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 重新回到斯密



理科生们在商业上惨遭失败,许多都是栽在忽视人文心理特征这一点上而不自知。
在思考新千年的经济为什么会如此急剧地滑向感性和精神的方向时,我们感到了回到斯密、从源头上重新梳理经济学思路的必要。
在现实中,Web2.0的核心,除了个性化,还要包括感性和精神这两个主题词。如果必要,我们也许应该扩大或跳出Web2.0,思考未来的方向。为此,需要在优秀人文成果中寻求更广泛的智力支持。
带着这个角度重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原著,我忽然发现一个长期被掩盖的事实“真相”:《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其实是同一个经济学的上下册—《道德情操论》是经济学的感性学分册,《国富论》是经济学的理性学分册。
这实在令人吃惊,这一发现也许会推翻两百年来人们关于《道德情操论》是一部伦理学著作的成见。而证实这一点,只需要抛开评介,直接阅读原著。
重新回到斯密的背景
古典主义经济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性学与理性学不分。斯密和边沁是体现这一特点的代表。斯密研究同情、边沁研究快乐,都是心理上的东西。古典主义时期的心理经济学传统,到了马歇尔嘎然而止。经济学进入了漫长的科学主义冰河期,它冷冰冰地把人当作物,沿着不“以人为本”的方向,越滑越远。
新经济不光具有高科技特征,还有返祖特征—复归前现代心理的特征。所谓“高科技、高情感”,正是奈斯比特的准确概括。忽视人文心理特征的理科生们,在商业上惨遭失败,许多都是栽在这一点上而不自知。心理经济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唤起人们对心理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的重新发现。斯密的心理经济学,不是体现在《国富论》,而是体现在《道德情操论》里。新经济悟道的最高境界,是扬弃心物二元,这是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其中,“心”这一元,要靠“回到《道德情操论》”来悟;通过它,可以看出以“物”为本的《国富论》,不过是半部论语,是现代性的拜物教。靠半部论语治天下、齐商业,在新经济条件下,会死得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难看。重新回到斯密,就是要实现心物二元合一,悟到经济本原。
感性经济学是心理经济学更好的替代说法。感性学本身,就是与《道德情操论》同时产生的。这一时期的感性学,不像后来,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美学,它处在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不分的状态。只是由于经济学后来刻意排斥感性学,才把感性学挤向了艺术圈。后现代主义没有经济学,只因为他们谈经济问题,从卢卡奇、马尔库塞到巴塔耶,全部都在美学著作中谈。今天感性学借着文化创意产业之势重新杀回经济圈,其实早有前因。只是人们囿于百年洞穴之见,感觉上不习惯而已。西方最近大兴“回到斯密”之风,最初还仅限于反思《国富论》的分工专业化问题,但最后大火还是烧到《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两个斯密”之谜
长期以来,有个以讹传讹、几成公论的说法,认为《道德情操论》主张利他,《国富论》主张自利,因此存在“两个斯密”问题。其实只要真正读原著,就不应当产生这种印象。斯密虽然在写作过程中,思想有过变化,但在自利与利他的基本关系上,一直是前后一致的。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之间的分工,其实不在“两个斯密”对立上,只不过一个谈的主要是感性学,一个谈的主要是理性学;前者主要在情感领域,后者主要在理智领域。观点都是同一个:个体与社会基于某种理性,自发达成一致。
个人与社会基于某种共识自发达成一致,这个观点来自斯多亚学派。当时处于人类从前现代意识向现代性意识转变时代,斯多亚学派的前现代性表现在,共识是基于神性的;斯密把它改造成一种现代性观念,即用理性替换了神性。这点有点儿像韦伯。然而,与斯多亚学派的前现代性,又有相近之处,他们都是在感性范围谈论这种一致。这点与后来的《国富论》不同。斯密和斯多亚学派的观点,与后来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以及当前正在走红的演进理论、有限重复博弈理论极为神似。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主题是一样的,只是各有侧重。《道德情操论》主题是:自爱达致同情—个人与社会在情感行为中,基于理性(合宜性)自发达成一致;《国富论》主题是:自利达致利他—个人与社会在理智行为中,基于理性自发达成一致。《道德情操论》中,出发点是“自爱”,交换形式是将心比心,“自发达成一致”通过的是“旁观者”机制,归结的理性是合宜性,目标是幸福最大化;《国富论》中,出发点是“自利”,交换形式是以物易物,“自发达成一致”通过的是“无形的手”机制,归结到经济人理性,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概念“同情”,几乎所有人都理解为利他,我认为不是。同情只是自利(自爱)与利他(爱他)的联接通道。对于同情中的利他一面,在美国学术前沿上,解为“基于有限重复博弈形成的共同知识”,约等于“自发秩序”,相当于卡尼曼说的Frame,我以为是不错的;但不读原著,就会漏掉另一面,即个体基础,在感性学中,它不叫自利,而是自爱。斯密翻来复去强调,人不可能离开个体自我感受(自爱),去直接理解别人。意思是说,同情之所以能利他,前提是先“自利”—先知己,才能知彼。所谓同情,就是由“知已”自发、直接地“知彼”。如果把同情直接理解为利他,岂不成了荀子的性善论了?这不合当时新教伦理的大背景,也不合斯密思想的具体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斯密与卡尼曼在行为经济学上的判断,在关键点上高度一致。比如,斯密早就认为快乐与痛苦不等值,且同效用的快乐(得),价值低于痛苦(失)。这正是卡尼曼著名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曲线。斯密提出了一系列类似假说,后来都被行为经济学家用统计实验方法证实了。由此可见,斯密与行为经济学(所谓心理经济学)的不谋而合,不是偶然的。
