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重塑心灵》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这本书我正在看,感觉非常不错,所以和各位有缘人分享。下面的文字,节选自第十五章“人生策划”,涉及到成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命运等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话题,看完之后如果有感兴趣,可以去看全书。祝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内心想要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作为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全面策划人生的技巧。这些技巧以整个人生的
全面效果为目的﹐本书介绍的所有技巧﹐都能够被运用去配合这部分的策划工作﹐因而达
到人生的全面成功和快乐。
15.1人生成功的秘诀
一个人能够享受到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在过程中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并且经常达到这些
目标,这需要首先定出正确的目标,然后做有效的行为。因此.人生成功的步骤可以归纳为
3点:
1.确定想要的是什么
一个人的成功只可以用白己的标准去量度。用别人定的标准,会感到迷悯、辛苦,而且力竭,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与人比赛,每个父母都灌输类似的价值观给下一代。一般的
情况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读书的阶段,然后步入社会,找份工作,有所表现,冀望升级、
收入丰厚和出人头地。表现出的是勇往直前,但是如果内心未曾培育出足够的自我价值作出
有效的支持,则表面一如常人,而内心之疲乏、恐惧与彷徨,无法驱使他做到口中所说的目
标,其痛苦难以言表。
意识层次追求的目标,往往与潜意识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若此,这个人不会全力以赴地实现
目标,而只会有敷衍式的行为;同时,心中老是不能安定,会有很多逃避式的行为。
因此,一十良好和有效的目标,必须是意识和潜意识都同时支持的。
2.清楚知道现在的行为模式能否得到它
勤力、努力、尽力,在我们的文化中都是美德,在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灌输一个
概念给他们:工作中,甚至人生里面,我们必须下断地勤力、努力和尽力,这个心态没有什
么不对,只要我们同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做法”至少是同样重要的。知道做法是否下确很容
易:有没有效果?是否每大都更接近想得到的东西?是否每天都多—分成功快乐?所有做法都
只可以由有没有效果来决定其正确性(是否符合三赢也很重要,但已经包括在效果一词之
内)。
如果只是勤力、努力和尽力而不顾效果,我们付出的精神时间和其他的资源只会门白地浪费
丁。这正是今天社会很多人的写照:每天的工作都重复着同样的行为,让入感到十分疲倦。
但越来越不满意所得到的,感到距离目标越来越远.每天可以感受的成功快乐越来越少,所
有的飞机、船、汽车,甚至太空船,在前进时都在不断地修正其方向以确保能达到目标。人
生也是—样,要达到目标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前进的方向。所以.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正在做
的行为能否使我们得到心中想要的东西。
3.找出更有效的行为模式去增加效果
不少人坚持某个做法,虽然这—做法已经无法达到目标,而他们的解释不外平两个:“未曾
到终点,怎样知道这样做有没有效果,”这说法之中的终点二字,我怕指的是人生终结,果
真如此,则这些人注定一生失败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有效果可见,更应该每天都感受到多
一分的成功快乐。
. “我知道这样做没有效果.但我没有更好的做法。”这“更好”二字显示出说话的人如何在
欺骗自己:没有效果的方法竟是“好”的标准(这才可以用“更好”二字在其他方法上)。怪不得
他们不愿改变了。这些人已经深陷于“勤力、尽力”的谬误意义之中:必须做些什么,虽然那
已经证明是无效的。其实无效的做法,比不做还不如。不做起码可以省下精力、时间,资源.更
可以好好地思考、研究和学习,以找出新的突破。任何新的做法都比无效的方法多一份机会。
也许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去学习“跳出那样的思想框框”。
命运与运气
实例一:陈荣光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在石硖尾半山水屋区有一家人.母亲早巳不在,父亲做苦力,从早
做到晚,也不能使6个孩子得到温饱。最大的儿子陈荣光小学毕业后,决心要继续学业,但
父亲却想让他缀学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在他苦苦哀求之下,终于达成一项妥协:父亲继续
独自挣钱养家,再辛苦也不会要他停学工作,但是读书的事,荣光必须白己想办法,一分钱
也不能指望父亲供给。
荣光不仅有志气,更有勇气,他走到西环山腰的—所名校,几经辛苦.见到了神父校长,说
出他渴望读书的苦心,还告诉那位校长他是能够决定他一生的人。校长被他感动了,给了他
一个免费的中学学位.并且安排高班同学给他旧书及文具。读书的事总算有望了。此后荣光
每天早上4:30起床,步行下山,到附近的菜市场捡地上莱贩子抛掉不要的枯黄破碎菜叶,
可得两箩.卖得两毛钱。他用一毛钱乘坐小轮过海,步行上山上学。如果那天他实在太饿,
而忍不住用余下的一毛钱买个面包允饥,那天他便面对一个难题:下课后如何渡海返家?
