们可以合理地倒在地上,获得安全。

在这个意义上,抑郁有的时候表达了身体的诉求,拯救了人的生命。当精神还处于高涨的时候,我们忘我地工作,忘我地付出和奉献,忽视了肌体的耗竭和生命的日见脆弱。抑郁来了,它让我们倒下,得到了别人的奉献、关爱、帮助和体贴,精神虽然是不快乐的,身体却在休息,生命的力量也在恢复。我们的大导演、大画家陈逸飞先生如果当时有抑郁来帮助他,他可能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拒绝抑郁帮助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其实,抑郁需要的是一种能力,是身体对情绪、压力、疲劳的感知能力,缺少这种能力的人,不能感觉到自己已近崩溃,过劳死往往就找上他们。

想想如果抑郁这个词没有被好事者发明,我们只会对抑郁的人说:“你太累了,你需要休息。你可以在床上多躺躺,让别人来照顾你。”那么,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也不会让自己情绪低落太久,因为你是正常人。当你接受你是一个抑郁病人,你的很多过分的行为就变得合理,你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疾病给你带来的利益。疾病的确有一种很强的改变环境和关系的能力,关键是你是否知道如何来利用它。

心理学解释抑郁是愤怒的朝内释放。因为担心攻击性、愤怒和敌意的泄露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把它朝向自己,攻击自己是安全的。心理医生有时会故意激怒抑郁者,如果他们愤怒,抑郁立即就会减轻。抑郁的另一个心理解释是逃避责任。伴随抑郁有强烈的无力感、无能感、失去活力,这样的人是不能承担责任的。当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事,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抑郁就来帮助他解脱这样的责任。

人们只有接纳抑郁的情绪,把它视为一种情绪常态,并采取积极措施去适应和改变,才能成为抑郁的朋友。德国的托?德特勒夫森说:“不要认为疾病是多了什么,换个角度想疾病是少了什么?比如车里的指示灯亮了,提示我们需要加油续水。”抑郁也是人体的一盏指示灯,它提示我们身体需要休息,情绪需要宣泄,生命需要爱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制欲望,减少过度的辛劳,因为抑郁使我们清心寡欲,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

有的时候表达了身体的诉求,拯救了人的生命

我们对抑郁的恐惧来源于文化对抑郁的解释。我们总看到抑郁可怕、糟糕的一面,我们得到的只有烦恼、灾难、绝境甚至决定结束生命。如果文化提醒我们抑郁也有好处,我们无意识地就会把抑郁导向一种宽容,并利用它为自己获得在不抑郁的时候得不到的利益。善待你的抑郁也就是善待自己。

疾病的新衣(6)

以自杀相逼的好友

我想知道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什么心理时,会用自杀来逼别人为他做事。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是否就应该产生自杀的念头?

凡是涉及“自杀”两个字,都会对交谈者产生无形的压力。因为自杀是一种文化禁忌,也容易激发人对死的联想与恐惧。虽然死这个现实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人总在本能地回避死的问题,心理医生也不例外。每当我面对一个要自杀或有明显自杀倾向的人,都会放弃专业规定,向当事人让权。在心理培训中我们接受了尊重自杀这样的思想,自杀是一种权威、一种尊严,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人没有主导生的权力却有选择死的权力。但文化传统让我们两难,我们必须尽到努力去挽救自杀者,并向他们提供尽可能的人性关怀。

在自然界,哺乳动物差不多都有自杀行为。我们必须坦陈我们对生命现象知之甚少,生命的延续、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则,不是人类文化可以完全洞察的。文化有时很可笑,英雄挺身炸碉堡、堵枪眼,就不称为自杀,而是献身。其实,这也是自杀,只是文化可以给这类自杀找到意义,而普通生活中的自杀没有意义。但我们也知道,意义是文化建构的,人类的自杀是存在一种意义的,象征生命的更新与循环,只是这种意义不被文化接受而已。

自杀有很多变种,有的人想死,但又畏惧死,怎么办呢?就做一些更可怕的事让自己该死,不得不死。当他杀了人以后,想不死都不行了。要注意这样的自杀可能杀的是自己的亲人或认识的人,平时没有多大的仇隙,只是容易找到机会实现自己的目的。系列杀人犯的内心深层也是渴望死和不停地寻找死的人。研究犯罪心理学你就会了解想死、不怕死是犯罪的深层根源,想死的人不尊重生命。鼓励人们珍视生命、恐惧死亡可能是抑制犯罪最好的文化策略。怕死的文化是把社会导向和谐、安定、平和的文化。

另类自杀是一种迂回自杀,表面上不是自杀,实际上哪儿危险就去哪儿。有些职业和运动场所差不多是无意识中想自杀的人聚集的地方。登山或出警时和这样的人结伴你可能会倒霉。他们高度地不关注安全,因此很勇敢。电影《狂徒凶警》讲的是一个警察误以为自己得了肺癌,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想因公殉职得到大笔抚恤金,哪儿危险就往哪儿去,结果制住悍匪。当然,拼命地抽烟、喝酒、吸毒、开快车、冒险、性乱、饱食终日的人也要算是另类的迂回自杀者。

