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活,就是生存、活着,“生”不仅仅是存在着,更是一种存在的状态,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活”的好坏。有些人认为,生老病死都是命中注定,便采取随之任之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一个懂得“养生”的人,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药王孙思邈
1、运动
有一句俗语说“生命在于运动”,展现了运动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唐朝医师孙思邈曾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改善身体各个结构的协调运转,从而强身健体,疾病自然化解开来。然其又言,“身体常使小劳,则可百达和畅”,诗人陆游也说“形要小劳之”,可见,“劳”是使生命得以健康生长的因素,然而必须掌握好这个“度”,要根据自身状况把握运动的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导致“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对于现今大多数上班族而言,这“五劳”便是致使其健康受到损伤的关键,上班族长时间用眼、长时间坐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缓慢,长时间站立和行走也对膝关节和腰肾有害处。工作之余,得空闲时间休息,长时间卧床也会使肺部缺乏新鲜的空气,影响整个人的气血。中国古代就有射箭、马术、滑雪、角抵、相扑与摔跤、武术拳术等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2、静心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即要静心、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意思是追求安宁那么外物感动我就轻,崇尚和谐那么我感应外物就顺,外轻内顺,那么人生的道理就具备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说“心安病自除。”而“安”“和”的前提则是“宽”与“善”。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要想怡情养性,就需要善言善行,宽以待人。所以修身养性,在于宽善,能够以平常心待人和事,善待,宽恕,才能静心、顺心保持一颗心静,才能使身体安和。古代传承下来的太极拳、琴棋书画等就非常注重一个“心静”。
多吃五谷杂粮
3、食节
饮食始终是养生一大环节,医学总说“内调”,就是要在饮食上下功夫。饮食要注意食的食物,更要注意一个节制。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指稻、麦、黍、稷、菽五种粮食作物,即玉米,小麦,黄米,粟,豆类,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五果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提供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不足;五菜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要注重饮食营养的调和,谷类、水果、肉食、蔬菜互相搭配,不可偏食、挑食,然吃食不要过度,否则就会破坏其相互协调的效果。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宜缓,宜八分,宜淡些,宜温暖,宜软烂。”其中也可见饮食的“节”:早、慢、八分饱、清淡、温、软。因此谷肉果菜相互调和,并且注意节制,才能达到营养均衡,体质强健。
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提出养生“三慎”:“慎劳逸”: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意即在于适度的运动;“慎情志”:淡然物语,神气自满,意即做到心境恬适自然;“慎饮食”: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意即食为根本,但要有适当的节制,所说的便是运动、静心、食节,也就是所谓的内调外调。再如庄子的“少私、寡欲、清静”;明代医学家袁坤仪养生“五曰”: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也全都不离这三点。由此,懂得了养“生”之道:运动、静心、食节,才能活得更精彩,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