《道德情操论》中的感性学
说《道德情操论》是伦理学著作未尝不可,不过《道德情操论》与标准伦理学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谈善,而且谈美。这使它显得更像感性学。
首先,《道德情操论》中存在一个关于“幸福”的经济学框架。伦理学谈幸福,与感性经济学谈幸福,角度不同。伦理学谈的幸福,是善。幸福与快乐是不同甚至对立的问题。感性学谈幸福,说的是福祉。关注的是有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即国民幸福总值问题。斯密大量谈到类似今天我们所说国民幸福指数的问题,强调有钱不等于快乐,被奚恺元、黄有光等的统计结果所证实。
理性学谈幸福与感性学截然不同,理性学比较排斥幸福这个问题,认为幸福是个主观问题,将它偷换成总效用最大化,进而“作弊”得出“有钱即快乐”这个伪命题。由于这个命题在人均3000美元至5000美元统计数据中被广泛证伪,成为经济学不得不面对感性学的一大重要理由。近年来感性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观幸福测度,迅速发展起来,因为主观幸福(即总效用最大化不能包含的那一部分幸福)是理性学的一大空白。《道德情操论》是经济学主观幸福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重回斯密,首先要回到这里,正本清源。目前,幸福研究已成为制订国民幸福指数、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其次,《道德情操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感性学框架。感性学研究的问题完全不同于伦理学。主要区别在于,伦理学只研究行(享乐、善),不研究知;感性学要研究知行合一(如想像、愉悦)。最典型的就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的区别。《道德情操论》与感性学名著《判断力批判》有一种神似,一般人很难看出,这就是行这条线上的“非功利—非善”,知这条线上的“非感性—非概念”,这是康德感性学的招牌性动作,却是斯密同情理论的内在骨架,可见康德对斯密似有所吸收。斯密谈同情这个关键点时,翻来复去强调距离感(这是伦理学无关的东西),读过莱辛《拉奥孔》的人,都可以体会出其中感性学的名堂,也可见将“同情”理解为“利他”之不着边际。《道德情操论》又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感性学,不是谈艺术,而是谈生活本身、经济本身。
理性学在这方面是个特大空白,恰恰对准的是全球几十万亿产值,主要涉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这些新兴领域。经济学欠缺感性学之于理性学,犹如经济学当年欠缺宏观学之于微观学。《道德情操论》第四卷是绝妙文章,用理性学借喻感性学,用“看不见的手”比喻感性学中的相同机制,指出在经济人理性之外的感性领域(幸福问题上),也存在一个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欺骗”机制,诱导个人动机向社会目的靠拢。从而指出一个旨在为人民谋幸福的组织,如何使它的制度达成符合目的的效果。斯密这里写得非常之精彩,是全书总纲。“由自爱达致爱他”(个人快乐达致社会幸福),对建立和谐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斯密的局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囿于现代性理性,忽略了个性化问题。其在这一点上与卢梭一模一样。

亚当.斯密 重新回到斯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851/232003860162.html

更多阅读

亚当·斯密及《国富论》 亚当.斯密主要理论

亚当·斯密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得失 拯救亚当.斯密

聂文军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3期“看不见的手”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工具。这一思想最初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不仅充分地论述了“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功能,而且由此表

亚当·斯密的“伦理世界”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伦理世界”——体味《国富论》中的“私利”与“道德”思想读书笔记/2012年12月7日被誉为西方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AdamSmith)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Fife),但其实其确切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后人对斯密的一生

批判中国教育 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很多关于中国的介绍,亚当斯密指出“中国比欧洲任何国家富裕得多”,“但是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中国的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亚当斯密并未见识过资本主义时代

     在西方经济理论史中,无论自19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自由主义,还是自1770年代以来由亚当·斯密所开创的古典自由主义,其内核都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放任,亚当斯密也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但其实真正考察历史,亚当斯

声明:《亚当.斯密 重新回到斯密》为网友寂枫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