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 黄冈中学高考神话的没落 "寒门难出贵子"

 

 

 

 

 

楚天都市报讯 时报漫画董晓芳

2011年高考中,黄冈中学(以下简称“黄高”)400多人成绩超过600分,刷新了黄高的高考纪录。然而,近几年,黄高没出一个省状元,就连去年北大自主招生实行“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时,黄高也不在其列。

在当下日渐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这所以黄冈市农村生源为主的“农村大高中”,考上名校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

据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我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开始不断滑落。

更多人已体会到,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让农村的学生难以与城市的孩子竞争。在最近微博发起的一组调查中显示,59%的网友认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寒门难出贵子”。

北大清华农村应届生上榜少

北师大大二学生李墨(化名),家在黄冈武穴一个小村,一家人靠几亩地为生。2005年,在镇上读完初中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黄高。

2008年高考,向来优秀的李墨发挥失常,成绩刚过本科线。李墨选择了复读。2009年6月,她以理科629分的高分被北师大录取,成了他们村迄今为止唯一的女大学生。

在黄高,像李墨一样“发挥失常”的并不少见。

梁峰(化名)是黄冈麻城的一位农村伢。2010年,他高考失利。复读一年后,不久前,他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梁峰不解,很多人都“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理想。”而且,像他这样的农村伢,复读也只能考取武大、北师大等重点高校。第一年就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孩子不多,“复读之后,也少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曾做过一项调查,1978—1998年,北大农村学子约占三成,而2000年至今,降到一成左右。清华大学2010级学生中,农村生源占17%,而当年农村高考生在全国占62%。

又因为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生存的压力,很多农村孩子宁肯读回报快的技校。1988年从黄高毕业的李旭明说,现在的农村伢要为家里盖房子、为自己娶媳妇。“对他们来讲,与其做失败的投资,不如早些外出赚些银两来得实惠。”

2008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讲话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时,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教学资源 师资流失设备落后

1998届毕业生刘志莹介绍,“这几年,黄高的借读生少了”,有条件的孩子,都会跑去武汉,在华师一附中借读。而且半道跳槽和流失的老师每年都有。黄高已经一连几年没出“高考状元”,就连去年北大自主招生实行“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时,黄高也不在其列。

黄冈中学前任校长陈鼎常也曾指出,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黄高作为一个地方招收农村生源的学校,很难与武汉等大城市的同级学校相比较。

而农村高中教学设备与城市的相比,要落后许多,导致农村高中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三年前,从黄高退休的化学老师周越,被北京一家私立学校高薪挖走。对于两校之间的差异,周越称,“不管资金投入、校园文化,还是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硬件设备的配置,差距太大了。”

就教室而言,30人的教室,都配有三个大空调。可在黄高,每个教室挤着六七十人。酷暑中,教室的天花板上也仅挂着两三顶吊扇。周越忍不住替黄高叫屈,“政府每年给北京朝阳区的教育资金高达几十个亿”,这个庞大基数,让黄高望尘莫及。

据了解,黄冈市2010年全市的财政教育经费仅为34.73亿元,却要分给3505家中小学、高等院校及各种职业技校。其中,地方县的中小学,能分配到的资金,“不能与黄高比,更不能与北京比。”

吸引不了好老师,再加上学校没有资源、设备,这让乡里的中小学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最后与好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学校几近停办。

此外,在黄冈很多农村地区,一些孩子连幼儿园都不曾读过。李墨说,以前在寒暑假,她完成作业后,会被拉去干农活。而今他们村里的孩子,很多已成留守儿童。他们很多都过着“从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一直看电视”的生活。比起城市对教育孩子的投入,农村的管理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式的。

有人感慨,农村的孩子起点低,与城市的孩子竞争,“就像跑步,再努力,穿拖鞋的也跑不过穿阿迪的。”

高考加分农村孩子几近绝缘

事实上,有碍公平竞争的制度远不止这些。

在很多大城市,一些“超级中学”集结了优秀的师资、资源、设备等,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与政策支持,像抽水机般吸纳当地及周边县城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每年几乎垄断了其所在省份的北大、清华名额。

寒门再难出贵子 黄冈中学高考神话的没落

据北大招生办统计,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未加分,其余60人都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他们绝大多数出自“超级中学”。

农村孩子,尤其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农村孩子,即便再努力,考入“超级中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就连黄高,能考上的农村孩子也比之前少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高考有一些补偿性政策,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等。但较之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奥赛等加分,这种补偿的比例与力度显然偏小。

对于农村生源来讲,可能加分的项目包括“省三好”或“省优干”,但这些有限的名额,往往更易被“超级中学”及省级重点学校获得。

而2003年的高考新政——自主招生,赋予部分名校招揽杰出少年的自由裁量权。有机会通过这一途径直通名校的,更多是“超级中学”与省重点中学的学生。李墨、梁峰这些学生,没有享受到,也很少了解这一政策。至于艺术加分制度,更与寒门子弟绝缘。

来自北大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5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来自农村,黄高也不例外。

每一个与黄高有关系的人,都关注着黄高的一举一动。但更多的人已体会到,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让农村的学生难以与城市的孩子竞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151/875842957430.html

更多阅读

转贴 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银行实习生的故事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讲述了

寒门再难出贵子原文精华版 _陈轶 寒门贵子

昨天,在早晚报上看到一条新闻《寒门难出贵子》,下意识地留意了一下,再仔细想想,还真是有一定道理。当前的中国,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寒门学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什么胎教、早教、择校等等,都价格不菲,而能享受到这些的,都是家庭条件较

声明:《寒门再难出贵子 黄冈中学高考神话的没落 "寒门难出贵子"》为网友江微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