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布瓜
本期编辑:Shiny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ID:beijingchihe
原来丐帮并不只存在于金庸笔下的小说中,并不都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江湖人士。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
对于地铁乞讨者暴富的丑闻,在民众的心中,早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不劳而获一直是我们嗤之以鼻的行为,他们利用伪装来骗取民众的怜悯心,缺胳膊少腿、装瞎子、抱孩子是他们常用的手段。更有极端者,将手伸进女生裙子里,或者用针扎对方腿来索要钱财。
虽然我们厌恶这样“赚钱”的途径,可面对他们,基本采取避之不及的办法,但也总有几个“好心人”迫于无奈,给个5元、10元,心里嘟囔道,赶紧滚吧。通过出卖自己的方式,一张不足5元的地铁票,却能赚到几百元,这就是他们乞讨者的生存方式。
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这个《条例》的规定,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派发广告等物品。对于乞讨和卖艺行为,运营单位有权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除了地铁内禁止乞讨外,票价的提升,以及地铁4小时出站的规定,让许多乞讨者“下了岗”,认为不划算。相比从前的北京地铁,确实干净整洁了不少。
然而,地铁乞讨并不是单个乞讨者,而是由众多个体、松散的乞讨团伙、有经营组织者整合而成的体系。当风声紧张时,他们遁入地底或者换个地方,当风声减缓时,他们重新回到地铁汲取营养。
在地铁乞讨者中,有种搭配是妈妈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或者领着四五岁的孩子乞讨。一边放着《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好人一生平安》等反映真善美的歌曲,一边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假扮可怜。
看着可怜的孩子,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特别容易动恻隐之心,难免都会掏出钱,更有不惜“巨款”的乘客。所以,“妈妈团”算是乞讨团体中收获颇丰的搭配结构,看来乞讨经营者也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
对于这样的现象,有些细心的乘客发现,同样的妈妈面孔,怀抱的孩子却一天一个样,难道都是被拐儿童吗?于是在微博、朋友圈中,网友纷纷拍照上传,要求惩治人贩子。
来自一则网友的微博截图
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早在2014年警方就已经辟谣了。
那么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哪里的呢?
2014年“地铁现被拐儿童乞讨”流言四起时,民警就对此展开了调查。在成功抓捕嫌疑人之后,民警们紧接着对乞讨人员进行了身份认定和亲子鉴定。初步调查显示,被抓的5名乞讨人员均系甘肃省岷县人。
就好像福建莆田出游医,甘肃省岷县也是一个出妈妈乞讨团的地方。2015年南京扬子晚报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这群妈妈乞讨团的专文《揭秘!真相!对话地铁里的“乞讨妈妈”,原来她们竟然......》,里面一位乞讨妈妈表示“老家不少人都在外面乞讨,家里有孩子的就带着孩子出来。家里没人照顾孩子,带孩子乞讨,别人看孩子可怜会给点。我要钱的时候都低着头,不敢抬头,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脸。”
就连岷县农墙上的标语都表示“别跪了,站起来”。
岷县农墙上的标语
2013年,新京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乞讨妈妈,乞讨妈妈表示“小孩不一定是拐来的,一般从老家花钱‘租’,隔段时间再换。从穷地方800元到1000元每月租个孩子,等孩子上学时再送回去”。2009年新华网《北京地铁乞讨人群调查》显示:来自同省份的乞丐组成自己的“丐帮”,“帮主”组织专人把儿童送到不同站点乞讨,晚上再接回去。
而且,乞讨妈妈随身还带着孩子的出生证明以及户口本,以方便检查。
图片来自:扬子晚报