还有一类自杀者更是千姿百态,这种叫“伪自杀”。他们本身并不想死,却选择自杀的方式,当然无一例外地会给自己留下后路可以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根本就死不了(如切割皮肤、服少量药物,跳进很浅的水池等)的方式。他们或是以死对某个人要挟;或是为了取乐(自慰中的勒颈);或只是寻求宗教体验(如对死亡的超越体验)。

具有边缘性人格的人容易用自杀来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境,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割腕,但不会很深,只是要流一些血。另一类是癔症性人格,他们的自杀有更多的表演性和戏剧性。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是自杀总是发生在他的愤怒指向的人或相关的人在场的时候。这样的自杀旨在制造一种控制,给对方套上沉重的枷锁。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珍惜生命才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目的。因为珍视生命,我们珍惜自己,珍惜这个世界。尽管我反对迂回自杀和伪自杀,但对那种绝对的自杀还是保持高度敬畏。我坦陈自己对自杀知道很多却懂得太少,只能接受它是人类自然死亡的一种方式。

疾病的新衣(7)

失眠的痛苦

我常常失眠,整夜整夜不能入睡。痛苦极了,谁来帮帮我?

必须承认失眠也是人类普遍的体验之一,有谁敢保证从来没有失过眠呢!要解决失眠,先要来理解睡眠是什么。不过,我担保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理解睡眠。不要相信医生或神经生理学家对睡眠做的科学解释,那只是解释而已,睡眠的真正意义还没有被发现呢!关于人类或哺乳动物,甚至脊椎动物为什么需要睡眠而不需要冬眠,睡眠在生物进化中有什么意义,存在很多假说。如新陈代谢说、能源节约说、生物节律说等等。我也不知道睡眠在生命水平上的意义,还是不说为好。

我想对失眠者讲一些睡眠的象征意义。睡眠是人类对死亡的一种体验,睡过去了,失去了意识,跟死了一样。在古代文明里,人们就寝前需要进行一些仪式,代表在告别这个世界,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那么,我们立即发现失眠是那些不太有安全感的人容易陷入的境地。死是一种放下,不愿意放下、恪守、执著、自控的人常常是睡不着的。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来放下烦恼、放下责任、放下欲望、放下焦虑更开放地生活,就是治疗失眠症最好的方法。

失眠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很多时候不是睡眠本身,而是因失眠激发的联想。往往我们越是高度地在意失眠的危害性,失眠就越严重,失眠后的躯体不适感也就越强。如果一个人第二天要去从事一件重要的事,比如高考,头天晚上他就会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失眠”!结果就像应验般的,失眠应召而来。于是,他想当然地就觉得:完了,明天的考试不行了。这是个自我寓言式的暗示,结果早上起来,心智就要强行把自己检查一番,立即会发现很多的不适症状与体征,暗示进一步加强。结果可想而知,他要考得好才怪。

对失眠的害怕正好是失眠得以维持的根源,可惜很多人本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轻而易举地击败失眠,却想不到要这样做。对付失眠的方式就是坚决不让自己睡觉,为自己安排许多的、做不完的事。你再看看,还没有怎么做你就鼾声大作。

美国有一种睡眠管理方法,你不是只能睡四个小时吗?那好,凌晨两点你再上床去。不仅如此,这个方法还要求人们对自己说时间就是生命,睡四个小时还是太多,明天争取只睡三个半小时,后天争取只睡三个小时。让身体处在一个极限里,最后再放任自己按自然的方式睡觉,结果失眠症就自然消失了。

解决失眠需要建立崭新的世界观和对失眠的认识,学习放下,接受生活中不安全、不确定、不可知的感觉。其实,失眠是一种对危险的警觉,因为睡着的时候最不安全,不能及时地反应。这样的人应激水平都很高,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分泌也多。那么,失眠者要问自己在警觉什么?害怕什么?睁着眼又在防备什么?失眠的时候要保持愉快的联想,不给自己不好的暗示,虽然你还是睡不太好,但你对失眠的感觉会大不一样。失眠不再是被你高度关注的问题,摆脱失眠就为期不远了。

失眠的时候要保持愉快的联想,不给自己不好的暗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851/829195767977.html

更多阅读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名言

沟通从心开始 佛山市高明区第四中学李建华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人际交往在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的方法和方式。3、情感目标:培养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

胡因梦谈《改变从心开始》 胡因梦身心灵讲座视频

《改变,从心开始》的作者罗伊-马丁纳能到国内来授课,是我的朋友花了两年时间不断与马丁纳老师联系,且有胡因梦与张德芬牵线,最后才请到的,是非常难得的课程。胡因梦也是这本书的译者,她曾在新浪网上有一个专题谈这本书,与大家分享。此外,回答

校园心理剧:《沟通从心开始》剧本

校园心理剧:《沟通从心开始》剧本剧名:《沟通从心开始》学校:周南中学顾问:王月林老师、刘正华老师、刘丽老师指导老师:文芳老师编剧:罗宁编导:席乙司配乐:《菊次郎的夏天》序幕《不论多少次》游戏中插曲《忧伤还是快乐》落幕

专栏:谋势突围,从心开始

专栏:谋势突围,从心开始陈荣华在前不久召开的半年度表彰会上,我们特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奖项—蜗牛奖,颁给增长率排名倒数五位的大区经理。今年整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尽管我们上半年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近50%,但明

声明:《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_幸福从心开始》为网友澈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