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毛主席遗失长女尚在人间 为何至今不愿姓毛

毛主席 毛主席遗失长女尚在人间 为何至今不愿姓毛

    1984年8月12日,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李 讷首次到访韶山,没有人知道这一天的韶山会发生什么。一切都还是那样的悠闲与漫不经心。 晨霭与炊烟合在了一处,它们顺着山角的松尖缠绕,再缠绕,慢慢地,消失在远方的风中……



    毛主席与女儿李 讷。
    1981年,全国非毛最厉害的时候。毛主席倾心关注的湖南省直辖韶山区被撤销,降格为湘潭县韶山区。当年4月,长沙开往韶山的韶3、韶4次列车停开。4年后,韶1、韶2次列车也停开了。此刻韶山,已成为历史上的低潮期,“撤区事件”深深伤害了许多人的心。……

    韶山的失落感,跟飘荡在这山间的晨霭炊烟一样,不知所终。

    然而,毛主席的女儿从长沙出发了,她是往韶山来的。

原文出处:红潮网
原文地址:http://www.5281520.com/html/4-47/47533.htm

    (一)

    李 讷,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1940年出生在延安,但是她认为她的老家应该是韶山。李 讷为江.青所生,是毛主席主席的满女儿。毛主席一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1961年,正在患病中的李 讷曾跟父亲说:“爸爸,要去韶山看看。”父亲见病中的李 讷有些虚弱,没有同意,说你病好了再说吧。

    此后李 讷从北京大学毕业了,接着就发生了那场运动。李 讷也不可避免的卷了进去。或者是因为有毛主席这样的父亲,或者因为有江.青这样的母亲,李 讷登上了《解放军报》总编、北京市委书记的位置。后来,毛主席又安排她去江西五七干校锻炼,不久与徐宁结婚,育有一子,一年后离婚。

    1976年,毛主席已久卧病榻,但他决计要回家,他甚至表示,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回去,他的尸体也要送回去……考虑到毛主席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中央只能一方面劝毛主席安心养病,另一方面也作好护送毛主席回韶山颐养天年的准备。李 讷觉得机会又来了,决心要陪父亲回韶山,好好看看家乡。1976年7月,毛主席的专机“子爵号”曾多次在“北京—长沙”、“长沙—北京”之间反复试飞,为病重的毛主席回湖南掌握飞行数据。

    1976年9月8日,中 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打来电话,以严肃的口吻对韶山滴水洞负责人说:“请你们准备一下,我将在明天来滴水洞检查工作。中央安排毛主席于9月15日回韶山,准备在滴水洞宾馆调养一段时间。

    因此,希望你们以充分扎实的准备迎接主席的到来……”可是,深夜,24小时值守的专线电话又响了,话筒那边传来一种压抑了的声音:“张平化书记明天不再来了。”在滴水洞的人们还未十分清楚这个电话的意思时,第二天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毛主席主席逝世了!”毛主席最终没有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再一次回到韶山,回到1959年、1966年、1976年多次说过要回来的这个“家”。

    李 讷陪父亲回韶山,好好看看家乡的愿望,也再一次没有实现。

    父亲去世后,李 讷从巅峰滑至谷底,她又与第一任丈夫离婚,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与自由。

    1984年,经历了太多的大红大紫,太多的世态炎凉,已经44岁的李 讷,在父亲的卫士长李银桥夫妇的关心下,李 讷和王景清结婚。婚后,她想到父亲、想到韶山,想到自己这么些年来,特别是父亲在世时没有来韶山,深深后悔了。

    她一直在寻找着来韶山的机会。

    1984年8月12日,年鉴44岁的李 讷,终于和丈夫一起踏上这片令千万人神往的故土……


毛主席女儿李 讷(前左三),女婿王景清(前左二)
    (二)

    李 讷所走的路,就是二十五年前父亲回乡时所走的路。

    风从耳边吹过,她能感觉到,这是曾经吹过父亲脸颊的风;溪从脚下流过,那粼粼的波光,也能折现出当年父亲的身影……

    李 讷沉默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这次到韶山,李 讷心里一直有着一个沉重的负担。