荣光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并获得外国一所大学的奖学金和同学们的帮助出国继续学业。
大学毕业后返回香港,回到家里,见到邻居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青年,正在以干苦力为生。
什么使得他与邻居青年的命运不一样?是命运控制他还是他改变了命运?
实例二:布西奥的故事
弗朗西斯科?市西奥是墨西哥的一个整形外科医生。 1985年9月中旬的一次大地震中,他
被埋在原来9层高的医院宿舍的瓦砾中3天,被救出来时他的右手坏死了,需要切除4个手
指,只有姆指能够保留。对~个整形外科医生来说,这与被判死刑差不多。
布西奥没有气馁。同年12月他飞到美国旧金山市,找到—位高明的显微外科医生,研究把
双脚的第二趾切下,移植到右手充当无名指和小指。 1986年3月的——大手术历时十多个
小时,终于成功。他的期望是日后再用这只手进行复杂精细的整形外科手术。
由于他努力不倦的练习,手术后不到两个月,佰西奥便能够为访客签名留念。手术后6个月,
他终于成功地完成受伤后第一次整形外科手术。
1987年2月,也就是大地震后18个月,布西典恢复了一个正常整形外科医生的全部能力。
布西奥记得为他做脚趾移植手术的彭克医生绐他的鼓励:“你的手能康复到什么程度,要看
你需要它做什么而定。需求越大,手的本领就去越强。”
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身体也是一样,它们可以做到的极限,完全取决于我们需要它们做什
么:需求越大,它们的本领就会越强。
实例三:格莲妮的故事
依莲?格莲妮是苏格兰人,1966年出生.不到30岁便已经是今天古典音乐中打击乐演奏的
大师,被世界公认为时下打击乐女皇,可是你能相信吗.她竟是聋的!
聋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是做音乐师似乎有点匪夷所思吧!即使在音乐这一领域里,几乎所有
任何其他乐器比打击乐器对一个聋人更合适—些!况兄.格莲妮的打击乐不是三数人的爵仁
乐或室乐,而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交响乐团。难怪很多人在看到她的表演之前,无法相
信世界上真有其事。
格莲妮8岁时患上一种至今不详的病.听觉渐渐退化,到了12岁,已经成为100%的聋子。
但是耳聋没有使她改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或者方向,她的决心及努力,加上一点天份,使她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不少毕业生满足于伴奏工作、在大交响乐团中任职或
者以作曲为职业。格莲妮不作此想,她挑选了打击乐器和独奏表演作为事业的方向。
打击乐直到20世纪中期才在传统西方音乐中有了一席之地,能够掌握的音乐家不多。很多
有名的作曲家都为格莲妮作曲.她的声誉在音乐界十分高,是世界级的音乐家。 1994年她
曾到美国巡回演出。
她的个子很小.表演时在乐器之间优美地飞来飞去。她用触觉,以感受音乐振动的方法去代
替她没有的听觉。她喜欢在表演赤足,以加强她的感觉。她亦发展出过人的观察力,洞悉表
演时指挥和乐团成员的细微动作的意义。
她不具备的并没有阻碍她得到想要的东西;所发生的不幸,并不能使她停止争取和成功。
看完3个故事,我们来谈谈“命运与运气”。
相信有命运这回事的人最大的困难是解释自己所做的事情里,哪一点自己的力量用尽,命运
开始接管。
上面3个故事都是真实的,里面的主人翁都不甘心于现实给他们的限制,用自己的方法去作
出突破。世界上大都有千百人在做相同的事.把自己从环境的囿困中释放出来。
每次在培训课程中谈到命运这个问题时,都出现认为“有”与“无"两派。也许我们无须花费时
间去争论是否真的有命运或者运气这—回事。我们必须承认,的确有从来没有预测或者防范
