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G. Don
别名:日日春、日日草、日日新、三万花、四时春、雁来红分类:多年生草本花卉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捩花目 夹竹桃科 长春花属盛花期:四季
长春花别名金盏草、四时春、日日新、雁头红、三万花,台湾育种出多个品种,育种以花朵越大为趋势。中草药用途上,全草入药可止痛、消炎、安眠、通便及利尿等。亦有医者配伍入治疗癌症的复方,作为药材中的一味,可能是考量到它所具有的抗肿瘤成分。全株具毒性需斟酌注意。误食后,会造成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无力、四肢麻痹等症状。其乳汁中所含生物碱,如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被提炼出来作为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哈杰金氏症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多,花期长,花势繁茂,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长春花中含70多种生物碱,是一种防治癌症的天然良药。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肺癌等恶性神瘤、淋巴肉瘤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是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抗癌植物药源。
长春花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长春花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不耐严寒,最适宜温度为20℃-33℃,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砂质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移植/上盆
用穴盘育苗的,应在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上盆。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一次上盆到位,不再进行一次换盆。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对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苗一次,然后再移植上盆。
光照调节
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
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
长春花雨淋后植株易腐烂,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种植,介质需排水良好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以200~250ppm的浓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栽培管理
长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重点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茎叶腐烂病的防治。摘心的目的是促进分枝和控制花期。一般4~6片真叶时(8~10厘米)开始摘心,新梢长出4~6片叶时(第一次摘心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超过3次(超过3次摘心会影响开花质量)。长春花最后一次摘心直接影响开花期,一般秋季(国庆节用花)最后一次摘心距初花期25天,夏季最后一次摘心比秋季提前3~5天。
长春花可以不摘心,但为了获得良好的株型,需要摘心一到两次。第一次在3~4对真叶时;第二次,新枝留1~2对真叶。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如果成品销售不出去,可以重新修剪,等有客户需要时,再培育出理想的高度和株型。栽培过程中,一般可以用调节剂,但不能施用多效唑。
常用播种、扦插和繁殖。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通常4月中旬播种,发芽适温20~25℃,苗有3对真叶时移植。管理简单,无特殊要求,但应避免积水。生长期可进行1-3次摘心。
播种繁殖
4月春播。长春花每克种子750粒,发芽适温为18~24℃。用播种盘盛消毒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播后14~21天发芽。出苗后在光线强、温度高的中午,需加遮阴2~3小时。待苗5厘米高,有3对真叶时可盆栽。
扦插繁殖
春季或初夏剪取嫩枝,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留顶端2~3对叶,插入沙床或腐叶土中,保持插壤稍湿润,室温20~24℃,插后15~20天生根。
组培繁殖
采用茎尖作外植体。经消毒的茎尖,剪成数段,每段0.4~0.6厘米,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6-苄氨基腺嘌呤5mg/L和萘乙酸0.2mg/L,经1个月培养,长出不定芽。再转接到1/2MS培养基添加激动素0.2mg/L和吲哚乙酸2mg/L,半个月后开始长出白根,成为完整植株。
分布区域
长春花原产地中海沿岸、印度、热带美洲。中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长春花在中国各省市从世界引进不少长春花的新品种,用于盆栽和栽植槽观赏。
花语
长春花话语为:愉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