    她不敢一个人来,也不敢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

    为了这,她去云南怒江军分区,接回了刚办好了离休手续的丈夫王景清。 王景清是怒江军分区参谋长。

    在韶山管理局的接待名单里,就只有王景清参谋长作为参观者的名字。


    李 讷和丈夫王景清
    王景清出现在韶山故居的土路上,大家将他簇拥在中间,陪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参观。 李 讷远远地拉在后面,心在与这一片土地对话,也似在与亲人诉说。在参观毛主席少年时代劳动的一些家具时,李 讷手摸着父亲儿时用过的家什,内心里涌动着一种难言以状的情绪。为了不让其他的人注意到她情感的变化,她再一次将自己拉远了与参观人群的距离。

    李 讷抚摸着旧时父亲的劳动用品,似乎能感受到依稀残留的余温,内心百感交集。

    她的行为,让韶山管理局的几位陪同参观的负责人感到有些奇怪,不知道王参谋长为何还带来了一个穿着很土的中年妇女。

    在从堂屋里穿过,进入牛栏房时,李 讷靠在门框上,情感难以自持,王景清将其看在眼里,他想去扶扶她,但是,昨晚她的嘱咐是那么的坚决。王景清放弃了,只是埋头跟着陪同的人群往后山晒谷坪方向走。

    一行人上了晒谷坪。

    晒谷坪下,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是毛主席同志小时候劳动的地方”。

    李 讷也看到了这块牌子,这块曾经多次出现在她梦中的田地与标牌。

    李 讷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她的内心翻江倒海般,涌动着对父亲的怀念,泪水像山涧溪流的水,奔涌而出。一声压抑的哭声,重重地从胸腔里喷了出来。她一下跪在那块父亲曾经劳动过的田埂上,一双手向泥里挖去,挖去,并深深地插在泥土里!

    她的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人们不知道这个沉闷地饮泣着的中年妇女是谁。

    (三)

    王景清立即冲出了人群,跪下来,扶着李 讷。他那军人的大手,殷殷地为她擦去泪水。

    王景清觉得再也不能隐瞒什么了。他扶着李 讷,向韶山管理局的领导人解释说:“这是李 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 讷!”

    李 讷?毛主席的幺女儿李 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当惊呆了的人们仔细打量时,这才看清楚了这位酷似毛主席的女人是谁。

    李 讷已经擦干了泪水,她怔怔地望着父亲劳动过的土地,父亲小时候爬过的远山,心里不知什么滋味,酸甜苦辣痛,什么都有。

    韶山管理局的负责人责怪李 讷:“你怎么不告诉我们一声啊?你这是为什么啊?”

    王景清言语不多,想说些什么,没有说出来。

    还是李 讷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我是江.青的女儿,我母亲做了很多让人愤恨的事,所以,我怕……”

    一位领导含着泪说:“不错,你是江.青的女儿,但是你更是毛主席——毛主席的女儿啊?你回到了韶山,这里不就是你的家吗?”


    晒谷坪里的人一下子都惊呆了 闻听此言,乡亲们泪水涟涟,所有的人都心事重重地却尽情地哭了……

    一位当地的妇女像是呆了,手中提着的猪草篮子掉在地下,泪水在脸上漫流着,谁也不认识她……

    呵,历史啊,政见啊,你要怎样地去捉弄生活中的人们?!

    远处的韶峰,似乎见证了这一幕的沉默,脚下的土地,这块曾经是一代伟人儿时劳作过的土地,同样见证和记载了世纪沉浮后的辛酸!

    (四)

    李 讷回来了!

    李 讷回韶山来了!

    毛主席的小女儿李 讷回家来了!!!

    韶山的亲友们,韶山的老乡们,韶山的老人、少年、穷农户、富商家,所有的人,都奔走相告,就像当年毛主席回韶山来了一样,人们在传递着李 讷回来了的消息!

    人们把手伸过来,李 讷也把手伸过去,一双双的手,一声声的呼喊,好像离别了几个世纪,几千年。是对谁的怀念,谁都心里清楚,但是,那是1984年啊。1984年的季候,乍暖还寒啊!