的事情发生:报纸上天天都有空中坠下花盆或者砖泥伤人的新闻;或者一辆失控的汽车撞亡
路势的行人……这些我们都无法预知。生命里的确有不少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姑且就把它
们归入“命运”或者“运气”所控制的范围吧。
既然无法控制它们.我们为之而苦恼,担忧,甚至沮丧就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看看我们可
以控制的部分。身体有残缺,或者欠缺某些知识和能力.对自己的成就而言,如果说是达致
完满结果的阻碍,倒不如说是自己不能跳出局限的借口。其实跳与不跳.只在个人一念之间。
我们想得到些什么.决定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以及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克服。
3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各有不同的不幸
?陈荣光的家贫
?布西舆的右手残废
?依莲?格莲妮的耳聋
他们大可以用他们的不幸作为理由,解释他们的一生为何没有成就。 “本来我可以做很多
事.出人头地的”这句话,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是某些不幸的遭遇使他们失败吗,不是,
是他们不去找寻突破.容许那些不幸去决定他们的命运:请注意:那些不幸不是他们的命运,
而只是他们用以决定自己命运的借口而已,很多人看不清楚其中的关系,误以为—些已经发
生的事便是命运;其实、命运是由我们如何对待那些发生了的事而决定的;
从3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成就,我们看出人的能力远远超越—般人的想像。 “有志者,事竞成”
这句话已经变成平凡的话语,但在这3个人的行为中,显出它极不平凡的意思-让我们分析
一下命运如何“支配”我们。
1.假如说—个人的一生中,自己不能控制(命运)的事情占30%,则有70%的事情自己可以控
制。
2.如果我们任由—些能控制的事情去操纵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本来自己控制的70%人生
便会萎缩。
一个这样的人.处处消极,事事让步。当他说他的一生六部分都不是他所能控制,命运决定
他的一切时,在意义上他是对的。也许,更正确的说法是:“他让不能控制的事情决定了他
的命运的大部分”
3.如果我们积极地发挥我们自己能控制的70%,不断地寻找突破。这部分便会不断地膨胀。
就似3个故事的主人公—般,不容许发生了的事主宰他们的未来人生 -他们积极地寻找并且
做出突破,终于,他们人生里自己可以控制的70%膨胀了数倍。这类人处处积极,事事进
取。当他们说—生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控制时,他们说得对。比较一下自己实际控制的部分,
你会惊讶两个人人生的巨大差距。很多人的人生的确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两种人生,本来都
有30%是自己不能控制的,但是通过运用自已的力量,结果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4.人生很奇妙,它当中发生的事多与少,经历的丰富或平淡,那是由自已操纵的一个相信命
运在自己手中的人。其人生丰足和快乐,远远大过一个被已经发生的不幸所控制的人的人生,
因此,人生的意义,可以无限地增加,而已经发生的不幸,与之比较,却是有限而且固定的,
不要诉说你的命运不好,那只是你容许一些不能控制的事去主宰你而已。就算你只剩下一天
的生命,你仍然可以决定怎样才能把它过得最灿烂、最有意义;故此,你仍在控制你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