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六)
51.秋毫无犯
【释义】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
【语出】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刘邦)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人物】刘邦自吹自己占领咸阳后,不拿取一点他人财产尤其是秦宫殿的所有财物!后来被用来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52.望梅止渴
【释义】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语出】元代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人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53.鞠躬尽瘁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语出】明代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人物】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诸葛亮发动了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54.约法三章
【释义】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语出】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人物】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55.请君入瓮
【释义】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语出】《新唐书 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大瓮且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人物】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56.举一反三
【释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语出】 《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人物】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57.萧规曹随
【释义】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
【语出】汉代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
【人物】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58.八斗之才
【释义】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语出】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二四》:“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怀八斗之才;饮万斛之恨。”
【人物】“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59.陆海潘江
【释义】比喻文才很大。
【语出】南朝 梁钟嵘《诗品》上卷:“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人物】 陆,是指晋朝陆机;潘,是指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60.举案齐眉
【释义】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语出】《后汉书 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人物】东汉人梁鸿,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后来,迁居吴地(今江苏苏州)。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
更多阅读
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历史人物的典故成语
成语相关历史人物鞠躬尽瘁—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 虎踞龙盘—诸葛亮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集思广益—诸葛亮 才高八斗—曹植三顾茅庐—刘 备 髀肉复生—刘备 后患无穷—刘备陈陈相因—司马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中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34.力透纸背【释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班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王松兴)1.一鼓作气【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上 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上)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王松兴)1.一鼓作
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南子 南子-人物生平,南子-历史典故
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