    李 讷眼里还噙着泪水,但这泪水已经不再酸涩、不再苦楚。她没有想到,从来没有来过的韶山,从来也没有见过的乡亲,把她当成了女儿,当成了亲人。

    (五)

    1993年11月9日,李 讷和刘松林、张玉凤、北师大的教授画家李琦、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章岩一起又来到韶山,当天她们瞻仰了故居、为爷爷、奶奶扫墓,李 讷将墓旁的松针、杂草捡得干干净净,沉痛地哭了好几分钟。次日,李 讷一行又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毛氏宗祠、毛震公祠、韶山烈士陵园、毛主席诗词碑林、滴水洞。李 讷上了虎歇坪,为老爷爷毛翼臣扫了墓。


    李 讷的书法
    李 讷在毛主席纪念馆题词“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以表达激动振奋之情。在滴水洞,李 讷写下了“永远的怀念”五个意味深长的大字。

    1964年3月,毛主席和贺 子珍所生之女李 敏和丈夫孔令华含泪搬出了中南海,自从搬出中南海以后,李 敏进出中南海的“特别通行证”被中央办公厅收回了。李 敏要进中南海去看望爸爸,得在高高的围墙外面等候联系、通报后才能进去。有时,即便等候很长时间,也还是进不了她往常随意出入的中南海大门。每当这时,她又总是含泪而归……

转载来源:新浪
转载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2badf0102uwpb.html


    图为毛主席和李 敏在一起。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向孔东梅问起李 敏情况时,她一连串地说了很多很多: 李 敏,毛主席最普通的“第一女儿。 “妈妈很朴素,我从来没有见她戴过一件首饰”; “妈妈特别温柔,特别谦让别人,非常爱孩子”; “妈妈当年挺难的,她夹在外婆和外公之间,性格又不是很泼辣,既要为外婆豁得出去,又要顾及外公很多……”

    李 敏,原名毛姣姣,1936年生于陕西省志丹县,毛主席与贺 子珍所生,唯一健在的女儿。赶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她长得又瘦又小,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1”于是,在一旁的毛主席当时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但 几个月之后,贺 子珍远赴苏联,把娇娇留在延安。4岁时,娇娇被送到苏联和贺 子珍一起生活。


    图为1950毛主席和李 敏在看相册。
    1959年9月毛主席参加李 敏、孔令华的婚礼,不久,她和丈夫孔令华便泪别中南海。李 敏曾告诉王行娟:“和爸爸在一起的那段快乐时光,太短暂了。”

    1950年9月,江 青带着李 讷从苏联考察归来,家里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江 青对娇娇的评价,从开始的“文静”、“听话”,逐渐变成了“倔脾气”、“娇气”;而贺 子珍又不愿意让娇娇叫江 青妈妈,这种矛盾不断激化。娇娇夹在中间,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可想而知。

    1947年,贺 子珍终于带着娇娇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那时候娇娇对中文半懂不懂,是个十足的“洋娃娃”。不久,娇娇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毛主席接到娇娇的信,发现全是一行行歪歪扭扭的俄文。他请人翻译成中文后,哈哈大笑。当即回信写道:“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 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十多年一直未见过面,你一定长大了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爸爸欢迎你回来。”


    李 敏,最普通的“第一女儿”无意政治的毛家第三代婚后,李 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图为1951年,毛主席和李 敏的同窗们。
    后来,毛主席派人接娇娇回北京,她半信半疑。1949年夏,娇娇回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送娇娇上学 时,毛主席给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 敏。国民党军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毛主席化名“李得胜”,便跟随父亲改姓李,全名为“李 敏”,“敏”字取自《论语》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同父异母的妹妹李 讷的“讷”也源于此。


    图为1963年12月26日,毛主席与李 敏和她的丈夫孔令华在中南海住地。
    在孔东梅看来,母亲李 敏的命运也十分坎坷。“但妈妈的婚姻是很成功的,她和父亲自由恋爱,我经常开玩笑说他们是早恋。他们一辈子非常相爱,这同时也是我和哥哥的幸 运。”195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李 敏和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材生孔令华结了婚。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 敏在中学时的同学,两人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这桩婚事得到了毛主席的赞同。婚后,李 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1962年,李 敏生了个男孩,也就是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继宁,就是继承列宁思想之意。后来,孔继宁从南京军事外语学院毕业后即驻外工作,先是在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任 武官助理,两年后因工作出色被调往驻英国大使馆。孔继宁出生后,毛主席经常抱抱小外孙。江 青却容不得这些,她对李 敏一家冷漠、轻视,还常常寻衅滋事。李 敏考虑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去住的打算。毛主席听了也没有阻拦,只是颇有感触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贺 子珍和女儿李 敏、外孙女孔东梅在上海。
    1972年,李 敏和孔令华的女儿东梅,出生上海,童年与外婆贺 子珍生活在一起。李 敏曾将女儿出生后的照片带给父亲毛主席看,毛主席为外孙女起名“东梅”。这两个字既包括他自己的名字“东”又有他一生都喜欢的“梅”。孔东梅长得像外公一 样,在下巴也有一颗痣,这么巧。孔东梅说:妈妈没有遗传我却遗传了。