位于苹果园地铁站西北侧的金顶山村,曾是北京著名的乞丐村,由于距离地铁站较近加上房租便宜,很多乞讨者在这个村的西山坡租房居住,从地铁苹果园站出来,向北走过七弯八拐的胡同步行大约400米,很快就可以到达金顶山村,金顶山村分为两块,山下一块,山上一块,从山下的村子向山上走去,一排排低矮的平房七扭八歪地排列在狭窄的道路两边。
最多的时候,山上住了100多名乞讨者,他们中有五六岁的孩子,也有60多岁的老人,来自河南、河北、甘肃、四川等地。因此,也有很多人把这里叫做“乞丐村”。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租住在山坡上的乞讨者等早高峰过去,就换上乞讨用的衣服,带上小喇叭、音响等乞讨设备,成群结队地走到地铁苹果园站,刷卡进站,开始一天的乞讨。到了晚上11点多,他们又陆续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回到租住的山坡上,周而复始。
但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后,这里就衰败下去了。目前金顶山村的一些山下平房正在被拆除,有不少人正在忙着施工。沿着狭窄的街道向山上走去,道路两边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不时散发出阵阵恶臭,路两边的墙上到处张贴着“房屋出租”的小广告。街道上人很少,村子显得异常安静。
但是他们并没有消失,只是分散开来了。苹果园、天通苑和大兴的部分村镇,依旧是乞讨人员集聚地。据瓜老师朋友介绍,她在天通苑西区的合租房内,就曾遇到过一名男子与十二名孩子住在一块,每天早出晚归,带着音响,背着包,从来不与他人说话,看着特别像地铁乞讨者。
地铁内乞讨的孩子
地铁乞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群。据悉,占据北京地铁乞讨半壁江山的是甘肃岷县和河南民权县。
根据北京青年报的调查,乞讨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弱人员长期在地铁内以乞讨为生;一类是带小孩在地铁内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一类是假装残疾人员或健全人带残疾人在地铁内乞讨。
在地铁的乞讨江湖中,最受欺负的是个体乞讨者,他们常常是盘踞在北京地铁多年乞讨者的打击对象。此外还存在几个相互竞争的团伙,每个团伙都有老大,老大处理各个团伙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团伙内的工作。
根据新华网《北京地铁乞讨人群调查》描述,地铁乞丐内部有强烈的“地盘”概念。河南开封的一对盲人夫妇乞丐说:“我们分为几拨,有上午的,有下午的;还要分片儿,互不干涉。”
2015年,被民警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而治安拘留的李某,靠扮演瘸子乞讨,现在已经在北京买下两套住房,为了确保收入,李某把5号线划归为自己的地盘,每当有其他乞讨者都会被李某用各种下三滥的手段赶走。
男子走进地铁站后摇身一变成了腿部残疾人
除了分帮分派,乞讨者还通过强讨和骗讨的方式来“赚钱”。骗讨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假扮残疾人士来骗取乘客的爱心。强讨则非常可恶,瓜老师在文章开头就提到,在北京地铁曾上演,乞讨者长跪不起,不讨到钱不走,或者通过掀女生裙子的方式,以及用针扎乘客大腿的极端方式。
乞讨者长跪不起
随着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实施后,成立了轨道交通执法大队。不仅制止了地铁多起乞讨事件,而且还公布“乞讨地图”,其中环形线是重灾区。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消息,轨道大队透露,1、2、4、5、10号线为乞讨人员较为集中的线路,末站连通郊区的地铁线路和环线地铁构成了乞讨者的位置“地图”。
前段时间,在一节名为《大数据 , 云平台与规划转型》的网络公开课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信息中心茅明睿副主任还展示了,通过地铁刷卡数据揭秘“丐帮”势力范围。
根据数据显示,无论是周末还是工作日,他们都会集中在早上 6:30-7:30 之间进站,在 18:00-19:00之间出站,这与上下班高峰的时间基本一致,且周末的进出站量明显低于工作日。
而且该群体基本分布在中心城外围和绿隔地区,最主要集中在各地铁站的终点站,如5号线北端的天通苑北、天通苑,南端的宋家庄,1号线西端的苹果园 , 八通线东端土桥站,6号线西端五路居,4号线南端新宫站等.
过去是人工监督的办法,如今却运用了大数据。茅明睿说:“有关部门想要彻底治理地铁乞讨的话,这些数据都可以有效帮到他们”。
评论区话题
关于活跃在北京各条战线上的乞讨者,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