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一个群里聊,有个粉丝把我之前文章的一些精华做了总结,发在群里,然后很多群员就说好厉害,你说的太好了,说明什么呢?很多人看过我的文章,基本都忘记了,把内容分散在很多文章里,好多人就不懂得哪些是自己需要的。
还有很多人非常认真,有的把自己需要的点做笔记,有的还打印出来,每个人学习的方法不同,但是能运用到实际的服装生意中,才是最有用的。
看了干货不思考、不执行,等于没看。我们写东西,不可能整篇文章都是能触动到你的点,有些段落可能张三会喜欢,有些段落李四更爱,这叫众口难调。
大部分干货都是零散性的知识点,很少有连惯性的系统化干货教程,所以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干货与运营秘籍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大部分的时候写东西,不可能一次性能把他表达的东西完美的呈现出来,人无完人,老汪写东西的时候,很多想好要写的,到后来文章发出去了,才想到有些其实可以写的更好,有些忘记写进去了。
于是你在服装实战执行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似乎少了什么“零件”,在某个模块好像少了哪方面的灵感,或者说是核心的地方都不知道该如何执行。
干货确实能让你服装之路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你如果学会了将这些缺失的零件,通过自己的能力,把它领悟出来,你以后的服装之路才会有自己的东西。多学习,多去看干货,可以从中看出别人的经验,前辈们做服装店的思路是什么?
但是看了干货后要去思考,尽量执行落地,不去执行,就算你看十万篇干货也教会不了你多少运营方法。老汪统计了一下,每看一篇干货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左右,而所去思考的时间是5-10分钟,去执行的时间可能是三个小时以上,但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去这样执行呢,或者说做一场促销活动要花3万左右RBM,又有多少会去做?
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我们常常在看了一篇干货文章3-5天后就把内容忘得一干二净。这就造成了前面群聊的问题。过几天,我把干货再说一遍,你又会觉得新鲜,所以你的脑袋里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但是执行力是零。
一个人所有的经验与干货都是会输出完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去创新,去尝试各种方法理论,才能源源不断的有知识储存。所以干货需要不断地去储存与思考去交流,看一篇干货花10-15分钟,而所吸收完却需要半小时以上思考时间,执行至少也要三小时以上,这才是看干货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完一篇干货,或许是因为当时情况很忙,看完就放一边了,然后一天下来,到第二天的时候,已完全把内容给忘了。在这个时候,把文章收藏到微信,然后进行分类,方便下次阅读。
天赋这东西,我们尚不谈,以目前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值得谈天赋。有人看完就能记住,而有的人要读三到五遍才可以记住;所以没有天赋,还是要靠功夫。
实体行业会越来越正规化,你去哪里都会被管理,而管理是让你更优秀,进入实体行业不是自由,而是要对公司、对顾客负责!如果你不是出生豪门请你努力,你没有好条件就没有资格说放弃。
你想要好的成绩。虽然你想要的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你总容易对自己外在不满意,希望自己做事情做得更好,有更多的成绩,有好的品味、长相、知识……
你总是对自己的习惯不满意,想要好的习惯。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健身、节食、规律睡眠、做事有始有终、有执行力、有时间规划……
你总是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想要很多好的人格特质:希望自己是个勇敢、坚强、乐观、勤劳、充实、果断……的人。
有时候你会在看到别人的时候,默默羡慕,寻思着我也想有这些。有时候你会在看到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感到丝丝心凉,想努力改变自己。更多的时候,你都在跟自己默默较劲:我要变得优秀起来。
也许你没有刻意罗列过你到底想要哪些优秀。但是这种默默较劲的感觉,我想你一定不陌生。
你想要的优秀很多。你的应对方式通常就是打鸡血,鼓励自己,要求自己,鞭策自己,骂自己。不停地给自己偷偷设定目标,方方面面。结果越打越累。结果就是你马不停蹄地在改变改变改变,努力努力努力,即使你的身体没有在努力,但是你的心却没有一刻放弃努力。
你想要做的越多,目标越是庞大,渺小感越是强烈,无力感越是强烈。
每当你体验到糟糕,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呢?即每当你体验到差劲、懒惰、懦弱、拖延、虚度了时间、做错了事、早睡失败等时候,你怎么对待自己呢?