    1994年,孔东梅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修英语。不过她更喜欢文学,因为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候,我还曾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读着海 明威、喝杯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1997年,她去了美国,从找房子开始,孔东梅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1999年,孔东梅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美国,没有人知道她是毛 主席的外孙女,她不再有毛家光环的笼罩,却享受到了自在的求学生活。硕士毕业后回国考取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商界工作。在2003年纪念毛主 席诞辰110周年时,孔东梅出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在200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30周年纪念日里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日 子里》。


    图为李 敏、孔令华和家人在一起。
    后来,贺 子珍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娇娇被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一种孤儿般的生活。那时的娇娇,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主席。她曾在后来写 的《我的父亲毛主席》一书中回忆:“国际儿童院里面挂着好多国家的伟人像,哥哥指着其中一幅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不相信,认为他在骗我。”1964年,李 敏夫妇搬进了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生活。离开毛主席后,李 敏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简朴,有时甚至很清苦。面对这种艰苦的生活,李 敏不但毫无怨言,还显得非常适应。李 敏常常教育孩子说,外公曾经为一顿伙食召集过一次家庭会议。一次,印尼总统苏加诺送了咖啡和牛奶等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他们煮了吃,这事被毛主席知道了,就 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会上,他严肃地告诉大家,国家财政收入是多少,还有多少人吃不饱,要他们的生活不能超标。那时,他们早饭都是稀饭、咸菜、馒头片。这 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影响了李 敏对孩子们的态度。她让儿子穿丈夫穿过的衣服,孔东梅也穿过哥哥的衣服。

    李 敏夫妇一直都是靠工资吃饭,他们自从搬离毛主席的住处就自己做饭,和普通家庭一模一样。而当时,李 敏和丈夫都在国防科委上班,工资不高,不仅要抚养两个孩子,每个月还要另外寄些零用钱给母亲贺 子珍。

    毛主席从患病到逝世,李 敏总共见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陈毅逝世时,毛主席出席追悼会。之后不久,李 敏去看望父亲,已经病重的毛主席,见到李 敏,拉着女儿的手说:“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要常来看我啊。”李 敏不便向他诉苦,只是含泪点点头。

    第二次是李 敏接到堂弟、时任中央政治局“联络员”毛远新的电话,说主席病重,让她赶紧去。等李 敏赶回来去见爸爸时,江 青只许她看一眼就走:“主席抢救过来了,好多了,你走吧。”

    李 敏不肯走,而且坚定地说:“这个时候我要守候在爸爸身旁。”

    江 青冷硬地说:“你待在这里,主席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

    李 敏第三次见到父亲,是在父亲逝世前几天。他拉着李 敏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 敏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流泪。

    图为2012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毛主席之女李 敏亮相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北京国际饭店。记者询问起她的身体状况,李 敏笑答:“还好,还好。”(中新社记者李学仕摄)

    毛主席晚年,江 青更加飞扬跋扈,李 敏等人要见毛主席一面更难。李 敏说从爸爸患病到逝世,她总共见过他三次面。

    李 敏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几年前李 敏写的《我的爸爸毛主席》引起社会不小反响。因为她受了很多苦,内容特别感动,还因为她一生生活特别低调,父亲毛主席教育她,不要鲜花,不要掌声,夹着尾 巴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此书除了抒发无尽的思念,更多的是在继承以父亲为代表的老一代的精神遗产。

    2003年春天,李 敏李 讷姐俩一起被选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李 讷1999年被特别增补为委员。李 敏和李 讷整个50年代都和父亲毛主席住在中南海,姐妹关系一直融洽。父亲逝世以后对姐俩打击太大,身体都不好,各自度过了多事的中年时期,如今步入老年。同时经 历着人生悲欢离合的两姐妹,这几年身体反而慢慢好起来了,常有机会见面,联合出席一些社会活动,共同回忆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变 成祥和睿智的老妇,有说不完的话题。

    毛主席去世后,李 敏李 讷没有继承毛主席的一分钱的遗产,无论在毛主席在世时还是在毛主席去世后,两个女儿都没有享受到一点特权。在随后的改革开放时代,李 敏和李 讷自然也属于那种落后于时代的人,没有什么时尚的生活方式。她们只是谨小慎微地依靠着那份工资生活着。

