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怎么治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调治过敏性鼻炎的小方法

症状:过敏性鼻炎。
方法:1.每天按揉迎香穴,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2.用大鱼际沿两侧迎香穴上下按摩至发热,每日数次。
请注意:按摩时请配合服用屏风生脉胶囊、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入秋以后,很多朋友的过敏性鼻炎犯了,出现了鼻塞、鼻痒、流鼻涕等症状。当然,最大的麻烦还是鼻塞,这样,晚上就睡不好。所以,很多鼻炎患者早晨醒来后头昏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没什么精神。
    过敏性鼻炎是肺、脾、肾三脏有虚寒,因此,很多患鼻炎的朋友除了有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外,还多伴有四肢冰凉、大便稀、小便长、怕冷等症状。另外,有的鼻炎还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比如浑身没劲、提不起神、对什么事都没兴趣、不想吃饭、不爱说话等等。
    其实,鼻塞只是一个表相。“五脏”与“五宫”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所以,真正的问题出在肺上。
    许多朋友之所以鼻炎反复发作,就是因为他在用药时治住了表,而忽视了鼻炎的根本原因,这样当然治标不治本了。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怎么治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发现有两个小方法对调治鼻炎很有疗效,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调治鼻炎的好方法

    1.每天用中指指腹按揉迎香穴,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迎香穴找起来也非常容易,在鼻翼两旁约1厘米的地方各有一个。
    迎香穴的本义是什么?迎乃受也;香即脾胃五谷之气也。中医有旬顺口溜叫“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说的就是迎香穴的功效。
    当然,迎香穴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您如果上齿疼痛难忍,按压迎香穴几分钟就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每天按压迎香穴几分钟,让“一窍不通”这种事远离您的生活。

  2.用两手大鱼际沿着两侧迎香穴上下按摩至发热,每日数次。
  大鱼际就是大拇指根部的肌肉。迎香穴位于鼻唇沟里,您用食指在那一块揉一揉就可以感觉到了。当然,有的朋友用两手大鱼际同时上下按摩会感到很别扭,那您也可以左右手交替上下按摩。

用大鱼际治过敏性鼻炎,手到病自除。

    我上次就碰到这样一个朋友,在我给他看高血压的过程中,他向我诉苦说:“王大夫,我有高血压就已经够麻烦的了。再加上我有鼻炎,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子塞了,没办法,我只好张着嘴睡。更可恨的是,一到冬天我就四肢冰凉,盖个被子吧,一晚上都暖不热。盖两个吧,被窝稍热一点我就浑身出汗。一晚上折腾来折腾去的,没一点法。我现在整天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也不想说话,家人都说我快得抑郁症了。”
  我让他每天坚持吃补中益气丸,七块多一瓶,也不贵,每天再花上几分钟按摩迎香穴。过了半年,他告诉我说,鼻炎已经一个冬天没再犯了。我发现他眼睛炯炯有神,而且笑时眉毛向两边舒展着。我就知道,他不仅鼻炎没有了,精神状态也好了。
    另外,在选用“通窍”的药物时,您如果能辅以屏风生脉胶囊、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等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的话,效果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在秋冬这种适宜进补的季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351/178523234979.html

更多阅读

中医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干祖望,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耳鼻喉科教授。干老认为,肺经伏热是过敏性鼻炎的一个重要的病因,不可仅仅拘泥于肺脾肾虚与风寒侵袭;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应仔细辨证,随证分型,依法立方,据方选药;对于肺经伏热者,应予清肺泄热脱敏之法。过敏性鼻

过敏性鼻炎能治愈吗 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

怎么治疗鼻炎是很多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过敏性鼻炎所困扰,所以大家都很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其实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医治疗一种是中医治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

老中医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生活很多人都会发生的疾病,而且在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时候会让人特别难受,有时候让人呼吸困难,睡觉也睡不好,可能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西医的治疗,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的治疗方法。过敏性鼻炎即变

过敏性鼻炎中医疗法 过敏性鼻炎中医西医疗法

有些患者患了过敏性鼻炎以后通常会自己找一些药物来吃,其实这个做法是很不可取的,患了过敏性鼻炎以后我们应该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人群高发疾病,严重的话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得了过敏性鼻炎怎么办?本文将

声明:《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怎么治》为网友封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