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简析平民化伤痛感电影的意识形态

摘要: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现在除了青春题材的电影,这种平民化的伤痛感的电影也油然而生,随着一代人的成长,人们记忆中的样子显得尤为珍贵,街角弄堂里成长的滋味让现在的我们咀嚼起来意味深长。

  关键词:意识形态;平民化的伤痛感;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现在大部分除了青春题材的电影,这种平民化的伤痛感的电影也油然而生,随着一代人的成长,人们记忆中的样子显得尤为珍贵,街角弄堂里成长的滋味让现在的我们咀嚼起来意味深长。现在的80后、90后是当下电影消费的主力军,再者,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的逐步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逐步好转,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歌颂爱情的意识形态上。所以,近些年来关于爱情题材的电影越来越繁盛,有部分人逐渐产生了意识疲惫,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进一步咀嚼生活的层面上,平民化的伤痛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存在本身具有的认同感。
  无论是青春题材的电影还是平民伤痛感的电影,都是对意识形态的反映。例如,在电影《白日焰火》中没有华丽的物质基础,整个电影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感情,以80年代的街角弄堂为背景,以真实反映真实,没有华丽的渲染,每一个镜头都有在整个电影中存在的价值。对于电影开头张自力同事在出警执行任务时候的殉职,电影没有过多的描写而是一笔带过,与其他电影对待死亡的反应有所不同。其表现出每一个人在每个职位上所付出力量的一种平凡,又很好地衬托出了一种伤痛感,因为平凡所以伤痛,同时也很现实化,表达了生活的不易。
  柏拉图认为,历史和生活都是对某种绝对意识的模仿。文本和影像都是意识下的产品,它的源起有某种强烈的主观意识,或者说它的出现必定有它的目的性。大多伤痛电影的成功取决于内容,电影中的背景跟人物的心理状态高度统一,在《白日焰火》中,女主人公吴志贞是一群旧社会女性的代表,表现出女性压抑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男性的压迫。同时,电影的表现手法很有咀嚼性,用重要的分镜头来表现重要的时刻,如在不法分子杀害了张自力同事被张自力击毙在地,留有一口气把枪对准张自力,导演用血淋淋的手和一声女人的尖叫来表现主人公张自力的受伤,用这种潜意识的意识形态来表现张自力中枪的重要时刻。
  在电影《山河故人》中,张晋生说了一句话让我们都印象深刻,他说中国的法律不允许有枪,现在澳大利亚的法律改了可以有枪,我现在有很多钱,可以买很多枪,但是没有一个故人。故人有两个,一个是前妻涛儿,另一个则是情敌梁子。张晋生买了很多的枪,桌上摆的全都是,但他说他却找不到敌人。其实他是用这种方式在思念梁子,因为他当年曾经想干掉他,但也许梁子已经不在了。张晋生随着事业的成功也变得越来越孤单,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张晋生对故乡的那种感情,是中国人对故乡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所有漂泊在外的人深深体会过的。思乡之情甚至自古开始就传承了中国人的民族之魂,代表着中国人从始至终的归属感,人们意识形态的体验异常浓郁,所以才让观众产生了共鸣,进入了我们的主观意识。因为肉体上的痛跟精神上的痛是不能比的,这就带给我们很多伤痛感,电影是艺术的体现,也是主观意识的体现,电影是人们精神的载体,是主观意识的载体。当跟人们的感情产生共鸣时才会达到传达的效果,所有的商业电影都是围绕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跟人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传达感情,所以说我们所熟悉的场景出现在电影的内容形式上,恰恰是为我们的主观意识做铺垫。这是贾樟柯赋予《山河故人》的三个画幅,对应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代。从1999年的世纪末之舞,到2014年的故人分崩离散,再到2025年的隔岸遥想,宛如一曲被逐渐拉伸的哀歌,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代人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的体现,见证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强大是我们心中所期望的,一点一滴的改变是中国发展的见证。电影的内容是一代人在中国当下发展中的深刻写照,见证了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相信现在的60后和70后深有体会,会在意识形态中映衬出许多感情。电影中给观众留了很多空白,让观众来想象,不像其他电影描述得那么清晰,恰恰也表现了每个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有所不同,给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咀嚼其中的内容,这样更是让人反思。例如,电影到最后表现的内容都很模糊,儿子跟母亲到底有没有相遇,张晋生跟涛儿之间因为什么才离婚的,生病的梁子到底有没有好起来,涛儿为什么包了那么多饺子,因为听到了谁的呼唤所以才开心地跳舞,这些都没有描写得太细致,因为每个个体被赋予了不同的主观意识,是为了给观众留出更多的空间去想象。电影的内容随着观众的想象在或有或无之间变得格外有趣,给电影平添了许多色彩。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简析平民化伤痛感电影的意识形态
  电影的伤痛感就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体现。笔者非常赞同黑格尔的理论:艺术的内容是理念,它是内在的;艺术的形式是显现内容的感性形象,是外在的,借助于外在的形式才能表现内在的理念。形式就是要跟内容互相呼应,相辅相成的,外在的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是由本身的内容派生出来的,然而其形式就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是物质的本质,是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以及呈现事物的表达方式。电影的物质就是电影的内容,是电影传达的感情,电影是人们的精神消费,所以说精神的传达就是电影的物质体现。像电影《山河故人》和《白日焰火》这一类的电影,都是导演对人生的历程有了深深的感悟和体会,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恰恰是你曾经触手可及的,那些曾经不屑的觉得不重要的,这些会与我们的主观意识感悟产生共鸣。此外,电影的布景也很符合我们当时主观意识中的记忆,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小时候深深刻在我们心里的那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的辅助,才更有力地表达出电影本身想表达出来的情感。正如这种电影的产生,顺应了人们的心理,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一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现。
  总之,现代电影的伤痛感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对主观意识的体现,是对人们主观意识的物质反映,它有一定的社会共鸣性,有效地对每个人的主观意识做出不同的体现。每个人对于伤痛感的痛点是不一样的,所以电影的物质形态是抽象的个人体现,有一定的主观性,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基础,所以电影的产生是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951/348095089991.html

更多阅读

《公孙九娘》简析 聊斋公孙九娘

《公孙九娘》简析  公孙九娘出场前,作者先交代了“于七案”。清室入主中原后,汉族人民的反抗此伏彼起。顺治十八年,山东栖霞于乐吾(即于七)举兵抗清,占据了岠嵎山,遐迩震动,波及八个县城。清廷发兵剿伐,所到之处,不问皂白,见人便杀。起义军

简析《孔乙己》 孔乙己原文

简析《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主人公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为了

声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简析平民化伤痛感电影的意识形态》为网友高调恋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