通常时候,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好的,不对的。你就开始讨厌自己,嫌弃自己,骂自己,恨不得扔掉自己,杀死自己。这时候你就没有活在自己里了。你活在幻想里:要是我能够实现另外一个理想的自己,该有多好啊。
问题就出在这里,看了十万篇干货,你依旧只是脑子在执行,现在中没有太大的帮助。拿服装打个比方:
如果老板问员工:“今天的业绩为什么不理想啊?”98%的员工都使用“标准答案”回答:“没人。”可是,店铺真的是“没人”吗?
锦艺在嘉兴开鞋店,有3名员工,兔子,燕子和老狼,老狼每个月的个人业绩比另外2个人加起来还要多。是因为她的销售技巧比别人好吗?
老狼连鞋子是真皮假皮都分不清;是因为她上班时间更长吗?和其他2位员工一样做二休一,那是因为什么呢?
有一次,一位美女顾客进店后,老狼开始打招呼:“美女,今天想买高跟的还是平跟的?”顾客回答说:“高跟的。”
于是她拿出一个款式向该顾客推介:“这个款你喜不喜欢?”
顾客摇摇头,就转身往店外走。
而这位导购并没有放弃,又拿起一个款式喊住顾客说:“美女请稍等,那你觉得这个款式怎么样?”
顾客看了一眼又摇摇头,一言不发,又转身准备往店外走。
顾客离店铺门口越来越近,几乎都快要走出店门了。
而老狼一次一次的叫住她,直到第六次,向顾客推介的第六双鞋,才让顾客试穿并买单。
试想一下,如果老狼后面没有继续叫住顾客,这一单是不可能成交的!
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第一次推介并明确拒绝的;有70%的导购会热情的主持推介第二次;第二次被拒绝,只有10%的导购会继续耐心推介;如果连续三次连试也没试就拒绝,就只有1%的导购会继续推荐了。
而这位导购,每次接待顾客,都是一直主动推荐到顾客完全离开店铺。其实做销售挺傻的,如果你的执行力很恐怖,带来的效果也非常恐怖。
很多人开服装店,客户走了,就会想:早知道刚才卖给她了,早知道把她回来,早知道怎么样,但是都是脑子里再想,下一次的时候,她仍旧只是会想,不会改变。
跟大家分享一个销售公式:个人业绩=60%的顾客接待量+30%的销售技巧+10%的运气。这就是著名的“631法则”。
服装店业绩比较好的,80%以上的导购都不是因为个人销售能力比别人强多少,无非有两种情况:会抢单、遭拒绝后依然热情和耐心的主动推介。
这就是顾客接待量带来的业绩好。
衡量顾客接待量的单位是“人次”,而不是“人”。
所谓人次,即顾客已经明确拒绝导购以后,导购依然主动、热情、耐心的向顾客继续推介产品。
比如一个顾客拒绝后又被推介,即为2人次,相当于又接待了一个新顾客。而一个顾客继续试穿或者主动继续看产品,不论试穿多少次,都只能算1人次。
不知道怎么管理别人,不知道怎么管理自己,所以,提升顾客接待量的关键在于,导购能够主动、热情、耐心的向每一位拒绝你的顾客继续推介产品,一步一步的教你,这是一个提供服务的人的最高的销售境界。
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老汪深以为然。
记不清有多久,陷在生活里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后悔过去,背弃现在,对明天又手足无措。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浑浑噩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苟且地活着,未来于他们,就像一张不知道目的地的船票。
我们都在这座城市漂流,却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你说,这该死的生活,老子过得都要吐了。
但你特么的还是得老实忍受着生活的强奸。
学会改变吧,十万篇干货救不了你,
能救你的永远是你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
更多创业原创实战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服装创业指南(ID:FZCYZN)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