    毛主席后代的3个家庭,儿子毛岸青家,女儿李 敏家和小女儿李 讷家也常常聚聚。常在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在华龙街开的“毛小青美食城”为毛主席过生日。平时也相互走动,谁家有什么事都很关心相互照应。也常常一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在200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30周年纪念日里,许多毛主席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友好人员簇拥着毛主席后代的3个家庭一同参加了纪念活动。毛主席快3岁的 曾孙毛东东,献给爷爷一个小花篮。毛家人每人站立在毛主席遗体前都说了话:希望爸爸保佑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繁荣富强,保佑我们3个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工作 顺利……

    李 讷在最后离开毛主席纪念堂时,紧紧握住纪念堂工作人员的手,眼含热泪深情地说:谢谢你们30年来照顾我爸爸。然后双手合十后退一步深深鞠躬,连连说:谢谢,谢谢。然后不断擦着眼泪走出纪念堂。

    每年的9月9日,还有12月26日毛主席的诞辰纪念日,是3家聚会的日子。30年了,作为永远的家长在******召唤着全家,后辈们去纪念毛主席,瞻仰毛主席,缅怀毛主席。

    李 敏和孔令华李 敏曾告诉采访她的记者王行娟,她在俄罗斯有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里不仅有她的妈妈,还有她两个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然而,在父母“分手”之后,她发现 妈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她有时候觉得妈妈“太厉害,甚至有些狠心”。但她知道妈妈对她的爱是无私的。


    李 敏和妹妹李 讷(左一)在一起。
    李 敏和母亲苏联的时候,有一次,娇娇患了肺炎,医生告诉贺 子珍,孩子没救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副室。但贺 子珍没有放弃,她硬是把娇娇带回了家,自己护理。为了每天能找到一点牛奶给她喝,贺 子珍四处奔波,拿自己种的土豆去换。就这样,她奇迹般地救活了女儿。 1979年9月,在女儿李 敏和丈夫孔令华的多方奔走下,中央同意贺 子珍从苏联回国后第一次来北京。9月3日,中央派专机把贺 子珍接到北京后,贺 子珍要求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祭奠毛主席,中央做了安排。经过周密安排和精心准备,9月8日,贺 子珍率女儿李 敏、女婿孔令华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1959年庐山和毛主席见面长谈之后,没想到毛主席先她驾鹤西去,在毛主席遗容前,贺 子珍顿时泪流满面,伤心不已。

    图为贺 子珍和女儿李 敏、女婿孔令华在毛主席雕像前留影。

    “相夫教子度清贫”。离开毛主席后,李 敏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简朴,有时甚至很清苦。    王行娟对此颇为感慨:“李 敏太节俭了,有时候连她的丈夫都不能理解,两人还为此闹过一些小别扭。李 敏现在走在大街上,也几乎没有人能够认出她,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孔东梅告诉记者:“虽然母亲经历了苦难,但她和外婆不同。母亲是一个非常爱家庭,重视家庭的人,一辈子相夫教子,非常贤惠温柔的女人。她的生活简单、平 静。只有那次回到莫斯科学校的小树林时,我才感受到妈妈的另一面,她好像年轻了,有了活力。”(参考资料:孔东梅《翻开我家的老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 的事情》、《改变世界的日子里》、李 敏《我的爸爸毛主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351/958900226636.html

更多阅读

从前加价今忽降山川尚在老雅阁 雅阁

在中国汽车市场瀚如星海的车型中,最引人怀念的要数桑塔纳,这款中国第一轿车当年卖到二十多万,现在已经跌破8万大关,在不同的年代,这款车代表着不同价格区间的经典之作。我一直以为,没有车型能够超越桑塔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雅阁,如果抛开

联通3G套餐彩信收费9毛一条,是在暗里藏刀! 彩信收费标准

关于现在的移动、联通、电信的收费等问题,我们作为消费者,对于他们的话费定价已经是逆来顺受的态度已久了,现在的资费标准,都是这几家自己定的,按照现在的所为消费标准,说是他们硬逼着我们去适应也不为过。用了几个月联通3G,今天发现使用联

声明:《毛主席 毛主席遗失长女尚在人间 为何至今不愿姓毛》为网友七度光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